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七十二章 皇帝与大司马 经略与巡抚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七十二章 皇帝与大司马 经略与巡抚

作者:枫渡清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6:23:34 来源:小说旗

熊廷弼收到兵部尚书张鹤鸣的来信后,当即将张鹤鸣的信件往桌上一摔,道:“狡兔尚且有三窟,东虏又非是坐以待毙者,哪能迅速剿灭之?大司马只知道省钱粮,还以天下民利来要挟本官,真正是让人烦闷至极!这经略老子不当了,有本事,他来做这经略,他来解决东虏,本官倒要看看他怎么从速解决!”

熊廷弼吹胡子瞪眼地说后就气呼呼地站起身来,一把推开了轩窗,任由冷风吹面。

辽东巡按御史张铨见此忙把张鹤鸣的信件拾掇了起来,说道:“部堂何必如此大动肝火!大司马也是出于一片公心,辽事若不从速解决,必将靡费军饷,朝廷如今光是养宗藩便开支甚巨,还有其他边镇也得加强兵备,因而朝廷也有自己的难处。”

“哎!”

熊廷弼叹了一口气,道:“可这明白人都知道,这辽东之事能从速解决的了吗!就算你捣其巢穴,人家早已撤走,等你回师后,又对你各个击破怎么办?到时候,非但不解决辽东之事,只会导致局面恶化,甚至会使我大明尽失关外之地!”

这时候,兵备道薛国用说道:“部堂!下官斗胆直言,为天下生民计,若真失关外之地,也无大碍!与其如今坐守于此,还不如毕其功于一役,若能解决辽事便罢,若不能解决,也不过一死耳!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靡费钱粮,若陛下因此不得不加征天下钱粮,到时候必会天下危矣,社稷倾覆也!何况,如今陛下动辄抄家,对我士绅大有索财之举,我们不能不提前有所预防。”

熊廷弼这时候转身,眸光狠厉地瞅向薛国用:“短视!你以为放弃关外之地,关内士民就能关起门来过太平日子?欲壑难填,懂不懂?一旦辽地尽为他东虏所有,他东虏必效蒙古当年入关劫掠,到时候我大明还是得花费更多军饷护边!”

薛国用听熊廷弼如此说,只得拱手道:“下官愚钝!部堂说的是!”

熊廷弼哼了一声,没再说话,只坐到案前,开始给兵部尚书张鹤鸣写信,阐述自己认为先守而后战的观点。

接下来的日子里,熊廷弼依旧因为张鹤鸣的这封信而闷闷不乐。

因为熊廷弼知道他现在的做法是违拗整个文官集团的意思。

而且,熊廷弼也担心这里面也有皇帝的意思。

毕竟熊廷弼也清楚朝廷的国库不会允许他与建奴耗下去。

即便皇帝陛下自己也不得不考虑钱粮问题。

过了一段时间后,当秦良玉等援辽客军到了辽东,且将朱由校的手谕交给了熊廷弼让其看了后,熊廷弼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还是陛下对时局洞若观火,臣此生得此君王,无憾也!”

熊廷弼因此说了起来。

但熊廷弼也不知道皇帝陛下到底是为何这么支持自己。

不过,因为朱由校这次让秦良玉等援辽不但给了熊廷弼手谕,还拨了三十万两内帑给熊廷弼,让其用于补熊廷弼之前所奏的辽饷之欠,以避免士兵哗变现象出现。

所以,熊廷弼即便不知道皇帝陛下为何这么支持他,但他也因此清楚皇帝陛下肯定也知道自己的策略最需要的就是钱粮。

因而,熊廷弼也就认为皇帝陛下应该是有筹集钱粮的办法。

在熊廷弼看来,他自己现在唯有认真替皇帝陛下解决好辽东东虏之事才算不负皇帝陛下的信任。

也因此,熊廷弼立即向朱由校写了奏本,言明自己会遵谕行事。

不过,也因为熊廷弼要遵谕行事,消弭客军与当地辽兵矛盾,同时避免出现经抚不和的情况,所以,他也就决定亲自宴请秦良玉和陈策等援辽客军将领,且也下令将沈阳文武官员且请到,并也让人策马去辽阳请袁应泰。

辽东都司的首府其实是辽阳。

但因为去年努尔哈赤攻沈阳,而熊廷弼亲自率兵驰援沈阳,所以,他也就在沈阳暂驻了下来。

而袁应泰作为辽东巡抚则一直驻在辽阳。

兵备道薛国用则因此征得熊廷弼同意去辽阳请辽东巡抚袁应泰。

不过,薛国用到了辽阳后,就将皇帝朱由校支持熊廷弼在辽阳和沈阳先守再战的消息告知了袁应泰,且道:“抚臣!天子一味支持经略之策,这样下去,只会令天下财政日趋紧张,以下官看,不能放任天子如此任性啊!”

袁应泰则也因此颔首道:“经略畏敌甚惧,实在是令人费解!天子远在京师,又怎知辽东情形,袁某身为抚臣,不能不问!老夫这就上疏,向天子直陈实情。”

于是,袁应泰当即就回了自己的书房,拿起了笔,开始向朱由校写奏疏以表达自己的主张。

袁应泰上疏向朱由校说:“臣认为辽东当以攻为主,因为眼下辽东兵精粮足,而且城外逃难的蒙古人很多,可以编为兵马,这些蒙古人皆是东虏入侵才成为难民的,故而与东虏有仇,朝廷完全可以利用蒙古人对东虏的仇恨,主动联合蒙古人进攻东虏。

……

在熊廷弼收到朱由校的手谕后,兵部尚书张鹤鸣也在京师收到了熊廷弼的回信。

张鹤鸣看了熊廷弼的回信后当场拍了桌子:“好你个熊蛮子!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兵部尚书。”

明朝文官基本上都会用给自己下属官员写信的方式来命令自己下属官员。

因为从制度上来讲,明朝文官都可以向皇帝上疏,他们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自然也无权命令谁做什么事。

但现实中,很多事就需要有上下级关系存在,不然不便于事权统一。

比如万历初期,张居正实行改革就是通过私人信件的方式让各地督抚按照他的意志行事。

毕竟大明名义上是没有丞相制度的。

所以,张鹤鸣给熊廷弼写信,就相当于是在命令熊廷弼。

而熊廷弼偏偏驳回了他的命令,张鹤鸣自然就将熊廷弼骂了起来。

“这个熊蛮子还真是要做我天下士绅的叛逆不成,大司马,以晚生看,不如您直接给辽东巡抚袁应泰写信,让袁应泰出兵解决辽东之事!”

徐时霖这时候对张鹤鸣建议了起来。

张鹤鸣听后点头:“此言有理!现在辽地兵马这么多,陛下又增派了许多客军,正是一劳永逸的时候,这熊廷弼畏敌不前,那就干脆让袁应泰出兵!本堂这就写信,告诉袁应泰,他若立功,将来,本堂必荐举他荣升兵部堂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