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承明 > 第二百七十章 南直势大,杀无赦!

嘉靖承明 第二百七十章 南直势大,杀无赦!

作者:枫渡清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

御书房。

朱厚熜听见费宏说徐阶昨晚见他后,倒是没有多感到意外。

毕竟他一直相信这种后世留名的人物不可能安于现状,一定会作出让人想不到的举动。

“那他都给你说了些什么?”

“他说真正害死周太医的另有其人。”

费宏回道。

朱厚熜点首:“这个朕知道。”

接着。

朱厚熜看向他:“那他知道这些人是谁吗?”

“回陛下!”

“他也不知道,他只是代礼部尚书吴一鹏与一些清流们接触,比如和翰林院的姚涞、黄绾这些人诗词唱和,在各学派之间交流看法,不管是理学中人还是王学中人,他都有接触。”

费宏回道。

朱厚熜道:“那他为何知道他们要指使人在淮安举事,还要准备在淮安举事后就顺手毁了朕让张孚敬在那里造的新战船?”

“他是通过礼部尚书吴一鹏知道的。”

“因为,他们通过姚涞说出了,吴一鹏曾经暗中协助原大学士靳贵之子靳懋仁,与原内官监太监吴勋一起,运作顺妃娘娘入宫中选的事,所以,逼得吴一鹏不得不配合他们来做这事。”

费宏回道。

朱厚熜听后点了点头。

他这才知道,原来吴侬软语的薛顺妃是这些南直士族暗中运作进来的。

但朱厚熜不得不承认,薛顺妃是真香真白真美。

他没少在其身上折腾。

所以,朱厚熜就又问着费宏:“那个靳家是不是还和王鏊联姻了?”

“是的!”

“王阁老不止和靳家联姻,还和老寿宁侯家联了姻。”

费宏对朱厚熜和盘托出说道。

朱厚熜道:“这个朕知道!”

“所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费宏问道。

朱厚熜抬头看向了费宏:“元辅觉得呢?”

“以臣愚见,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做。”

“南直一党固然势力依旧庞大,在宫中不但有昭圣皇太后这样的老人,还有了顺妃娘娘这样的新人,但越是这样越是不能轻动,先利用他们把开海的事实现了再说!”

费宏回道。

朱厚熜颔首:“吴一鹏这事,朕可以先隐而不法,推行新政,是要团结大多数,打击小部分顽固者。”

“陛下圣明!”

费宏忙拱手称赞。

朱厚熜摆手:“先别说这些,朕现在只想知道他们是谁!”

“他们敢害朕的太医不说,还敢指使贼子在淮安造反!乃至一个两浙盐运使,堂堂四品官,说让人家死就让人家死!”

“真是好大的气魄!”

朱厚熜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且道:“朕是天子,还是他们是天子?”

“陛下息怒!”

费宏拱手回了一句,就道:“现在关键是保住淮安,不让他们杀了漕运总督吴廷举!”

朱厚熜颔首。

接着,朱厚熜就问着费宏:“那你说,漕运总兵杨宏、漕运参将张奎造反吗?”

“他们自是不敢,但他们肯定也不会满意更改漕运,所以会坐视底下运军中的卫所军官们闹事!”

“无论如何,这次改漕运,受损最大的就是他们这些总兵参将和运河沿岸各卫所军官,因为他们不能再靠着官运肆意盘剥军户了。”

“何况,大同之变,也的确让他们看到了兵变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费宏回道。

朱厚熜呵呵冷笑:“那能一样吗,大同兵变是官逼兵反,兵不得不反,他们是什么?”

“陛下说的是,但在他们看来,他们应该比军户更高贵!”

费宏回道。

朱厚熜听后点首:“只怕,卫所军官们也会觉得民户应该比军户更高贵。”

军户地位下降,成为大明最惨的群体,跟大明自永乐后整体走向趋于文贵武贱有关。

因为……

首先,兵权就移交到了文官负责的兵部手里。

接着,武臣的任免升降权也移交到了兵部手里。

所以……

渐渐的,就造成武人地位要低于文人,进而军户的地位也要低于民户,也就要承担最大的牺牲。

比如,眼下漕运运粮的事由民运改为了军运,这固然减轻了民户的负担,但代价却是增加了军户的负担。

朱厚熜要更改这个局面,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毕竟即便是军户中世袭的卫所军官们,也乐意让军户地位更低,这样更利于他们的盘剥。

所以,朱厚熜才会这么说,并在想了想后对费宏问道:“武定侯率兵到清江浦造船厂了吗?”

费宏颔首:“腊月底到的,其麾下护卫船厂的天子亲军已休整一个月!”

“那就给郭勋去道密旨,让他先以提督河道诸兵马的身份带兵去淮安,协助漕运总督吴廷举镇压可能发生的叛乱!”

“另外,再加一道圣旨给这吴廷举!让他这个漕运总督转为河道总督兼兵部右侍郎、巡抚凤阳,可以就地与武定侯郭勋一起处置所有谋逆的官绅士民,包括各卫世袭的指挥使!”

“再有,内阁明确下谕旨,漕运由官运改为商运,南直推行一条鞭,朝廷以银元购粮,逐步推行税收折色!”

朱厚熜想了想吩咐道。

费宏拱手称是。

次日。

内阁就正式以不能无视民意军意为由,明确颁布改漕运为商运的谕旨。

朝野间因为观风整俗使严嵩不停组织士民请愿此事,所以对这道旨意的出现也都不感到陌生,也因为连王鏊都被迫公开表示会支持此改制,所以也没有官员上疏谏阻此事。

只是,在看似平静的朝野下,却早已因此暗流涌动,乃至起的激变更是不少。

比如……

先是吴廷举因为收到关于举报首辅费宏收受户部昔日仓场尚书邓璋贿赂,而对户部尚书孙交参奏漕粮把总漂没漕粮千石以上者并总兵杨宏稽迟粮运而请朝廷罚治一事予以只切责不治罪而宽宥之的罪证,而不得不主动上报朝廷,弹劾首辅费宏。

为此言官们纷纷上疏,请追查此事。

费宏也因此自劾乞休。

朱厚熜以宽宥杨宏乃朕亲谕,首辅受贿乃子虚乌有为由,予以挽留。

再然后,就有给事中郑一鹏劾吴廷举老疾力衰请罢其职。

紧接着,山东巡抚王寿尧报有流贼滋扰河道,杀平山卫官军二百余人,夺马百余匹,流窜至阳谷、东阿一带;

而南直巡按御史也报海州卫出现海贼寇掠,杀军民三百余人,流窜至沭阳、安东。

而在一个多月后的淮安城内,运河沿岸各卫不少指挥使、指挥使同知或佥事等官更是带着不少千户、百户等卫所军官,不约而同地来了总督衙门,且悍然带着家丁包围了总督衙门,要求漕运总督吴廷举和漕运总兵杨宏上疏法祖宗制度、恢复官运、以绝贼乱。

漕运总督吴廷举、漕运总兵杨宏、漕运参将张奎等漕运系统的官僚就因此不得不见了这些指挥使、指挥佥事。

作为总督的吴廷举先沉声问着这些人:“你们为何要阻挠改制?”

“因为这样改漕运,会让更多军户作贼。”

淮安卫指挥使鲁诚说道。

吴廷举道:“胡说!改漕运会商运,军户不用再运粮,也就不用因为运粮而举债,负担大减,为何会更愿意从贼?”

“因为军户闲了下来就会作匪作贼!请都堂明鉴!”

海州卫指挥佥事马樾跟着奏道。

军籍出身的吴廷举对他们的心思其实很明白,也就呵呵冷笑道:“别以为本堂不知道你们是什么心思,无非是改漕运后,你们不能再利用官运克削军户,在这里大放厥词说军户不能闲,一闲就会成为匪寇!”

这些卫所军官听吴廷举这么说皆横眉怒目。

而吴廷举这里则继续说道:“就算你们说是真的,但朝廷改官运为漕运是已定的国策,所以即便因此更多军户做了贼,哪怕军户因此做了贼,那也得改!”

“都堂要乱我大明江山,我们不能依从!”

鲁诚这时言道。

吴廷举道:“我没有乱大明江山,是你们在乱大明江山,没有本堂宪命,谁让你们擅离职守,兵围我总督衙门的?”

吴廷举说着就喝道:“你们这是谋逆,是造反!”

“杨总戎,张参戎,本堂命你们率你们的兵立即逮拿这些人问罪,若有反抗者,杀无赦!”

接着。

吴廷举就向漕运总兵杨宏、漕运参将张奎吩咐起来。

杨宏这时却对吴廷举拱手道:“都堂,请恕在下不能从命!”

张奎也跟着道:“我也不能从命!”

“为何?”

吴廷举转头看向了二人。

而鲁诚和马樾等卫所军官则冷笑了起来。

“因为都堂这是乱命!”

“他们没有造反,他们只是忧乱心切!”

张奎这时先回道。

杨宏则稍微和缓一些,道:“请都堂三思,以免大同之事再现于我总督衙门!”

“你这话什么意思?”

吴廷举越发觉得奇怪。

杨宏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都堂明白,我的兵不一定真能镇压的了他们?”

“你不是怕镇压不了,是不想镇压,不想损自己的兵马在这上面。”

吴廷举冷声问道。

杨宏拱手道:“都堂要这么想,卑职也没有办法!”

吴廷举听后深呼吸了一口气,压住了怒火,问着杨宏:“那依你的意思?”

“从他们之意,向朝廷陈奏,改漕运的阻力很大,以达到安抚他们的目的,避免再出现大同之变那样的事来!”

杨宏回道。

杨宏这么说后,鲁诚和马樾等卫所军官胸膛挺得更直,看向吴廷举的神色更是不屑。

“圣旨来了!”

而这时,漕运衙门的守门小校跑了进来,大声喊着有圣旨到来的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