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营救人质

南宋之霹雳风云 第一百六十二章 营救人质

作者:寂静的银松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深夜的寒风中,几艘船悄声无息地停到了岸边。这里地处眉州城上游十里地,方圆几里并无人烟。船上下了一小队蒙古装束的士兵,他们从运输船上牵下了马,装好鞍鞯后便策马往眉州城而去。这支马队并不是蒙军骑兵,而是由俞三亲自率领的一个班。这俞三最早是鸡冠山中响水寨的寨主,后加入霹雳军成了野战营的一名连长,颇有些战功。因为其出身猎人世家,极为擅长偷袭、伏击、爆破等特种战法,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在此次扩军中被任命为霹雳军内卫旅副旅长兼特种营长。

俞三手下的特种营士兵是从全军遴选精锐组成的,采用与战国时吴起训练魏武卒相同的方式进行操练,同时配备了霹雳军最精良的武器装备。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也就是说,魏武卒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支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可以成为武卒。只不过特种营士兵不像魏武卒那样是纯步兵,也要学习骑马,装备的不是长戟而是长矛,强弩也换成了火枪。

此次参加营救行动仍是特种部队中的精锐。他们扮作了标准的蒙军侦骑,除一人两匹蒙古马外,也身着蒙古皮袍和皮甲,装备着弯刀和骑弓,连水囊也是蒙古制式的。霹雳军缴获中,完好的蒙古骑兵装备并不少,要装备一个班是绰绰有余。此次为了不暴露霹雳军的身份,行动小队并没有携带火器,故挑选的都是精于骑射和近身格斗者,行动小队的班长顿珠便是其中的翘楚。

顿珠原本是草原部落的蕃民,在与武装商队一战中,被火炮巨大的声势吓得手脚发软而被俘获,随后与十几名同伴一道,被泽郎作为养马人送给了钱老大。要说这顿珠力气十分巨大,徒手打斗寻常几个人根本近不了身。他能进入特种部队也是因为其天生神力。马背上长大的顿珠,骑术不比蒙古人差,也成了特种部队的养马人和兼职骑术教练。这一日,当特种部队正在学习骑术时,一匹战马突然发狂,不仅掀翻背上的骑手,还又咬又踢,亏得他冲上去制服了疯马。站在一旁的俞三看得明明白白,这养马人竟然凭蛮力放倒了这疯马,并将其死死按在地,这得多大的力气!当下便将其收入特种部队中。一段时间训练下来,这顿珠虽然汉话还说得不流畅,却也完全适应了霹雳军规章制度,并凭据其强悍战力升职为班长。

虽然马匹口中都衔了东西,四蹄也包了麻布,又是小跑前进,但行动小队的二十二匹马一齐奔跑,在夜深人静时仍隐隐如闷雷滚地。距离眉州城还有三里地时,俞三便命令下马步行。欧阳轩对此次行动的要求是,尽量不要动武,而且要制造线索将怀疑引向蒙古人。虽然俞兴父子不义,但霹雳军不能不仁,要尽量避免和嘉定军发生冲突。否则对抗蒙大业有百害而无一利。不到万不得已,欧阳轩绝不会做这种“仇者痛亲者恨”之事。为此他动用了潜伏在眉州城中的“火狐”。

行动小队将战马藏在城外二里的小树林中。留了人看守后,俞三便带着人悄悄摸往城墙边。眉州与蒙军占据的彭山城相距只有四十里,守军警惕性极高,只是行动小队前往的城墙,其守卫军官正是霹雳军的内线。双方对了暗号,便放了绳索将俞三等人拉入城中,并引往关押人质场所而去。初冬时节的深夜,正是入睡正香之时。行动小队有了城中“火狐”的策应,并没有惊动沿途之人。

在内线的接应下,行动小队悄声无息地打开了牢门,顺利地将人质解救出来。在将人质带往城外时,俞三又命人在沿途洒下碎肉干、干奶酪,还遗下了一条蒙古马鞭。而此时看管人质的眉州守卫们还在呼呼大睡。在此次行动前,董虎派侦察人员对行动路线进行了勘测,又命“火狐”与看守拉关系套近乎,每天晚上送去蜜酒。蜜和酒可是极为珍贵的东西,平日里这些大头兵那里能喝上。只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道理他们也懂,起初守卫队长也心存疑虑,但终究抵挡不了诱惑还是喝了些,却也是浅尝辄止。见他喝了无事,手下哪里肯干,纷纷将酒一抢而空。

最初的蜜酒倒无异味,但接下来几天的便添加了蒙汗药。只是开始量小,后来便逐步增加了用量。这些守卫喝了便是呼呼大睡,只道是这蜜酒助眠作用好而已。行动当日,内应加大了蒙汗药的剂量,又偷偷塞给了轮值的两名士兵一罐蜜酒。按照规定轮值士兵不得饮酒,但这两名士兵早被馋得要死,哪里能忍得住?喝下不久蒙汗药效发作,这些守卫便都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俞三带着解救出来的人质来到藏马的小树林,同行的还有此次眉州城的火狐“内应”。此次行动送蜜酒之人已经暴露,而守卫城墙的小军官也会因失责被追责,故在制订方案时便考虑到了要将他们一起带回。至于他们的家人,早在前两日便通过各种借口前往了霹雳军辖区。行动小组是一人两马,尚有不少空马,当下便一同策马往彭山城方向而去。临行前,俞三还命两名士兵前往城门处搞出动静,引得城楼处警钟大作羽箭纷纷。被惊醒的眉州守军又点亮火把,看得城下有骑兵大声高呼蒙语而去。现任教导营长曾勇从汪德臣部投附霹雳军时,带来的手下中便有精通蒙古语之人。

俞三一路策马疾行。他们将在彭山城下游十里的江边,与黄大根率领的水军接应船队会合,从水路回到崇庆府城。话说此次行动,看似只有俞兴带领一个班,但在背后提供支持人员众多。除却至关重要的情报侦察和接应内线外,新津城水军还出动了数十艘船只。这些船只中,除运送人员和马匹的后勤船只外,还有十数艘侦察船,更包括重炮船、轻炮船和护卫船在内的各种战船,甚至还有一个连的水军陆战队。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是为了防止彭山城和来自成都方向蒙军水军的袭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