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七百四十六章 如果明皇是暴君,那说明上帝喜欢暴君

但大明因为占据的地盘大,尤其是在占领波兰立陶宛联邦后,因要派兵驻守各处城堡,维持地方治安,所以,能机动作战的也就只剩下三十来万主力。

因而,大明与欧洲联盟军相比,在兵力上优势并不怎么明显。

朱由校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对负责西进的周遇吉等谕示是,尽量以消灭欧洲生力军为目的,除非有必要,不然的话,不必去攻坚西方大城。

西方大城现在多是棱堡结构,强行攻克的话,即便明军有利炮和硝化炸药,也会耗费不少兵力与炮灰。

所以,周遇吉在歼灭了欧洲二十多万生力军后,就准备继续利用自己明军这边强大的组织度,与欧洲联盟军玩起运动战来。

“我们的优势是,各地已经发生暴动的农奴支持我们,我们派去的官员已经能引导他们给我们的军队提供补给、掩护以及情报、运输支持,另外,我们还掌握有武器的优势。”

华沙城。

已将西进大本营迁到此处的西征明军的主要将领们此时正在这里商讨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而在会议上,五皇子朱慈灼这时正在分析总结自己明军这边的优势,并因此建议道:“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这种优势,不用携带重型武器,如蒸汽战车、驮载榴弹炮这些,这些重型武器只能在公路上行进,这就需要我们大军需要在出发前,要组织人建造公路,另外对补给要求高,还不如舍弃不用,每人继续只带一杆枪、一些米面之类的干粮,还有方便携带的轰天雷和炸药包什么的,最多配一匹马,这样就能轻装急进,在归顺我大明统治的乡野间穿插,由当地农奴带路,没准比欧洲自己的军队还清楚地势,伤员救治、粮草弹药补给这些都可以交给各地的农奴,让他们设立补给站、成立运输队,随时给我们支援,这样我主力就只负责打仗,哪怕是连续作战,只怕都没问题。”

“舍弃重武器,轻车简从,倒是个办法!”

周遇吉因此不由得问着新任的西征军总训导张煌言:“地方官吏们能不能做到像五殿下所说的,发动起归顺大明的农奴,给我主力提供这样的支持?”

张煌言想了想后,站起来道:“回和国公,没问题,包在下官身上就是!”

“那好,大军这次出华沙后,就按照五殿下的做,把所有重型火器,留在后方!另外,多带些银币,到时候就地征用粮食时,好直接用钱买。”

周遇吉这时候吩咐道。

“等等,不如写借据,带银币太麻烦!只要大将军府到时候认这些借据就行,钱粮反正是由下官来管,下官自然是要认的。”

张煌言回道。

周遇吉点头:“行!”

……

“这些东方人接下来肯定会发动的大规模进攻!但他们跟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不一样,他们对攻克城堡没有兴趣,只对我们的乡村和农奴们感兴趣,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城堡再怎么坚固都无法再发挥出阻挡他大军的作用!”

欧洲联盟军统帅利奥波德六世在与明军交战数次后,也不得不召集联盟军的主要贵族,一起仔细商量起来该怎么对付明军接下来的扩张。

“没错,要不怎么说这些东方人卑鄙呢,他们竟想着用收买这些农奴的方式来实行他们的扩张目的,甚至还在利用田地收买这些农奴后,汉化他们,打着帝赋人权的名义,让他们相信人生来就要反抗压迫!他们把这些农奴全部调唆成了刁民!”

这时候,萨克森选帝侯扬乔治跟着应和说道。

“正是如此,这些明军靠着这些农奴支持,可以肆无忌惮地深入我欧洲腹地机动作战,而不用担心补给线被切断,可以说,这些背叛我欧洲的农奴,成了他们可以长驱直入我欧罗巴腹地的根基!”

哈布斯堡王朝的亲王欧根也跟着附和后就建议道:“所以,我们要想战胜明军,就必须毁掉他们的根基!我们要想在这漫长的战线上挡住明军,是很难做到的,谁也不知道,明军接下来,会突然出现在哪里,与其如此,不如先联合剿灭腹地暴乱的农奴们,给他们以最严酷的惩戒,烧光这些农奴的粮食,杀光这些农奴,这样,明军再来我欧罗巴腹地就将没有任何根基,甚至会因为补给不足,自动退去!”

“这是个好主意!早该该好教训这些背叛我欧罗巴文明的农奴们了!”

扬乔治则跟着表示赞同,然后看向了利奥波德六世以及其他欧罗巴贵族。

这些贵族皆表示赞同。

于是,这欧洲联盟军便开始攻打在欧洲各地发动暴乱的农奴们。

欧洲的军队虽然不是已进入线膛枪时代的明军的对手,但镇压暴动的本国平民和农奴们还是很容易的。

毕竟这个时候的欧洲军队才刚刚经历三十年战争没多久,战斗素养还是不错的,正面作战也自然比刚刚才拿起武器的普通农奴正规。

所以,当这些欧洲军队集中精力对付这些农奴们时,倒是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果。

在布达佩斯附近发动暴乱、夺占贵族庄园的农奴们,此时就遭到了欧洲联盟军的血腥镇压。

大量农奴被直接活埋,甚至是被活活烧死。

组织这些农奴发动暴乱的人,也被这些欧洲各国的贵族们绑在了十字架上,而准备被烧死。

不过,在这时候,一名来自大明的组织者同时是这里的临时知县叫岑卫明的人在被希拉克伯爵审问时,就主动先质问道:

“你们这些自私愚昧的蛮夷!就没想过烧死我们这些皇明国民的后果吗?!要知道,我大明皇帝陛下早已明诏天下,凡杀我皇明国民者,其国不存,其贵族皆凌迟处死!你们要是敢对我们半点不敬,就得做好将来被我大明皇帝陛下凌迟处死的准备!”

说着,岑文明就无所畏惧地笑了起来:“这位伯爵,你应该清楚,你们能阻止我大明帝国西进的可能性很小!就算,我大明不能尽并你欧洲之地,难道你以为惹怒了我大明皇帝,就能逃得脱他的报复吗,现在西班牙王国的下场就是例子,还有英吉利王国也是例子,他们的国王查理二世被腰斩的事,想必,你们应该听说了。”

希尔克听后不由得后背有些发凉,他还真的担心明国将来会报复,也不敢怀疑明国皇帝不会因为几个明国人被杀而不敢报复,毕竟西班牙王国和英吉利的下场都摆着呢,如今英吉利和法兰西、西班牙这三国甚至都因为惧怕明国再报复,而不敢加入联盟军。

所以,希尔克只得吩咐道:“把所有东方人都先放下来,暂时关押起来,但要提供充足的食物!”

接着,希尔克就来到联盟军驻于布达佩斯的总司令部,且转述了岑文明的话,且提议道:

“诸位!我们是不可能消灭东方的明帝国,我们只是希望他放弃扩张的野心,所以我们不应该彻底得罪他,既然如此,我提议,我们应该在镇压农奴暴动时,把本国的农奴和平民与东方人区别对待,以免将来,明国以此为由,不愿意停止扩张的步伐,且继续和我们为难。”

希尔克之所以还提到平民,是因为许多不是农奴的平民,也因为阶级矛盾,而也有不少人加入到了暴乱之中,甚至不乏出身较好的平民。

“这个提议,我赞成,这些东方人虽然策反了我们的农奴,但也不应由我们来惩罚,我们应该对其予以礼待,而避免更大的纷争,减少我们在上帝面前的罪过。”

利奥波德六世说道。

扬乔治也跟着说道:“那就下道命令,今后的军事行动,不要处死被活捉的东方人,活捉后当予以治疗与解释,然后送他们去他们自己统治的区域尼德兰!”

大多数欧洲贵族都对此表示同意。

作为有产者的他们在处理外来的明国人时,因为顾虑自己的利益得失,而表现出了一定的懦弱性。

而这反而使得大明因此避免损失一批派遣到这些地方来的基层骨干。

不过,对于本国那些发动暴乱的农奴和平民们,他们就没那么客气了。

扬乔治这时候就提议道:“但是对于本国那些非法占据主人合法财产,甚至非法审判自己主人的农奴们,必须予以严厉的惩处!当烧死其全族!”

“没错!要让所有的贱民知道,背叛的下场!擅夺贵族权力的后果!”

希尔克也附和了起来。

于是,没多久,岑卫明这些因来欧洲腹地组织农奴暴动而被活捉的明国人则被奥地利伯爵希尔克给请到了庄园内,虽说暂时软禁了起来,但却给予了足够的优待。

甚至希尔克还主动招待他们,向他们表达对大明皇帝朱由校的敬意。

而对于背叛自己的农奴们,他则表现出非常残忍的一面。

男的被他下令直接烧死。

女的则被他下令让自己的雇佣兵轮番蹂躏。

十分凄惨。

“他们不是人,他们是畜生!圣皇陛下不是说不允许存在压迫吗,所有的产业都应该属于生产他的主人吗,可他们不承认!”

“他们用枪和炮又夺走了我们的田地,还说是代表上帝惩罚我们!抽我们的筋,割我们的肉,还要烧我们,甚至迫害我们的家人!”

“为什么上帝没有圣皇陛下仁慈,我们请求圣皇陛下的王师去给我们报仇,报仇!”

从欧洲贵族雇佣兵刀下逃脱出来的农奴维多恩来到朱慈灼面前,声泪俱下地痛诉起了欧洲贵族军队的罪恶。

朱由校为尽快统一全球,繁荣全球商品市场,让更多底层平民成为主要消费体,的确利用了西方因为资本主义出现后所萌芽的新思想,即让这些普通农奴相信他们是有自己的权利的思想,只是这个权利由历史上的“天赋人权”变成了“帝赋人权”。

但道理上也没错,这些人的权利的确是朱由校这个地球上权势最大的人赋予给他们。

比所谓的天赋更说的通。

另外,朱由校也的确通过给欧洲的农民分土地,给其授予地权的方式,来践行了帝赋人权。

维多恩这样的农奴也就真的相信了大明是来拯救他们他的,是来给予他们权利的。

毕竟这个时代,思想启蒙才没多久的欧洲民众对教会的那一套束缚早就不满。

如今朱由校这一套利益收买和权利授予的理论,对想更自由的生活,渴望拥有自己合法财产和合法权利的欧洲民众而言,简直是及时雨。

朱慈灼听后也表现出了极大愤慨,吩咐道:“传令!在布达佩斯作恶的那些欧洲贵族到时候一个都不要放过!各部派出哨探严密侦查这些禽兽畜生的动静!”

欧洲贵族要想平息农奴们的暴乱,而不通过血腥镇压的方式的话,就只能主动把田地分出来,主动让权给农奴们。

但这让欧洲贵族们如何做得到。

毕竟舍弃自己的利益真的很难。

即便有少数贵族愿意这样做,但大多数贵族不会这样做,而因此,少数愿意这样的贵族还会被视为反叛。

所以,欧洲贵族们只能用血腥镇压的方式平定农奴暴乱。

但暴力很多时候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是最愚蠢的方式,尤其是对于本来就一无所有的农奴们而言,死亡对他们产生不了多大的威胁。

正因为此,欧洲贵族的联盟军这样做,反而进一步逼得农奴们要跟着明军一起灭掉他们的君主。

而大明不一样。

大明就像是维度更高的文明一样,他吞并欧洲,需要的不是土地,而是人,而且不是那种没有收入的农奴,而是可以生产也可以消费的自由民。

这也就决定了欧洲的联盟军在明军面前毫无胜算的可能性。

在聚集布达佩斯的两万欧洲联盟军主力还没来得及离开布达佩斯,按照联盟总司令部的命令去其他地方剿灭暴动的农奴时,明军就有十万主力突然出现在了布达佩斯近郊,且包围了这两万欧洲联盟军。

与此同时,还有六万多的明军主力已经分别去维也纳、的里雅斯特、贝尔格莱德这些地方阻击可能来的援军。

本来明军战斗力就远强于欧洲联盟军,何况,现在攻打布达佩斯的明军兵力与布达佩斯的欧洲联盟军的兵力比是五比一。

所以结局自然毫无悬念。

虽然这个时代的欧洲经常发生各种围城战,而设计出了各种很厉害的防御棱堡。

但在明军的持续进攻下,且被他们激怒的农奴中的敢死队在亲自扛着炸药炸城墙的情况下,布达佩斯最终还是被明军攻陷。

在十万明军主力突然出现在布达佩斯之前,利奥波德六世等欧洲联盟军主要人物已离开这里,去了维也纳,准备部署对维也纳附近的暴动农奴的镇压计划,从而铲除明军在这些地方的统治根基。

因而,在十万明军主力到达布达佩斯时,布达佩斯的指挥官是伯爵希尔克。

伯爵希尔克也是在明军都开始对外城发动攻击时,才得知明军来了自己的布达佩斯。

因为明军没有走大路,而是在当地的农奴和平民的帮助下,抄的小道。

希尔克这个本地贵族对自己地盘的了解并不如自己的农奴,他也只熟悉附近的几条大道。

甚至,因为他在平民和农奴中没有足够的眼线,对明军早就出现在他四周的情况而不知,乃至对他附近有多少明军都不知道,也不知道明军的位置,他眼里的明军就像是有隐身术一样,随时销声匿迹又随时出现。

不过,明军倒是对他的情况了解的清清楚楚。

他的兵力,他最近的大股援军离他多近,以及他的城墙上有多少门大炮以及粮食够吃几天等等,都被明军熟知。

其他地方的欧洲联盟军也一样,他们在得知布达佩斯被围后,也只能急忙走大路来援军,却对他们必经的地方就埋伏着大量明军而不知情。

所以这也就使得这些欧洲联盟军在来援的途中,在被明军阻击的同时,还被在攻陷布达佩斯后且突然赶来的明军合围住,然后被全歼。

萨克森选帝侯扬乔治就因为在援救布达佩斯的途中被明军合围而兵败身死。

希尔克也在布达佩斯被攻陷后而被活捉,然后被当地农奴给活活烧死。

欧洲的联盟军因为要带着各类巨炮和辎重,且需要排队进军,也就只能走大路,情报来源又单一,只能依靠自己的哨骑和上层贵族,在基层毫无情报来源和支持。

所以,他们和明军作战只能在各处城堡之间的大道上来回奔波作战,作战路径只有点和线。

但明军却可以在攻打布达佩斯的同时,又能派出兵去阻击其他援军,然后还能连续作战,即在攻陷布达佩斯后,又能立即赶去打援。

明军的作战路径仿佛不只是点线,而是可以在一个面上自由穿梭,可以大迂回出现在这里,也可以大迂回出现在那里,没有规则,如此也就显得明军在作战上的维度都要比欧洲的联盟军要高一级。

所以,欧洲联盟军完全不是对手,最后的二十多万主力也被明军用各种方式先后剿灭得只剩下五六万人。

而这点人数,就只能固守各处重要的城堡,许多中小城堡都只能放弃。

仗打到这份上,利奥波德六世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和明军的差距不是简简单单的武器悬殊一句话就可以说得通的,他不得不承认道:

“这些来自东方的幽灵!他们比奥斯曼要可怕十倍,不,是要可怕一百倍,一千倍!”

“我已经通过审讯一些农奴知道,这个东方的皇帝不像我们一样统治,他在军队和内政上都派有道德与能力皆足够可靠的人为官员,他没有任由这些地方的人自治,他一直都在利用自己培养的这些治军治民且极善蛊惑之术的人引导着治下的民众,成为他的信徒,他也因此得以可以在很多时间内集中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十分可怕!”

利奥波德六世说到这里就看向了其他欧洲贵族,道:“我不知道这个叫朱由校的明国皇帝为何能天才般的想到这个!他在发动一场全球性的变革,而这些东方人中的杰出者,愿意被他这样驱使,应该是跟他们也需要革掉我们这些,好让整个世界变成他们的世界有关系。”

“听逃亡到我们欧罗巴,而被他朱由校迫害过的明国官员说,这个叫朱由校的帝王是一位暴君!一位非常残忍的暴君!”

欧根亲王这时候回道。

利奥波德六世笑了起来:“如果他真是暴君的话,那说明,上帝喜欢暴君!”

……

“看来上帝喜欢暴君!”

“不然,这个,五十多年前,其官方还未大规模决定开海,甚至隆万时期以前还严禁出海,其国家从上至下的庄园主也只想把他们的子民关在自己的庄园内的东方帝国,不会这么突然的由其朝廷为主导,主动扩大开海规模,还主动去外面扩张,移民于海外!”

“我看了他们的史料,如果不是如今这位明国皇帝用不惧一切的胆魄和狠厉,杀得保守固执且自私的权贵官僚血流成河,而逼得他们放弃奴役本国百姓,被迫接受与本国平民平起平坐,并进而以合作的方式去开拓海外利益的话;

也许,这个帝国的权贵官僚,也就是他们所说的士大夫,现在还只愿过着靠压迫本国百姓和公器私用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富贵生活,并想尽一切办法地用一种叫礼法的东西,继续维持着这种秩序,而拒绝改变!

甚至,会极力让本国的平民只能通过他们的规则来获得,和他们平起平坐的机会,而这个规则就是他们之前实行的科举,看上去所考内容没用却很有用的科举制度;

一句话!在这个暴君出现之前,这里的平民要想和他们平起平坐,只能加入他们,成为和这些士大夫一样的人。”

被明军从剑桥大学抓来大明的哲学家亨利在接触了大明的文史后,向牛顿等人表达了自己最新研究出来的成果。

而负责管理这些人的王夫之则听了进去,且朝亨利走了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