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春江水暖

南宋之霹雳风云 第一百八十五章 春江水暖

作者:寂静的银松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忽都一口气逃回彭山城,一清点人数发现此仗虽然不甚激烈,却损失非常惨重。那一千新附军只逃回了三百七十人,八百民夫更是只回来了三十几人,除了少部分死于炮击外,大部分做了俘虏。对忽都来说,这些两脚羊本就作为消耗品和炮灰,死了便死了。但四百名骑兵只回来了二百九十人,却让他心中滴血。其实这死于长秋寨火炮的蒙古骑兵并没有几个,他们都死在逃跑的路上。俞三带着特种营,早就埋伏在蒙军逃跑的线路上,骑兵因为跑得快不仅享受了地雷的欢迎,也遭到了火枪和手雷的热情接待。反观后面的新附军和民夫见了前面的惨状,要么翻山越岭绕道逃跑,要么索性降了,并没有太多人死在逃跑路上。

此战之后蒙军并没有再次前往长秋寨报复,主要原因是被打出了心理阴影。忽都此次是带着必胜信念前往长秋堡。在他眼里,霹雳军仍然不过是一群吃草籽的农民,所依仗不过是火器而已。如今堂堂北国男儿不仅有了火炮,也有了轰天雷,再配上天下无敌的骑射,岂有不胜之理?只是他们不知道汉人有句谚语叫:“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他们的火炮虽然比投石机和床弩威力大多了,但在霹雳军眼中却是不合格产品——炮身布满坑洼、炮膛粗糙、管径比也不对…….,不仅技术指标不合格,而且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俞三看来,这些蒙军千辛万苦才捣鼓出来的大杀器,还不如那些被炸死的马匹实惠,马肉可是极受欢迎。而这些粗制滥造的火炮,在霹雳军手中只有一个下场——回炉炼铁,还得费劲拉回邛州去。

让蒙军不来前来报复的另一个原因则是随着春季的到来。好像是为了弥补冬季的干旱,时间刚进入三月,便连续下了几场大雨,正印证了“久旱必有久雨”的说法。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几场雨对霹雳军尤其如此,不仅解决了旱情让粮食收成有了保证,更让南河、金马河等河水暴涨,也冲走了部分蒙军布在彭山城的水障。虽然当前水位和河道宽度还不足以让霹雳军重型炮船通过,但轻型炮船和轻快护卫船已能在彭山城附近行动自如。乐全安趁着水位上涨,派夏大根夜袭了彭山城的蒙军水军,烧毁了敌人二十余艘战船。现在蒙军正全力防止霹雳军水军南下彭山,根本没有心思再去进攻长秋寨。

虽然天气还是乍暖还寒,但初春的明媚和接踵而至的好消息,让欧阳轩心情大好。首先是河水上涨让蒙军偷渡过河的次数大大减少。安定的环境让霹雳军辖区的建设活动又掀起了新的高潮。欧阳轩最关心的大邑兵工厂已经接近竣工,按照边建设边生产的要求,李三儿带着一帮人天天吃睡在厂区,已达到了兵工厂设计产能的四分之一。按照设计产能,如果原材料充足,大邑火炮工厂的每月分别能生产轻型和超轻型火炮一百门左右、中型火炮四十门和重型火炮二十门;炸弹工厂每月能生产地雷二百枚,手雷千枚以上;火枪工厂每月能生产三百枝火枪左右。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火器都是升级换代后的新产品,质量比老产品提升极大,但对技术的要求高也极耗工时。如炮管并不是铸造而是用机床镗铣出来的,枪管也是使用机床在枪管坯料上钻一条笔直的孔,然后伸进一根车刀,一点点的拉出膛线。霹雳军现在的原始机床虽然效率并不高,只能说是勉强达到生产要求,不过这些机床将会不断改进和迭代升级。

军事工业的另一个好消息是望远镜研制成功。玻璃的制作也比较简单,就是将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再把高温烧过的玻璃泥放到模具里面冷却。其实之前霹雳军制作了不少玻璃,但主要是与铜丝一起,用作手雷和地雷的发火装置,其光学性能并不高。这段时间经过研究院反复试验,终于制作出了高品质的玻璃,并按欧阳轩指点磨制出凸透镜,制作出了望远镜。首批装备的曹二狗及侦察营营长吴青等人对此装备赞不绝口,连声夸赞轩哥儿又发明了“千里眼”。

民用工业的好消息则是烧碱工厂的投产。盐酸、硫酸、硝酸和烧碱、纯碱是化学工业的基础,能合成许多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烧碱量产之前,霹雳军能大批量生产的唯有硫酸而已。以欧阳轩大学化工专业的知识,要制作以上化合物并不难,只是缺乏原材料而已。比如烧碱就很简单,只需硫酸钠与木炭、石灰石在炉中共热即可。当无根山边缘的义兴乡的芒硝矿(硫酸钠)大规模开采之后,烧碱厂的投产便显得水到渠成。

相较以上好消息,欧阳轩格更看重鲁德之带来的两个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在欧阳轩看来,这将对霹雳军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第一个消息便是教科书编制。之前欧阳轩到各处授课时,杨秀才便将其记录并进行了整理成了小册子。后来欧阳轩又为夜校、县学和州学等各类学校编写了教材,但并不成体系。基于这种情况,鲁德之便组织了人员,对以上内容进行了再次整理,并结合初级、中级和高级学员的需求,分门别类整理成了数学、物理、化学、常识、政治这五门课,并经欧阳轩再次审定和校核。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科,数理化十分重要,欧阳轩在这方面花的时间最多。至于常识课,则包括了医学、农学、天文学、地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内容,作为理科生的欧阳轩所学并不深,只能将自己所知写出。至于政治则是重点阐述欧阳轩民主、公正的治国理念。

第二个消息则是印刷业的发展。因于战乱的原因,霹雳军治下并无多少书籍,更缺少印刷设备。鲁德之便命人制造了一套活字印刷设备,其中常用字用铜铸成,非常用的字则用胶泥烧制而成。这套设备印刷的第一套书籍便是欧阳轩的指导的教科书。要说鲁德之在教科书上真下了血本,印刷所用的纸张则是由枸树纤维制成,这可是用来制作交子的纸张啊!由于教科书制作昂贵,加之知识实在过于先进,故鲁德之刻意地控制印制数量,又将每本书都编了号,以确保这些教材够用的同时,又不至于轻易流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