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一百七十一利益联结

南宋之霹雳风云 第一百七十一利益联结

作者:寂静的银松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理战场足足花了一天时间。霹雳军先是剥去衣服并集中焚毁,尸体则被推入路边汹涌的河水中。这威茂两州山高谷深,河道中乱石穿空,这些尸体在顺水流到灌口寨前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蒙军士兵的弓箭、皮甲和圆盾等装备也被焚毁,而弯刀则回炉重铸。在猛烈的爆炸下,蒙古人马匹也基本损失殆尽,伤马和死马都变成了马肉,只有二十余匹战马还能骑乘,被吴青派人送回了灌口寨。在当地土兵的协助下,霹雳军士兵又将战场上的血迹冲洗干净。

就在城外蒙军岗哨处爆炸连天之时,茂州城中有人要前往察看,却被城中土官和守城土兵阻止,声称不过是隐雷声而已。实际上城中土官知道是怎么回事。当城外有人来报告说蒙古达鲁花赤已带领骑兵前往北方松州方向时,他们明白霹雳军已经得手,将蒙古人送往了西天。随即又安排人员,对茂州城中的蒙古达鲁花赤和骑兵的住所进行了彻底的清扫。故两日之后,蒙古人威茂两州的活动痕迹已被彻底清除,就像他们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在焚毁蒙军物品之时,倒是有了些小波折——当地土兵们显得有些抗拒。在他们看来,蒙军身上的那些皮袄、皮靴、皮帽虽然骚臭气极重,但既坚固又暖和,只需彻底清洗便是好东西。那些复合弓、皮甲、马鞍等也是良品,至于弯刀更是轻便锋利,这些东西都被焚毁或回炉,实在是暴殄天物。威茂两州境内皆高山深谷,生产条件与平原地区相比实在恶劣,当地羌蕃民众尤其穷困。眼见这些被焚毁,实在是肉痛不已。对此吴青只得承诺将用质量更好的霹雳军产品补偿他们,才让焚毁行动得以继续进行。

之所以要将蒙古人的武器也一并烧毁,是因为这些东西上有明显的标记。与世人印象中蒙古人粗糙管理不同,蒙军极度重视兵甲质量,其武器上都铸刻有生产地和工匠的名字。如果不将这些缴获的兵甲焚毁或重铸,光凭记武器上的铭文,便可以知道这是驻守在威茂州蒙古骑兵。为了让表面归附蒙古人的戏继续演下去,霹雳军和威茂两州在行动前便已经达成默契,将绝口不提此次战斗。霹雳军也会强化灌口寨封锁,防止成都蒙军探子渗透进入两州地界。刘黑马久无威茂两州消息,必然会派信使穿过彭州、汉州的山间小径来两州。对于他们则是能截杀的尽量截杀,不能截杀的则用以下借口搪塞:“驻扎两州的贵军在前些日子已尽数启程,匆匆前往松州方向,并未告知何事。因事关军务大事,我等不敢问”。

显然,对于这种回答蒙古信使肯定不会相信。精明干练的达鲁花赤和上百名精锐骑兵凭空消失,任谁都会生疑。只是没有证据,如何能证明蒙军被当地人消灭?况且威茂两州的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蒙古达鲁花赤凭着征服者的身份,在两州是土皇帝一般存在,根本不把土官放在眼中,自然不会与他们商量和通报军务之事。蒙古骑兵前往松州方向也说得通,毕竟过了松州城便是草原地带,那里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各部落之间相互攻伐是家常便饭,也时常组团到半农半牧的威茂两州抢劫。达鲁花赤率军与他们作战倒也有可能。

威茂两州之所以愿意和霹雳军合作,主要还是基于经济利益。这两州虽然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奈何地理气候恶劣,只能半农半牧,不少山寨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大部分的生活必需品皆需川西平原供给。这两州经济与成都为首的川西紧密联系在一起,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川西的必需品尤其是粮食,威茂两州的经济将逐渐走向崩溃。这里山高坡陡,少量能种植粮食的土地,也常常因恶劣气候颗粒无收。幸好这里有不少高山草甸可以放牧牛马,并以此换取汉地的粮食。

成都府、汉州、彭州、崇庆府等地纷纷降蒙,威茂两州随之跟进乃顺理成章之事。实际上这两州虽然人口不到两万,但民风剽悍善战,加之山高谷深地形险要,又有不少坚固的碉楼,并不太畏于蒙军武力。但蒙古人控制了川西平原,一旦切断物资供应便可让两州走向虚弱,甚至会饿死大批人,无奈之下只得投降。霹雳军夺取了灌口寨后,不能再出售马匹之后,威茂两州只得用金银等硬通货来换取茶、盐、粮食等物品。只是金银毕竟有限,花光了之后再无东西可以换取急需的生活物资。加之蒙古达鲁花赤和手下的士兵,欺男霸女作威作福,还任意抢掠山民财物,早已搞得天怒人怨。

霹雳军得知情况,便悄悄联系上了两州土官和兵卒。在动手前,又将前期与两州贸易赚得金银全数用来收取人心。由于这茂州、威州穷困,官员并不多,也只养得起几百常备兵卒。再加上降蒙后要上缴高额税收,官员生活也不好过,土兵日子也过得穷困潦倒,在财物和重利面前,哪里会不答应。双方一拍即合,设下埋伏又引诱蒙古达鲁花赤及其手下前来,将其一举全灭。

消灭了蒙古势力后,霹雳军又与两州谈起了经济合作事宜。欧阳轩常向霹雳军高层灌输一种理念,处理夷蕃事务政治上的互信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利益。只有牢固的利益联结,才能维持长期的合作。参与谈判的有三方,分别是霹雳军商贸部、威茂两州衙门及以桃坪谢家为代表的当地大族。合作的内容主要是以茶叶、马匹、粮食为核心的贸易,同时也开采火硝、铜、等重要矿产。在利益分配上经过商议,霹雳军和威茂两州官方分别占百分之三十,谢家等当地大族占百分之四十,其中谢家所在的桃坪寨占百分之十,商道沿线的其余二十余个寨子占百分之三十。

这个协议让各方都十分满意。威茂官方并不投入资金和人力便能获得百分之三十利润,只需要授予霹雳军境内特许经商和资源开发权,而这些资源亘古以来便躺在那里无人问津;当地大族获得利润比例则与提供资源和货物有关,只需提供人力帮助采买马匹、开采矿物和提供补给和仓储,便能获得至少百分之一利润。不要小看了这百分之一,仅按预计的马匹交易量来看,便是一大笔收入。

占股百分之十的谢家自然是收获满满,一方面是因为谢方叔虽已不是宰相,但朝中势力遍布。欧阳轩虽不是阿谀奉承之人,却也希望霹雳军被腐败官员恶意打击时,其他人不再落井下石。另一方面是因为桃坪寨地处威茂两州之间,处在商路的必经之道。寨中又有十余座碉楼,极为易守难攻。下一步霹雳军将把商贸的核心据点设在这里,并派一个武装护卫连携火炮防守。这也是谢家求之不得之事。

按合作协议,霹雳军不论是资金、技术还是管理,都将是绝对的主力,却只分得百分之三十的利润,看似不公平。可在欧阳轩等霹雳军高层看来,交往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从离灌口寨百余里的威茂两州,不仅能获得马匹等重要战略物资,而且在政治上也获得了新的盟友,实在不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