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四百四十四章 血战在即

南宋之霹雳风云 第四百四十四章 血战在即

作者:寂静的银松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晨光中,霹雳军的士兵迈着沉重而缓慢的步伐往前推进。他们全身甲胄扛着重矛,速度也根本快不起来。虽然太阳刚出来,但此时的天气已是十分燥热,稍有动作便全身冒汗。如果疾步行军,对士兵的体力消耗极大,不利即下来的战斗。更重要是,缓步推进能让队例保持严密整齐,不致使队形散乱歪扭。

在火枪方阵中央,有一辆八匹健骡所拉的大车。大车之上架设着一个带护栏的小平台。董虎此刻正站在小平台之上观察着前方,身边的传令兵正按他的命令舞动着旗帜,指挥着全军的行动。眼下四个方阵正如墙列进,前后之间均隔有五十米左右的距离,骑兵则紧紧护卫在阵列的两翼。在初升的阳光之下,如林的长矛尖和火枪刺刀闪闪发光。

霹雳军刚开始行动,对面的蒙军也有了动作。董虎从望远镜中看到,蒙军营垒之中先是一片骚动,接着便是大群的步兵冲到营垒外结阵。一阵隐隐的牛角号声后,大群的骑兵自蒙军营垒后方涌出,在步兵前方开始结阵。董虎初步估算,蒙军的步兵约有六千人,而骑兵人数在三千左右,估计此次是倾巢出动了。

要说东川元帅府的蒙军也是号令整齐,军令严谨,否则不会多年压着宋军打。不多时他们便结阵完成,骑兵阵列在前,步兵阵列在后。骑兵阵列分为左中右三个方阵,中间骑兵的阵列严整,战马也十分高大,人马皆着黑色的甲胄,配备了长矛、槊等长兵器;相形之下左右两翼的骑兵便稍显散乱,甲胄和装束不尽相同,手中武器也是多种多样。

对于蒙军的反应,董虎心中波澜不惊,仍指挥阵列缓步向前。眼下两军相距有五里之遥,此时霹雳军方阵仍在河岸战船火炮的保护之下,根本不怕蒙军发动攻击。汪惟正发动攻击的时机,肯定是霹雳军方阵远离河岸之时。盆地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占据优势的蒙军骑兵,加之蒙军此次出动了九千人,兵力足足是霹雳军的两倍。汪惟正有信心击退霹雳军,甚至一鼓而下。

霹雳军方阵缓缓向前推进,蒙军则静默列阵。当两军相距只有三里地之时,蒙军发动了攻击。首先行动是中间的玄甲骑兵,他们驱马开始小跑起来。虽然是小幅慢跑,声势却也不小,其身后随即腾起了大片灰尘,将随后列阵前进的蒙军步兵笼罩在烟尘之中。这些步兵中间是蒙古汉军步兵,两侧是张大悦和杨大渊所率的新附军。

汪惟正此时并没有蒙军阵列之中,而是在营垒之中高高的方斗之上。他手拿缴获自霹雳军望远镜,将整个战场形势看得一清二楚。在方斗之下,有数十余名骑兵在等侯,以便将军令快速传到战场之上。此时战场上的蒙军将领,除了张大悦和杨大渊外,还有汪惟正的叔父汪良臣,其正指挥那些全身玄甲的蒙古汉军骑兵。指挥两翼蒙古轻骑兵的则分别是蒙古都元帅按东和赵匣剌。

眼见蒙古骑兵出动,董虎急令全军停步。霹雳军本就是以防御阵列前进,故片刻之间便做好迎战准备。长矛兵将矛尖朝向蒙军来向,矛尾则斜扎入泥土之中,足足达一尺有余。这种四米余长的重矛,精钢锻造的三棱尖头长达半米,以防被敌人削砍掉矛头。为了防止头重脚轻,也用铁制矛尾配重,此刻插入泥土之中倒也方便。

第三阵列的火枪兵在默不作声地再次整理弹药,将之放在最顺手的位置。早在出发前枪支和手雷便进行了反复检查,三棱枪刺也安装到位,枪管也精心擦拭并涂了油脂。相形之下炮兵们便稍显忙碌,停步之后他们七手八脚地将绳索从拉火炮骡马身上解下,又开始设置炮位。野战炮虽然有带轮子的炮架,但仍需要挖炮位,以消解其强大的后坐力。炮兵军官们开始测距、测量风速,以计算射击诸元。

方阵两翼的霹雳军骑兵则停留在原地。冲锋速度对骑兵甚关重要,而战马冲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距离来加速。故作战之中,为了阻截骑兵对步兵的冲阵,往往是利用壕沟、土墙、绊马索等迟滞其速度。在骑兵对战之中,已方的骑兵也应第一时间策马加速,以免居于劣势。眼下蒙古骑兵已经发动,一旦他们冲锋起来达到最大速度,将势不可挡。在巨大的惯性之下,让速度居于劣势的霹雳军骑兵迎去,必然会吃大亏。

在战前,霹雳军总参谋部便得到了汪惟正升级具装甲骑的详细情报。金国凶名赫赫的铁浮屠便是具装甲骑,即便战神岳飞也只能派士兵冒死去砍其马脚,以人命来换取胜利。在灭金的过程中,蒙军也吃过大亏。战神哲别所率的三万蒙军也曾被完颜陈和尚所率的几百人忠孝军所击败,而忠孝军便是一人三马的具装甲骑。汪氏原本效力于金国,后投降蒙古,自然清楚具装甲骑的战力。这也是汪惟正信心的来源。

曹轩与董虎在战前也多次商议过克制具装甲骑的战法。第一、二师所部的骑兵只有一千五百人,虽然人员配备了铁盔和皮甲,但战马却没有披甲。短火枪和手雷威力巨大,但也无法阻止汪氏重装骑兵的冲锋。火枪弹丸和手雷碎片对装备皮甲的重装骑兵有杀伤力,但对于人马皆披挂铁甲的具装甲骑的效果却是寥寥。仅凭汪氏的二百名铁甲骑兵,便能将挡路的霹雳军一千五百名骑兵驱散。

指挥霹雳军骑兵的是第一师骑兵团团长吴青。他在蓬溪寨之战中表现出色,本可以因功升迁,但其自责于属下损失惨重,便给欧阳轩写了信,要求将功劳奖赏分给下属,自己仍留原职,得到了欧阳轩允许。在战前商议中,吴青颇为赞同曹轩、董虎的意见。他认为长矛方阵的薄弱环节在于两翼,一旦被袭击便可能导致阵形的崩溃。蒙古轻骑兵来去如风,需要牢牢地盯住。

果然,蒙军重骑兵冲出一里地之后,两翼的蒙军轻骑兵也开始冲锋了。汪良臣所率的具装甲骑虽然只有一千骑,但冲锋起来的却如千军万马,声势十分骇人。重骑兵踏击地面的声音如同密集的滚雷般,卷起的烟尘遮蔽了小半个战场。正是借着巨大声音和烟尘的掩护,按东和赵匣剌各率着一千轻骑兵向霹雳军两翼冲了过来。

眼见蒙军轻骑出动,董虎令旗一挥,吴青便率霹雳军骑兵迎了上去。轻骑兵速度比重骑兵快了不少,当两军只距一里地之时,两军的轻骑兵前锋已经碰撞在一起,而蒙军重骑兵仍径直往霹雳军步兵方阵冲锋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