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承明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嘉靖给张璁震撼,且因此不怕立太子!

张璁听后认真思索起来。

恰巧这时。

桂萼走了来,向两人行了礼后就问:“两位为何不进去?”

“是这样的,公谨刚刚提起立太子的事。”

“我也就不得不为这事沉思起来。”

张璁见桂萼走来笑着回道。

桂萼听后也沉思起来,随即就叠手在腹前说:“是当立太子,这事是我们疏忽了。”

“是啊,这段时间,忙着发行债券、赈灾安民、筹备清田之事,把这事倒给忘了。”

张璁跟着说着就看向夏言:“若不是公谨提醒,这件大事,就要成为别有用心者拿来做文章的机会了。”

“我之前是礼部尚书,诸务清闲,比不得诸公,自然也就容易想到这些容易疏忽之处。”

夏言这时则笑着解释了起来。

张璁则点了点头说:“一旦立太子,就意味着要为太子选师傅,这个可不能随便选啊!”

“是的,虽说陛下春秋鼎盛,但太子是将来的君主,新政能不能在陛下千秋万代之后不变初衷,就看太子是否理解陛下之志,乃至像陛下一样对天下诸事洞若观火!”

“而太子能不能有这样的智慧,与陛下是否父子融洽,关键在于所选师傅能不能教好太子。”

桂萼这时跟着说了起来。

张璁道:“这个道理,你我都明白,但你我更应该明白,如果所选太子师傅真教好了太子,让陛下与太子不至于有隔阂矛盾,那只怕,太子就很难当的长久。”

“可太子如果不被教育好,成了别有用心者利用的棋子,那就会有更多的人盼着改朝换代的事出现!”

夏言这时插了一句嘴。

桂萼跟着附和道:“没错!事情难就难在这里,让太子走正道,不利于太子本身,而不让太子走正道,则不利于陛下!但又不能不立太子,否则,必有朝臣借着这事兴风作浪,以国本不立、万事不稳为由,迫使眼下各类新政以及即将推行的新政变得举步维艰!”

“正如桂公所言,所以,这事也就需要与两位先商量商量,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奏于陛下知道。”

夏言这时开了口。

张璁则在这时正色道:“还是奏于陛下知道,由陛下圣裁为好!”

……

……

“立太子这事,朕也知道不能忽视。”

“而你们的担忧,朕也有。”

“除此之外,朕更担心的是,一旦过早确立了储君,虽让天下奢豪大户安心,但只怕会让太子过早被骄纵腐蚀,毕竟不是所有太子都能抵挡住诱惑,朕也不希望将来太子被骄纵的无德不孝时,还让朕不得不做出父子相残的事来。”

朱厚熜在张璁、桂萼、夏言提出关于立太子的事后,也说了起来。

张璁则在这时说:“陛下所虑极是,但太子不立也不行,毕竟太子不立,天下不安!诸政就将难以推行。”

朱厚熜颔首。

他不由得想到了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

但让他头疼的是,大明朱元璋所定的《皇明祖训》已经确定了立嫡立长、兄终弟及的立储规则。

而朱厚熜也正是因为《皇明祖训》获得了继承大位的最大法理。

所以,朱厚熜不能不承认《皇明祖训》。

只是这样一来,立谁为太子,就不是他来定,而是看天意。

谁投胎好谁就是当之无愧的太子。

不过,正如张璁、桂萼和夏言所言,也如朱厚熜自己刚才所言的一言,只要立了太子,就会有很多令人担忧的事发生。

要么把太子交给清流儒臣,让他们把太子培养成一个符合保守党主张的守成之君。

要么亲自培养太子,让太子继承自己的意志。

但朱厚熜清楚记得,历史上嘉靖把皇子交给清流儒臣之前,的确让皇子的命很难保住。

直到历史上的嘉靖听了道士的话,以“二龙不能相见”为由,把皇子交给清流儒臣后,皇子就没有再出现离奇夭折的事。

这说明,无论是朝中还是宫中,都不希望嘉靖后面的君主依旧这么强势严厉。

所以,朱厚熜为此不得不沉思起来,沉思到底该怎么安排太子为好。

毕竟眼下皇长子已经九岁,在宫中由内侍启蒙已经三年,的确不能再拖了。

甚至若不是他这个皇帝太强势专横,早就有清流建议立太子了。

而如今,谁也说不准,在明日还是后日,或者是下个月,就会有大臣再次站出来,提出立太子的意见。

只要他不让第一个提出立太子的人去死,那后续就肯定会有效仿者。

“此事明日再议。”

朱厚熜最终没有立即下定决心要不要立太子,而是决定暂时搁置。

因为他想晚上有空后再认真想想。

三位阁臣也没有强逼,当然也不敢强逼,只拱手称是。

朱厚熜这时突然又想起今早司礼监新太监麦福所奏的一件事来,便用双手拍了拍膝盖而笑着说:“你们既然来了,就与朕去兵仗局,看看赵缇帅的人所研制出的四轮马车,这或许是将来改变国计民生的一件重要器物,你们虽说是儒林文臣,但也要重视实务,可不能因此就轻视其价值。”

“是!”

张璁等拱手行了一礼。

当张璁、桂萼和夏言三人来到兵仗局,看见兵仗局所造的四轮马车后,就一眼瞧出了这辆马车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

而待朱厚熜让赵秉向三位阁臣介绍一下这辆四轮马车所应用到的新技艺后,张璁等阁臣才知道这马车车轮上多出来的部件叫轴承,还有让马车更加便于转向的差速器,以及减少震动感的减震器。

“我们都上去坐坐。”

朱厚熜还要求张璁等人陪自己坐上了这马车。

很快,张璁等人就发现这马车的确比以往的两路马车快捷舒服的多。

所以,在体验完这四轮马车后,张璁便道:“陛下,研制此车的人当重赏,因为以臣愚见,此乃大功一件,有此车,将来无论是运粮还是运炭运银都将便捷许多。”

“不仅仅是运这些,一旦发生征伐之事,运送伤员也比传统的马车更适合。”

桂萼这时跟着说道。

朱厚熜笑着说:“这些年,朕一直没有削减内帑开支,反而增加不少,自然不是为了朕自己骄奢淫逸,而大部分都花在了这些能促进国计民生发展进步的事上面,你们说起运炭运银乃至运送伤员,朕让他们做的另一辆马拉列车更合适。”

朱厚熜说着就对张璁等人说:“你们跟朕来。”

没多久,张璁等人就跟着朱厚熜来到了位于皇城原内教场的地方,而看见有一辆由好几个车厢组成的铁轮大车正在数匹大马的拉动下,在一条木包铁轨上,飞速的绕圈奔跑着。

张璁等人不禁因此目瞪口呆。

没一会儿后,张璁就突然转身对朱厚熜言道:“承蒙陛下让臣看见此车,臣因此斗胆认为,太子之事已不必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