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六百九十四章 权贵官僚感到怕,求陛下放过

“陛下要考百姓们?”

“而且考的是《大诰》和《皇明圣训》”

权贵官僚们听后都十分惊愕。

他们没想到皇帝陛下会这么做。

说实在的,对于许多大臣们而言,此刻看见外面有这么多百姓,他们已经感到惴惴不安,因而很想要这些百姓立刻消失才好,如今,这些百姓居然还要在这里待半月之久,这真的令他们当中许多人都难以接受。

何况,还要学习他们最不想让百姓学习的《大诰》和《皇明圣训》。

前者是太祖朱元璋告诉百姓们如何合理维权的,后者是百姓掌握如何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因此,尽管朱元璋曾要求每家百姓都得有一本大诰,且犯罪时,若家里能拿出《大诰》可以减罪,而朱由校也屡屡下诏,让官府做到百姓们人人都读《皇明圣训》,甚至上学者,必修此书,但天下官僚其实一直在敷衍此事,利用人类懒散的本性,听由百姓们忽视这两本书。

所以,真正知道这两本书的内容的百姓们还是很少。

愿意为他们解析这两本书内涵的士大夫也很少。

只有少数主动汲取知识且有自学能力的人才会了解帝王的深意。

但这毕竟是少数。

以致于民智还未得到彻底的开启。

而如今,皇帝却要趁着利用个人威望将许多百姓召进京时,而对他们加强灌输一次这样的思想,而加强启迪一次民智。

这令许多不愿意开启民智的大臣自然感到更加难受。

“陛下是真有手段!他这样做,还不如直接调大兵把之前要求变法的上万士子尽皆屠杀掉,那样还好点!还能激发天下士子的血气!”

陈伟崧就在几日后对同朝为官的好友张尔素如此说了起来。

“张某现在只真想知道,这些黔首何时能离开?!”

“天天看到外面如此密集如蝗虫之物,真的让人食无味,寝无眠,心不安!”

“不变法就不变法,让这些人待在这里,我真是度时如年!”

张尔素很苦恼地对陈伟崧说了起来。

“哈哈!好一个蝗虫之物,张公,你这个比喻形容的贴切,外面可不就是一群蝗虫在京嘛!过境之处,寸草不生,令人大感不适!”

陈伟崧说着道。

事实上,对于大量庶民百姓的出现,和他们都拥挤在京师城里,让人感到不舒服的现象,不是张尔素等个别官员的感受。

许多权贵官僚都有此感。

在他们看来,北京城似乎就应该只是他们的,而这些庶民的大量涌入,似乎霸占了他们的地盘,因而让他们感到难受。

当然,他们不仅仅是感到难受,也有些畏惧。

当百姓不多时,他们会有一种优越感。

但当此刻百姓太多时,他们的优越感就没有了,取代的就只有一种和自己不是一个阶层的人太多的恐慌感。

“臣请陛下下旨着百姓们回乡!”

“臣亦请陛下下旨着百姓们回乡,取消考试,《大诰》和《皇明圣训》完全可以让百姓们回家自己学呀!”

“是啊!百姓久聚京城,恐生事端啊!”

这一天,正好是一月一度的大朝会,许多大臣甚至是宗室勋贵都上前要求皇帝下旨让百姓们回乡。

朱由校听后说道:“着什么急,百姓们可有偷盗者?可有抢掠,或行其他不法事者?老大,你是顺天府尹,你且说说,有没有。”

“回父皇,这倒是没有。”

朱慈炜回道。

“既如此,何必赶着百姓回去,才过三日,你们就要朕强令百姓们回乡,这样是置百姓们自由于何地,何况,朕也难得有一次机会亲民!不能只让你们这些官员去亲民,而不让朕亲民吧。”

朱由校因此说了起来。

“陛下!这满京城百姓太多,实在是让人浑身难受啊,臣也不知为何,一看到外面密密麻麻的百姓,就害怕的很,担心他们会夺了我大明宗社的基业!”

郡王朱由棷这时候站出来禀报了一句。

“是啊,陛下,臣也是怕得紧,这么多百姓,人山人海的,他们在北京城多待一日,我就心里发毛一日,总担心他们会不会造反,会不会跟我们拼命。”

诚意伯刘孔昭这时候也说了起来。

朱由校回道:“朕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可怕的,甚至只有在这时候,朕才不觉得自己是孤家寡人啊!你们怕什么。”

“陛下,您是不怕,您是真命天子,可我们怕啊!”

朱由棷这时候颇为委屈地说了起来。

刘孔昭也忍不住大胆说道:“臣说句实话,这时候,哪怕陛下您现在把臣九族灭了,外面的百姓都跟着说好,他们都爱戴您,因为您是千古一帝,从古至今最伟大的帝王,最得人心的君主!可我们只怕自己被他们责备说,不配在殿上为臣,然后要把臣拖出去口诛笔伐甚至是乱拳打死,所以,臣心里怕的很!”

朱由校听后不禁笑了起来:“感到怕就好!感到怕,说明你诚意伯还可以救一救,没坠落了你祖上的名声!”

说着,朱由校看向满堂朝臣们:“之前不是有很多士子商人在都察院面前呼吁要变法吗,这变法不变法的事都还没说好,怎么就能让百姓离开呢。”

“陛下,那不过是不懂事的士子和商人们瞎起哄,何必理会他们,还是让百姓回去吧。”

张尔素这时候也跟着苦笑着说了起来。

“没错,变不变法,陛下自有成算,哪是他们说了算的,让百姓回乡才是要紧!”

一贯其实支持变法的陈伟崧也回答了起来。

“不妥!”

“百姓们不能白进京一趟,变法不变法,最好都得有个定论,天下汉人的思想要有个统一才行,趁着百姓们进京,朕又让他们重新抓紧时间学习一下,就正好趁此机会,定个调子,以后这大明,或者说大明的君王,到底该以谁的利为天下之本!”

朱由校伸出手掌予以拒绝,他才不会轻易把百姓们放回去。

“这!”

底下的权贵官僚们,不少人因此感到为难起来,他们一想到接下来要和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庶民同处一城,一时很想找个洞把自己藏起来,以前没有这么近距离的和另一个阶层的人相处,他们不知道,甚至还会写诗词怜悯或歌颂一下庶民百姓,但真的到了近距离接触时,一个个才真的感受到了阶级上的压迫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