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五百一十一章 悍然出兵

南宋之霹雳风云 第五百一十一章 悍然出兵

作者:寂静的银松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怀着不同目的,临安的各方势力或明或暗推动着攻打流求,最终形成了汹汹舆论。实际上,朝野之中也有不少人不赞成出兵流求,因为与霹雳军的恶斗会让蒙古人坐收渔利。只不过却没有人敢开口,因为此时反霹雳军已成了政治正确。在一片喊打喊杀声中,却没有人细思打输了怎么办?所有人关心的都是拿下流求后的利益分配,根本没有考虑会输?在他们看来,堂堂的朝廷大军怎么会输?霹雳军强大是不假,但那是占据了巴蜀易守难攻的地利。在这东南沿海,官军的几万水军可是无敌的存在。

大宋上下所有人都知道流求是霹雳军的分支,大部分人知道流求岛已经被移民开发,相当部分人知道流求已成膏肥之地,每年仅凭蔗糖便赚得盆满钵满,但只有少数人知道流求已有二百余万人,良田也逾千万亩,还有数十支商船队。此外,流求三支舰队已有大中型战舰二百余艘,辅助船只五百余艘,水兵一万余人。陆军则有四个团六千人,分别驻守在台北、台中、台南和澎湖。除了正规军之外,还有五万名基干民兵。因为保密做的极好,外界根本不知流求军力的具体情况,只是推测霹雳军在流求的军力也不容小觑。

最清楚流求战力的莫过于蒲寿庚等海商,被打得满地找牙的他们最有发言权,而且其商船也常在航线上与流求船队相遇,知道其规模惊人。只是他们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根本不会把真实情况告诉临安,否则那些朝廷重臣知道流求不好对付,便不会再出兵了。在蒲寿庚看来,无论输赢自己都不亏本。拿下流求当然好,自己又可以垄断贸易了,即便朝廷打输,折损的也不是自己的船只和人员,也能消耗流求的军力,出一下心中的恶气。

沿海制置司的水军将校也对流求略知一二,也知道其舰队实力强大,却不愿意说真话。这些年来,流求在招募难民、打击海盗方面与沿海制置司合作颇多,多数将校都由此获得了不菲的钱财。还有将领以台风、战损等方式,将战船偷偷卖给了流求。低级军官和水手没有这种生财之道,索性作了逃兵投奔流求,话说流求海军的待遇比官军可是高出一大截。在流求舰队站稳脚跟之后,他们又回头拉拢原有的袍泽。几年下来,沿海制置司已被流求渗透得如筛子。更何况自宋立国以来,一直重文抑武,地位低下的水军将领在朝堂根本说不上话,也不愿意说话。

作为帝国首屈一指的权臣,贾似道虽然醉心吃喝玩乐,但对于大事却也了然于胸。通过情报系统,他也模模糊糊知道流求实力强劲。他之所以对出兵流求默不作声,是基于军事政治和经济三方面的原因。首要还是政治原因,赵禥虽然低能却笃定此事,他毕竟是皇帝,如果仵逆其意,必然会引起其不快甚至反感。贾似道虽然权倾一时,却也不敢与皇帝和朝野公然作对。要知道,他因强推“打算法”和“公田法”得罪了许多官员士绅。那些政敌一直在暗中虎视眈眈,欲取而代之。

贾似道私下推算认为,虽然流求实力强劲,但朝廷大军胜算也极大。毕竟沿海制置司有战船数千,水兵五万人。正因为这支庞大的水上力量,才使得两淮的蒙军不敢倾力南下。所谓猛虎也斗不过群狼,霹雳军即便船坚炮利,却也架不住围攻。更何况,眼下流求主力舰队已经前往西洋,非数月半载不能回来。等他们回来,朝廷大军已在岛上站稳了脚跟。

经济方面的原因则有两个。从个人原因来讲,贾似道这些年虽然以“干股”的方式,收受了霹雳军大量的贿赂,但同样并不满足。他已不满足于只获得鸡蛋,而是要想下蛋的母鸡。拿下流求岛所能获得利益显然远超过“分红”。从朝廷财政来看,一旦拿下流求,不仅有大量的缴获,拥有一个下金蛋的母鸡,还可以大大增加市舶司的税收,这将缓解窘迫的财政。由于连年的战争和皇室、官府的巨大开支,府库早已严重亏空。

不清楚情况的狂妄不已,清楚情况的沉默不语。就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制置司的水军朝流求倾巢出动了。官军水军兵分三路,分别朝台北、台中和澎湖而去。进攻台北的有一千余艘战船只一万余人,是此次进攻的主力。进攻台中的有五百余艘战船和搭载了步军的运输船。前往澎湖的有八百余艘战船和大量运兵船,准备在拿下澎湖之后,再去进攻台南。之所以在三个方向同时进攻,是临安方面根据获得流求的兵力部署情报,要让流求守军首尾不能顾。

在霹雳军高效的反间谍系统下,临安在流求安插有奸细,常常在上岛不久便被捕获,一直未形成完整的网络。不少漏网的奸细只得单打独斗,且潜伏于社会底层,故传回的情报并没有多价值,且多为管中窥豹。也有奸细被发展为双面间谍,在霹雳军的授意下,故意传回了许多假情报,使得临安朝廷对流求一直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根据情报,临安朝廷对流求当下军力判断为:驻守台北为十六艘中小型战舰和一个团。台南、台中和澎湖均只有几艘中小型战舰,各有数量不详的守备军队。至于基干民兵数量无从掌握,只知道数量颇多。

要说这些奸细报回的情报大体准确。之所以说是大体,是因为他们对留守战舰的情况掌握差不多,但对陆军实在不清不楚。台北陆军有一个团不假,但还有五个基干民兵团早已做好了准备。台中、台南也是一个团与五个基干民兵团的配置。澎湖的兵力要稍少些,只有一个团和一个基干民兵团。除此之外,他们也不知道驻扎在第一分舰队已经离开济州,秘密到了小流求,更不知道星岛的第二分舰队正星夜兼程赶回流求的途中。

还在朝廷决定动手之前,霹雳军在临安的“火狐”网络将示警信息传了回来,余柱便紧急召回第一、第二分舰队。自从暴露了与巴蜀霹雳军的关系之后,李开鹏便撤回了在江南各地的流求人员,只留下了隐蔽战线上的人员。随着情报源源不断报回台北,余柱对守住流求有着充分的信心,这也是他派人告诉廖泥鳅不必急着返回的原因。在他看来虽然朝廷大军人数众多,但他们要拿下流求还得靠海上力量。虽然第一、第二分舰队战船数量只有百余艘,人员也只有五千余人,但有信心击退沿海制置司的庞大船队。当然即便朝廷大军能登上岸,凭着陆上数万大军和完备的防御体系,也能使其重履蒲寿庚的覆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