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三百四十章 甜蜜事业

南宋之霹雳风云 第三百四十章 甜蜜事业

作者:寂静的银松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欧阳轩定下几件紧急军情的处理原则之后,几人便分头前去落实。最先行动的是石中树,他将带着已在灌口寨集结好的人马前往茂州;杨邦宪则是回到崇庆府找李爽要军火,顺便向杨嫣辞行。为支持其训练新型野战师,欧阳轩已答应半卖半送给播州一批火器,包括最新型的铜火炮;曾勇则先到云顶城再南下嘉定,分别向曹二狗和昝万寿传达备战的要求。至于欧阳轩则经彭州前往绵竹前线视察战况,并与黄大根商量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随欧阳轩前往绵竹的除了警卫班外,还是夏小根和两名书吏,他们随身带着笔墨纸和公文信函。欧阳轩白日赶路,晚上还要处理公务和阅读信函。在前往绵竹途中,流求公司的一年报告送到了他的手中。故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欧阳轩每晚都要阅读一部分流求的情况报告。话说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余柱率军登上流求岛已有一年半时间了。虽说川西与流求的联系并未中断,但毕竟路途遥远加之保密的需要,两地之间的联系仅限于重要的情况。霹雳军高层对流求只是掌握大体情况,并不了解全面和细节情况。故在上次半年报告之后,余柱又派了密使专程送回了这一年的工作报告。这报告厚如书本,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包含的信息量十分巨大。

经过一年不遗力地招俫人口,霹雳军在流求岛上已有二十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招募的北方流民和沿海州县的贫民,当地的原住民不过一千余人。一方面岛上人口本就稀少,霹雳军上岛后,许多生番部落因不愿改变食人习俗,也不愿由渔猎采集转变成农耕生活,纷纷往内陆大山深处迁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上岛移民带来的疾病,让长期与世隔绝生番部落无力抵御,使得人口大量减少。夷它它及其亲族部落归附霹雳军之后,虽然得到了全力的医疗救助和精力照料,仍因身体缺乏免疫力而大量死亡,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对此情况流求公司的高层虽然痛心却也无可奈何,毕竟随着时间推移,流求开发是必然之事,即便霹雳军不上岛,也有其他势力会上岛开发。

当下岛上已有三个城市和二千余个屯垦点。这三个城市都位于面向大陆的沿海地带,且都有优良海港,分别是位于岛北部、中部和南部。岛北部城市最大已有二万人左右,既是流求公司总部所在地,也是工矿业集中区和造船基地。岛中部城市有一万人,周边除了矿业外,主要是水稻、甘蔗及热带农作物种植及其配套的蔗糖厂。南部的城市最小只有六千人,周边的开发程度也不高。只不过这里有极为优良的海港,距离两广和吕宋、交趾、占城都不远,流求公司下一步准备将其建设成为对南洋和西洋贸易的枢纽。之前余柱写信时曾提及这三座新建城市,欧阳轩便让他将之分别命名为台北、台中和台南。

经过一年半的拓荒,当下岛上已有耕地一百二十万亩。虽说这个开荒效率实在不高,但流求公司已是尽了最大的努力。霹雳军在川西平原上开荒,往往放一把火烧掉蒿草、荆棘和杂树,把土翻一遍便了事,毕竟这些土地早已耕种千百年,只是因为蒙古人入侵而荒废。但在这亘古蛮荒的岛上开荒实在不轻松,先不说食人生番的骚扰,就拿原始森林和丛生的沼泽来说就令人头痛,亏得优良的铁器和引进的大批水牛,否则开荒更加艰难。除此之外,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兴修水利开挖沟渠,还要修建通往田间地头的小道,工作量实在太大。

虽说开荒艰难,但回报也是极为丰厚。流求光热水土条件常优越,可以轻松做到一年二熟,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三熟。千百年落叶枯枝形成的腐植土,使得耕地极为肥沃,用夏大根的话来说是:“插根筷子都能发芽”。故开荒第一季的水稻收成便惊呆了众人——居然比川西平原的产量还高。当下岛上共有六十万亩耕地,据测算一年两熟的收成加上捕到鱼获,使得流求即便不外购粮食也能满足需求。除此之外,岛上还种了六十万亩甘蔗,产量更为喜人,平均产量达到了八千斤,最高的亩产居然超过一万斤。除了产量高外,这些甘蔗的含糖量也颇高,出糖率在一成以上,即一亩田能产八百斤至一千斤糖。南方的糖价便宜,但价格也是粮价的十倍以上,北方及内陆价格则更贵。

由于战乱原因,各地粮价差异很多,但按保守估计一两白银只能买到百斤左右的粮食,参照这个价格十斤糖便价值一两白银。实际上流求公司就是按照这个价格对外销售的,至于那些中间商卖多少,则是他们的事了。有消息称在北方汉地的少数州县,流求公司所产的糖,百斤售价达到了令人咋舌的三十两白银。蔗糖虽然昂贵却供不应求,在钱老大的运作下,这些蔗糖通过各个贸易站销售到了江南州县、北方汉地、倭国、高丽及南洋诸国,共售得了近五百万两白银价值的收入,这让流求公司高层的底气足了不少,也纷纷感慨欧阳轩未卜先知,预先规划了这个“甜蜜事业”。

话说开拓事业实在太耗钱了,开矿建厂、屯垦点建设、修桥筑路,营造港口、兴建城市,这任何一个拎出来都需要海量的资金。虽然岛上的树木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也是免费,流求公司之前也积蓄了不少资本,钱余柱和钱老大又从川西带来了不少钱财物资,甚至还发行了债劵,但以上这些投入与支出相比仍显得捉襟见肘。“无债一身轻”,当下一年的收入扣除成本,又还清了债务之后,居然还剩余了近两百万两白银的资金,这让众人喜笑颜开。

流求公司高层商定,在下一年将继续扩大屯垦,争取将耕地面积达到三百万亩,其中粮食和甘蔗种植面积分别达到一百五十万亩。粮和糖的种植比例上钱老大曾提出异议,认为粮食种植过多,但余柱仍坚持粮食种植面积不变,一方面是流求仍将加大招募人口力度,人口仍将会大规模增加,“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市场饱和的问题,当下流求公司的糖已让江南一带的糖价跌了不少。而且可以预料的是会有许多势力眼热,也会跟风种植制糖。眼下官商一体,这些势力肯定不会让流求糖进入其境内销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