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承明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后宫复安,开始出现开海声音!

嘉靖五年,三月二十七日。

这天临近晌午时分,大地皆染金色。

虚惊一场的后宫诸人,也总算是恢复了昔日的安宁。

两宫太后就依旧如往日一般,常来坤宁宫看皇长子和皇长女,也会带着两孩子一起去御花园逛。

在朱厚熜也来看两孩子时,两宫太后就正含笑看着,皇长子与皇长女在御花园里追逐着春光里幻化出来的翩跹蝴蝶。

而两孩子正追逐的起劲,让跟着各自后面也跑着的宫人脸上又紧张又欢喜,而不停喊着:“慢点儿!”

朱厚熜见此也忍俊不禁,并不由得背起手来,没有让人去打扰,只站在假山后,问着皇后关于让太医诊断皇长子有没有因为失踪一事而受惊吓的事:“陈御医怎么说?”

朱厚熜口中的陈御医乃是陈宠。

自从陈宠在上次周太医被害事件中,表现出很好的医德与医术,也让皇长女在发烧后顺利退热,且接下来更是因其调理而没怎么发烧后,朱厚熜就让他做了太医院院使,进通政司右通政,为御医。

因为陈宠祖上就是小儿医世传之家,而擅长儿科,所以,即便他是御医,但主要职责还是给皇嗣皇女们看病。

姚皇后回道:“陈御医说没有大碍,只是这段时间老要找曾夫人。”

“过段时间应该就会好许多。”

朱厚熜说了一句,就又问道:“周太医的女儿周医术现在如何?”

朱厚熜为了提高后宫医疗水准,在周太医还在世时,就让其从王府收养的孤女中,选一聪明者为养女,且也授其医术,以备将来为内廷诸女眷问诊,后来朱厚熜入京即位,便也让其选入宫中,以尚宫局女史身份从医。

周太医便将该女取名为周白术。

不过,周白术虽然很早就开始学医,但目前还只是给宫女看病,并不直接给后宫诸贵人看病,且直接受皇后节制听用。

朱厚熜现在开始问起周白术,姚皇后也就笑着回答说:“已经精进了不少,宫中好多宫人都称赞她医术不错,敬称她为周姐姐呢,给兴明书院收养的孤儿进行义诊时,她开的方子也得到了陈御医的肯定,陈御医甚至认为她对时疫的医治之法比他都要好一些。”

“是吗?”

朱厚熜笑了笑问道。

姚皇后笑着回道:“想来与她问诊的人多有关,从宫女到兴明书院的孤儿,眼下犯了时疫都是找她,她自然对时疫的诊治更有把握些。”

朱厚熜听后忽然意识到,自己要想提高大明医学水平,还是应该让太医们多实践为妥。

据朱厚熜所知,大明的大夫在被选为太医之前,会被外派去给军民问诊,然后根据各自治疗的成绩进行考核,以确定是否有资格进入太医院。

但这些大夫在进入太医院成为太医后,就会因为只给贵人问诊,而缺少通过广泛问诊以精进医疗水平的实践机会。

而名医很多时候,是需要大量临床病例去喂,才能喂成神医的,毕竟无论医死医活都是经验。

朱厚熜觉得自己有必要改革一下这种太医制度。

让太医院的太医也能继续给广大民众问诊,乃至靠大量临床问诊经验,让这些太医的医疗水平可以持续进步,乃至试出新的医疗方法来。

毕竟让太医的水平时刻进步,也更利于他自己抵抗疾病和延续寿命。

话说。

朱厚熜自周太医被害后,就加快了太医院的改革步伐。

他已经下旨将抄没入官的京师衍圣公宅邸改造太医官署,而以保护为名,将太医们与家人全部集中到了衍圣公宅邸居住。

衍圣公宅位于紧挨皇城的小时雍坊。

太医们在这里居住,既能更快入宫问诊,也更方便被锦衣卫盯着。

但现在朱厚熜一想到还是应该让太医有机会接诊外面的病人,也就有了以太医的名义设公立医馆的想法。

不过,朱厚熜目前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具体怎么做,他还得再想想,再和御书房大臣们以及御医们商议商议。

因下午要到左顺门朝会百官。

朱厚熜也就先放下了这事,而在用过午膳后,就选择了步行来左顺门。

虽然朱厚熜也没有像朱元璋一样,早朝也天天上,但朱厚熜基本上午朝没有推掉过。

他这样做也是让外朝除御书房大臣之外的朝臣,有一个可以见到他的机会,而避免内外相隔。

朝臣们也对于皇帝会勤于午朝的行为而感到非常高兴。

对他们而言,这已比好几任皇帝勤勉了。

眼下午朝,最被君臣关注讨论的事自然仍然是海禁的事。

尤其是如今谢家被灭门、皇长子差点失踪、好几个沿海大户背景的官员与吏部左侍郎贾咏等下狱的事,更是让满朝大臣都清醒的认识到,朝廷严加禁海这事已经让朝廷与沿海大户的斗争进入了白热化。

对于大学士林俊而言,他也通过这些事情,知道沿海大户已经因为朝廷严加禁海,而不惜掀桌子也不愿意放弃海利,所以才灭了谢家的门,乃至开始拿皇嗣做文章。

当然。

林俊也知道,沿海许多大户也根本无法让利,毕竟他们很多都是靠走私维系富足的生活。

特别是闽浙一带。

因为林俊自己就是闽地大户。

所以,他很清楚严加禁海,只会让沿海许多大户无法生存。

但林俊自然也明白,天子也没有打算妥协,而不让官府严加禁海,反而也跟着掀桌子,制造出忤逆不孝的事端来强制将熊一渶等下狱。

如此一来。

林俊也就明白,自己这些的沿海大户不能再指望皇帝妥协,而让国朝既禁海又不严加禁海,只能为了大局和乡里的安定,主张开海。

要不然,自己这些沿海大户只会死的更惨,天子也会被逼得作出更极端的事来。

君臣之间就会彻底互相仇视起来。

届时,天下难免人人不安。

更关键的是,他林家这种同谢家一样承上启下的沿海顶层乡宦,也可能会落得谢家一样的下场,要么因为把压力向下转移而被底下的沿海大户与海寇灭门,要么因为不敢得罪底下的沿海大户与海寇,对抗朝廷,然后被天子灭门。

总之。

林俊意识到,再不开海,别的人家不说,他林家是很可能里外不是人,进而落得个家破人亡的。

所以,林俊在朝会时,主动提出道:“陛下,大学士第被灭门,皇嗣被威胁,皆是禁海太严之过!闽浙多山少田,而民多赖海贸为生,故严加禁海只会导致更多的动乱出现,故老臣认为,当开海以顺人心,而救黎庶,成长治久安之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