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承明 > 第四百四十八章 嘉靖改革太成功,杨廷和破防欲死!

安福抬起了头,很是惊讶地看向杨廷和:“这事,老爷是怎么发现的?”

杨廷和则在庭院里走动起来。

而没走几步,杨廷和就开口说:“你表现的过于恭顺,却又从不仗我的势欺人,很难让人不生疑啊!”

安福这里听后微微一愣。

接着,安福就叩首而道:“小的对不起老爷,替陛下监视老爷,小的甘愿受诛!”

“我说过了,你就算承认,我也不会把你怎么样。”

“毕竟你已经是陛下的人。”

杨廷和笑着说了起来。

随后,杨廷和就让安福先起来。

安福也就站起了身。

杨廷和则在这时看向安福,很郑重地说道:“我只求你一件事。”

安福忙又跪了下来:“老爷千万不要说求小的这事,小的已经对不住老爷,哪里耽得了这个字?”

“这件事的决定之权在你的手里,我不能强逼,自然只能用求字。”

“何况,你已是陛下的人,见官大三级,在我杨家,你就已是最有权势的人,我只要知道了你的真实身份,不求你,难道还能继续命令你吗?”

杨廷和笑问着后,就说了起来。

安福则在这时沉默了下来。

杨廷和这时则继续说道:“我只求你,不要告诉陛下,我知道你是他的人这事。”

安福依旧沉默着。

“我已经决定不留在这个人世啦!”

“所以,你就算替我瞒一下,也坏不了天子的事。”

“难道,我们主仆一场几十年的情份,就连我这个请求,你也不能答应我吗?”

杨廷和问道。

安福依旧没有回答。

杨廷和则道:“你就当可怜可怜我这么一个失去一切的老人吧!”

“再说,你就算告诉了陛下,除了只会让陛下知道你没有隐藏好,知道我杨廷和早就洞穿了他的心思让他气恼外,对陛下也没有半点好处,你就算为了陛下的龙体,也可以瞒一下的。”

“老爷为何不想活了?”

安福这时突然问道。

杨廷和听后讪笑了一下:“你都这么问了,我也不瞒你。”

“你现在应该也看出来了,陛下做的许多事,已经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老爷我昔日的主张是错误的了。”

“老爷我也因为陛下的谋略而渐渐体面无存。”

“东莱的金矿,石见的银山,这些都在说明,朝廷可以不用让天子为代价,也不用牺牲国家武功的方式来改良天下,进而实现真正的中兴!而天子也不用继续维持一个表面中兴实际隐患丛生的假盛世。”

“这样一来,你老爷我这个所谓的定策国老,还配称作除弊良臣吗?”

“张、桂这些都比老爷我有资格!”

“更重要的是,昔日为定大礼时,先扬言不支持认孝庙为皇考大礼的是我,又改任大礼当认本生为皇考的也是我,后世人怎么看都会觉得我比张、桂等人道貌岸然!”

“我原以为,陛下迟早会因为对外取财的机会迟早竭尽,而重新走老爷我主张的老路,做一个效法孝庙的天子!”

“那时,我自然可以不用担心颜面无存!”

“可事实却是,陛下以朝廷力量出海,的确比沿海缙绅这种分散的地方势力更能攫取外利,更能促进民生,使得如今宗室的问题得以解决,军户的问题得以解决,主上威权也更加重,而更能让天下令行禁止!”

“天子独治的确比君臣共治更好!”

杨廷和说到这里,就看向安福:“大明既然走到了这一步,你觉得我除了去死还有别的更好的选择吗?总不能真去做对不起陛下的事,真让陛下和他的忠臣们越来越怀疑,反对他们的幕后之人是我吧?”

安福听后啜泣起来。

过了一会儿后,安福就道:“小的答应老爷,不告诉皇爷。”

“好!”

“安福,你受我一拜!”

杨廷和则在这时向安福俯首作揖起来。

安福受宠若惊地再次叩首:“小的受不起,老爷不要这样!”

而在接下来,杨廷和就真的日渐衰弱了下来,到后面竟渐渐的口不能张,手不能抬。

过了十来日后,安福就看见,杨廷和三子杨恒在试了其父的鼻息后,就哭吼了起来,而因此知道杨廷和已经去世。

安福自己也因此落下泪来。

但他还是向朱厚熜去了密奏,奏明杨廷和已经去世。

同时,安福倒也依旧遵守了他对杨廷和的承诺,而没有告诉朱厚熜,他的真实身份已经被杨廷和识破。

不过,安福不知道的是,在杨廷和下葬后的当晚深夜,在杨恒与其弟杨枕的帮助下,杨廷和的坟墓就被挖开,他本人也被自己两儿子从棺材扶了起来。

这时,杨廷和已因为提前被剃了发,整个人状若老僧。

而很快,杨恒也将一套僧衣拿了过来,伺候杨廷和换上了一套僧衣。

与此同时,杨枕也将一个装有许多银元的褡裢递给了杨廷和。

“父亲!安福服毒自杀了。”

而当杨廷和换上僧衣,接过褡裢后,杨恒就说起安福的情况来。

杨廷和则突然冷目对向自己儿子:“不要这样喊!你们的太傅父亲已经去世了!”

“是!”

两人忙一脸恭肃地回了一声。

杨廷和则又冷笑着说:“至于安福,这样的迂腐之徒,死就死了!没什么可惜的,但只是表面工作要做,以府里忠奴的名义将他厚葬!”

两人再次称是。

接下来,杨廷和就朝前方走了去,渐渐就消失于夜幕中。

而杨恒和杨枕则亲自重新盖了棺,填了土。

……

……

朱厚熜是在嘉靖七年的七月初六日收到杨廷和死讯的。

这让他颇为惊讶。

因为他作为来自后世的人,又研究过正德嘉靖朝这段历史,所以他清楚记得,杨廷和是在嘉靖八年去世的。

但如今,杨廷和却在嘉靖七年就离开了人世。

这也就让朱厚熜感到非常意外。

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做的一系列的事,让这一世的杨廷和更失望心理更加压抑的缘故,还是杨廷和的死另有隐情。

本着掌权需谨慎的原则,朱厚熜也就对司礼监的秦文吩咐说:“给陆炳去道密旨,让他秘密去一趟四川,调查一下杨廷和的死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秦文虽然颇为惊讶皇帝在收到杨廷和去世的消息后竟是想着派人去调查,但他还是拱手称是,向陆炳传去了密旨。

朱厚熜虽然让陆炳去调查杨廷和的去世有没有什么隐情,但在明面上也还是做出了相信杨廷和已经去世的样子,也就下旨辍朝三日,还让礼部议追谥之事。

而杨廷和在数月后,也在去湖广的途中,从《邸报》上看见了朱厚熜为他辍朝三日的圣谕。

杨廷和对此淡淡一笑,而喃喃自语说:“陛下啊陛下,您到死只怕都不知道我杨廷和这时还没有去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