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承明 > 第四百八十一章 胡宗宪心悦诚服,陛下有资格清丈!

胡宗宪没想到嘉靖皇帝会直接见他。

当胡宗宪来到御前时,就见御前坐着两名品级很高的文官,和站着一名太监。

朱厚熜为提高理政效率,同时以示恩宠,也就会对进御书房的重臣赐座。

所以,胡宗宪进来时,看见的两名文臣是坐着的。

这让本兴奋不已的他不由得眸露惊讶。

但很快,胡宗宪就发现,这两文官里,一人看向他的目光颇为不善。

朱厚熜这时也看向了这文官:“元辅,你代朕问他吧。”

张孚敬便收回了看向胡宗宪的不善目光,而起身拱手称是。

接着,张孚敬就对已经跪在地上的胡宗宪问道:“你这后生,为何要上疏请朝廷停止清丈?”

“回陛下,清丈田亩虽本为抑兼并、均赋役、强国力,但实则却害民甚重!”

“盖因地方官绅豪右大多只会借机对百姓加重盘剥,从里甲到抚按,大多都在借着这次清丈,给小民增加诡寄的田亩,鄙乡有小民因清丈被虚增税田数倍乃至数十倍者。”

“于是,小民之田赋便也就大增,官差催逼之下,投献为奴、卖儿鬻女者激增,更有民变发生!”

“除此之外,还有地方大户担心清丈之后,朝廷会因此发现,偷税逃税其实是以他们为主,而非小民,而按图索骥地向他们催征,也就借着他们现在还掌控着地方征税之权的机会,如今提前将所欠税赋摊派于民,乃至还加倍催征。”

“所以在鄙乡各处官差四出,许多百姓因为突然加重的税赋而家破人亡。”

“总之,清丈田亩之政已经变成地方官绅豪右借机加剧兼并的机会,故晚生才会请陛下停止清丈。”

胡宗宪回答后,御书房内鸦雀无声。

但张璁这时却已经站了起来:“这只能说明你们那里的官员没有认真清丈,在敷衍塞责,没有真正的事君以诚、仁爱百姓!非是清丈不对!”

“晚生这一路而来,发现的如此惨状也不独独出现在鄙乡,可见,清丈这事的确在实际上只会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

“百姓才是立国之本,愚生以为,朝廷没有必要在天下国泰民安之时,而为了清丈而让这么多百姓为奴作寇!”

胡宗宪回道。

朱厚熜这时亲自插嘴道:“你说的有理!但你可知,地方大户兼并之欲望,已不受朕要不要清丈所左右?”

胡宗宪听后一怔,随即伏首叩地:“愿听圣教。”

“这些年,国朝兵强马壮、国帑充裕、救灾又屡屡及时、百姓也常得减税免税之恩,官员士子也禄廪常增,朕的后宫也井然有序。”

“但人祸反而不断出现,之前河南黄河决堤,接着各处常平仓走水,再有王恭厂爆炸,朕的皇女受惊吓而死。”

“这些事都说明朕即便不清丈,地方大户害民之心不会比现在减轻多少,总之,不是清丈的国策加剧了他们的贪欲,是他们的贪欲本就一直存在而且随着他们的壮大而愈演愈烈,所以才让如今这清丈天下田亩的国策也变了质。”

朱厚熜说着就看向胡宗宪:“你可认同?”

胡宗宪一时无言可驳,只回道:“陛下说的是,臣也没有说清丈国策不对,只是天下不适合清丈。”

“你既然认同,那你应该明白,即便不清丈,他们也会想办法让更多的百姓家破人亡!”

“他们本就靠‘吃人’而活!”

“如今清丈,就是让他们‘吃人’变得更加困难!”

朱厚熜这时很严肃地说道。

胡宗宪辩解道:“但晚生在鄙乡看见的只是清丈以来,民不聊生,祸患四起,请陛下明鉴!”

“那只是你所看见的,代表不了整个天下的清丈效果。”

“你不凡再多走几个地方。”

“另外,你所认为的清丈糟的很,也跟你自己所处的立场有关!”

朱厚熜此言一出,胡宗宪不禁张口欲作辩解,但还是没有张口。

“没有发生惨状的地方,你自然不会注意到,哪怕这些地方也在发生了清丈,而百姓们甚至还从清丈中受到了益处,但是,你听不见这些百姓的声音,甚至也没有主动去调查倾听这些声音;反而是发生惨状的地方,让你很主动的去注意到,乃至调查记录了下来。”

“你自认为你所反映的是事实,可你反映的本质上依旧不是事实,而是你的立场。”

“因为,如果你真的相信清丈是利国利民,你就会因为没有听到清丈好的声音而不甘心,而要主动去问,直到问到好的声音为止,哪怕是一点点好的声音为止,你都会竭力寻找他,进而为自己的立场之正义性作辩解。”

“所以,朕刚才会说这本质上是跟你自己的立场有关。”

朱厚熜这么说后,胡宗宪不由得额头见汗:

“陛下之言,让晚生振聋发聩,但晚生真没有觉得清丈不对,只是在亲眼目睹后,不得不承认,清丈的确只会害民。”

“所以,朕才要让你多去看看,多去问一问,乃至先大胆假设清丈真有益处再认真去访查也好。”

“另外,清丈全国田亩是利民还是害民,其实不在于清丈本身,而在于,对清丈这项国策,是否成功完成有最终解释之权的人。”

“这才是元辅提议朕清丈全国田亩的原因!”

朱厚熜这么说后,胡宗宪露出了认真思考的样子。

没多久后,胡宗宪就突然再次重重叩首在地:“晚生明白了!是晚生一叶障目,未明白其中本因,甚至有渺视君父之失,甘愿伏法!”

朱厚熜会心一笑。

胡宗宪这么说,他没感到意外。

无论如何,这个在历史上愿为天下黎庶忍辱负重、献出性命的名臣,不至于在他说明白其中因由后,还不明白他的意思。

如果再不明白,那就要么是蠢,要么是真的坏了。

“你尚年轻,阅历不足,对清丈之事有所误判,对朕独治天然不放心,朕可以理解,就不真的罚你了。”

“朕给你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只要你能在士民间多为清丈田亩发声,引导他人正确理解朝廷决定在全国清丈的深意,让天下人明白全国清丈不是朕一个人的事,而是天下人所有的事,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使天下人都努力的去解决清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朕便依旧愿意相信,你是可为天下生民立命为国安社稷的忠良之士。”

朱厚熜如此说后,胡宗宪谢了恩,也叩首接了旨。

而当胡宗宪出来后,许多在登闻鼓处等候举子们皆迎了来,忙问他面圣情况如何。

胡宗宪倒也在这时主动问着这些人:“诸君以为,以陛下如今之德,可有资格清丈全国田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