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承明 > 第四百二十八章 严嵩威胁盐商,严世蕃献策!

周期雍心里一慌,忙跪了下来:“部堂容禀,其实,蓟州、昌平一带一直食的是淮盐,只是下僚怕部堂为难,才撒谎说成是河间盐!还请部堂宽恕下僚欺瞒之罪。”

“按朝廷规定,这里只能行河间盐,为何改行淮盐?”

严嵩问道。

周期雍回道:“一则淮盐更便宜,二则淮盐多为豪奢大户所控,河间盐商势弱,自然竞争不过他们。”

“你起来吧。”

严嵩挥了挥手。

接着。

他就在周期雍起身后对他说:“你去见这些富贾巨商,就说,本堂也不派兵抓他们,抄没他们的家产,但他们得纳粮认罚,以盐引为凭,每引罚五斗粮食,这样彼此面子上都好看,也没必要非得你死我活,他们只要能让我在陛下面前好交差,我也会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周期雍拱手称是。

没两日后。

周期雍就找来严嵩说:“部堂,他们愿意纳粮认罚,只是如今粮价贵,想每引只交二斗粮。”

“三斗!”

“不能再低,否则本堂只能抄他们的家,可不管他们背后是谁。”

严嵩沉声说道。

“是!”

没一日后,这些出售淮盐的富贾巨商就都答应了严嵩的要求,以一引三斗的方式交纳罚粮。

严嵩也因此拿到了不少粮食。

但富贾巨商们对此并不高兴。

富商白仓找到户部检校白麒说起了这事,且道:“这个严分宜借着我们非法出售淮盐的名义,要我们交粮,我们不敢不应,只是这样一来,就不能借着朝廷大规模修筑边墙的机会多赚官帑了。”

“这个严分宜倒是知道分寸,没有直接上报奢豪大户违法行盐的事。”

白麒则笑着回了一句。

白仓跟着附和说:“是知道分寸,可也太天真了些,以为我们会看在他一个部堂的面上,愿意少吃一点利。”

“是啊,他能不能给朝廷交待,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他难道还真敢跟户部撕破脸吗?”

“他应该清楚,正因为他不是我们天下官僚缙绅选的官,所以他才没能从户部拿到粮食,而只拿到了银元,所以,他必须被罢官!他只有被罢官,天下官僚缙绅才会放过他。”

白麒附和起来,且说着就冷笑起来:“他居然还想自救!”

“所以,我说他还是天真了些,还想着挣扎,想着保住官禄!”

“殊不知,就凭他跟张孚敬的关系,天下官僚缙绅也不会容他,要不然也不会早在杨新都致仕之前,就要把他调去南都!”

“他这人,是官瘾真的大呀!”

白仓也继续说道。

白麒则在这时对白仓吩咐说:“那你就上书都察院,告他额外科罚以中饱私囊!”

“到时候,户部这边,自会为自己的纳银开中之收入,要陛下惩治严分宜的,而严分宜是个识趣的人,相信他会就此明白天下官僚缙绅的意思,而主动辞官的。”

“好!”

“陛下,都察院题本,盐商白仓奏,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严嵩额外科罚,以筹粮秣。”

御书房。

朱厚熜这一天就通过御书房大臣桂萼知道了这事。

朱厚熜因盐政事属于户部管,也就问道:“户部怎么看的此事?”

“回陛下,户部议后认为,朝廷给严嵩拨有筹粮之款,何故又于盐价外无故科罚,故认为严嵩罚没无名,当令以状对。”

杨一清回道。

朱厚熜听后拉下脸来:“这个严嵩,他就是这么当官的?有筹粮之款,却还要额外科罚以累商贾,真是只知道一遇到问题,就掠之于商?”

杨一清回道:“但严嵩毕竟是陛下钦定的,若真是因为自己无能又想中饱私囊,而无故科罚商贾,坏朝廷盐政,只会损陛下的威严,会让天下官僚再次有理由拒绝陛下特简,所以以臣看,还是按户部意思办最好,当令严嵩上本状对。”

“那就这样做吧。”

朱厚熜说后也微微锁起了眉头。

他的确担心严嵩会做这种损商利己的事。

所以,他才没有明着为严嵩说话,而在杨一清说后故意带着一丝失望的语气。

毕竟他,知道严嵩在历史上也的确是有贪名的,而且也喜欢做这事侵夺商人利益的事。

啪!

严嵩收到朱批票拟后,直接一掌拍在了桌上。

面色阴沉的可怕。

他当然不是因为嘉靖帝不信任他,让他上本状对而面色难看。

他是因为,富商白仓把这个彼此商量好事向朝廷告状,而面色难看。

这让严嵩意识到自己被这些人摆了一道。

跟着严嵩身边的严世蕃因此走过来问了一句:“父亲怎么了?”

严嵩见严世蕃已经快有自己高了,便又神色和缓了下来,且把朱批票拟给了严世蕃:

“你看看,正好也试试你的才智。”

“是!”

严世蕃接过朱批票拟看了起来。

严嵩则在这没一会儿后,就忍不住先笑着问了起来:“世藩,你怎么看?”

“你是不是觉得,内阁和户部都挺体谅为父,所以只让为父自己上本状对解释,而没有因此就信一个商贾之言,直接派人来调查?”

“父亲,儿子不这么认为!”

严世藩神色凝重地回道。

严嵩不禁愕然,看向严世蕃,笑道:“那你说说看。”

“儿子觉得,这是为天下官僚缙绅依赖的朝中清流们,不想父亲您继续做官,要您主动辞官!”

“内阁和户部也不是体谅您,只是碍于皇威,不敢直接表露态度,可能是在故作公正,以揣摩圣意,也可能是畏惧清流,不想节外生枝。”

严世蕃回道。

严嵩讶然失笑起来,又问道:“那你觉得为父该怎么上奏?”

“他们这样针对父亲,其实是冲着陛下来的。”

“陛下让父亲以特简上位,非经廷推上位,清流们自然就会对父亲百般阻挠。”

“父亲不想让陛下失望,才不得不额发科罚商贾粮食,但清流们不肯罢休,非要父亲失去官位,而父亲又不想不做官,同时也不想做官后被清流们一直针对,毕竟,清流们背后站的是天下官僚缙绅。”

“所以,为今之计,只能先不捅破窗户,用别的理由解释,比如父亲是总督,有便宜处置之权,因如今边粮供应不足,额外科罚也是一时不得不行的权宜之计。”

严世蕃回道。

严嵩点了点头:“这样做倒是没错,只是可能会使陛下生气。”

“父亲说的是,但能不能消气就看朝中清流了。”

“总之,就看他们到底要怎样才肯让父亲继续做官。”

严世蕃说道。

严嵩点头,且笑着摸了摸严世蕃:“我儿真的长大了,世事洞明!”

昌平离京师不远,所以,朱厚熜很快就收到了内阁杨一清呈上来的严嵩回奏墨本。

“陛下,严嵩上疏自辩说,如今盐利颇重,商贾兢趋,一日之间,皆争相愿纳粮资官,以补缮修边墙城垣与补给藩禄,而陛下许臣便宜处置之权,臣通融以商利佐公家之急,宜无不可者之事,故请陛下明鉴!”

杨一清汇报后,朱厚熜就问道:“户部怎么看?”

杨一清回道:“户部说,自孝庙时,纳银开中后,行盐商贾皆不必再纳粮于边,严嵩科罚有失祖宗立法之制,且科索商贾有违国家大计,名为筹粮,但到底是属于冒进而破坏朝廷法令之举!”

“严嵩这事的确做的不对。”

“朕是给了他便宜处置之权,但不是让他可以随便夺商人之利,人家白纸黑字的告了状,怎么可能是自愿认罚的!”

“户部不为其遮掩也在清理之中!”

朱厚熜语气不善地说后,就把奏疏丢在了案上:“他这样滥用宪权,科罚商贾,也的确不利于商贾行盐于边镇!”

“你们内阁打算如何票拟此事?”

朱厚熜这时问起杨一清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