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明都这么富贵了,为什么还要入侵我们!

朱慈炜看了他一眼:“我们这些皇族子弟,吃喝不愁,多余的财富拿去资助学究搞科研,有什么错处?父皇还喜欢砸钱造船呢,最近又花心思去搞电磁学和光学!我这也是向他老人家学习!”

“另外,说句实在话,为何我汉人现在能比世上其他人种尊贵富有?饶是一普通汉人都能有来自倭国的女婢服饰着,还用着来自印度的香料,戴着来自非洲的宝石?皆因为我大明科技在世界上最强!”

“不重视科技,我大明之霸主地位就无法维持住。”

“也是!”

朱慈灼点了点头。

“你买好倭奴后,我和你一同回去,朝廷要我汇报关于在外番通过夺取铁路筑造权和经营权,开辟新市场与新利益渠道的经验!想必,朝廷以后有意要在海外加大铁路筑造权夺取的力度,然后进一步控制这些国家。”

朱慈炜说道。

“好!”

朱慈灼回了一句后,就笑道:“也就皇兄你能想到用这法子控制他国!”

“目前看来,将倭国的铁路筑造权控制在自己手里,的确能使我大明在倭国的利益最大化,现在大明的商品已经靠着铁路线进一步控制了倭国的商品市场,铁路经过的地方皆是我大明商品倾销之地,也是我大明新的矿产开采地,且源源不断地有倭人也通过这条铁路线来到长崎,并通过长崎去我大明其他地方做苦力!”

“倭国统治者也很受用,镇压叛乱可以更便利,也渐渐习惯了用这种交通方式,与我大明一起让铁路所在区域的倭人为我们创造财富。”

朱慈炜说道。

朱慈灼点了点头:“看来将来有必要造一条去罗刹国的铁路,把那里的煤炭、铁矿都运回来。”

……

“武藤君,你看,那就是明国的铁甲轮船,真的好大!没有船帆,只有两个大烟囱!”

已获得去大明京师留学资格的多田荣站在长崎港的码头上,指着大明的一艘蒸汽邮轮,对其同乡武藤正宗喊了起来。

武藤正宗则依旧很是淡定地回道:“那叫蒸汽轮船!具体怎么运转的,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我大和帝国迟早会有这样的船只的,你觉得呢?”

多田荣很郑重地点了点头:“嗯!”

因为大明只准许汉化倭人去大明留学,也就要求倭人必须穿汉服、说汉话才能去大明。

所以,武藤正宗和多田荣两人现在都是穿着一身汉家儒袍,戴着儒冠,往大明的这艘官营邮轮走来。

“武藤君,我真的希望这次去明国能找到他们如此强大的答案!”

多田荣则在一边走的途中,一边对武藤正宗说了起来。

武藤正宗道:“希望吧!但可惜的是,明国只招收文史专业的留学生,不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知道,他们为什么能让这铁制的战船航行起来,他们为什么能让铁制的机车在铁轨上奔跑。”

“是啊!这些还得靠我们自己。”

多田荣回道。

“说实话,一到长崎,我想到了老人们流传的数十年前发生的长崎十日之事,而现在看见长崎这地方全是汉人服饰和只说汉话的居民,与汉字为唯一符号的商店,我是真的很痛心!”

“还有这满眼望去尽是明国战舰的海域,与江户一样,我大和帝国的朱印船在这些明国巨舰的对比下就像是渔船一样!还有,长崎,一个被明国统治的我大和故土,作为被殖民地,其富裕程度竟远超江户!柏油马路四通八达,高楼砖房鳞次栉比,一想到此,我就更加痛心,我大和怎么比明国落后到如此地步!”

武藤正宗满脸不甘地说了起来。

“是啊,这到底是为什么?被殖民的长崎竟比我大和的江户还好。”

多田荣也不理解地回了一句。

两人说着的时候,虽然注意到了长崎岛上汉人移民和汉化倭人的富足,但都忽视了正在码头衣衫褴褛且辛苦搬运货物的普通倭奴。

“武藤君,到了,我们上去吧。”

不多时,两人就到了上邮轮的地方,且多田荣还提醒了武藤正宗一句。

大明的这艘邮轮有五个等级的船舱。

最低的是第五等,就跟牢房一样,只铺了些稻草。

其次是第四等,为大通铺。

第三等是双人间。

第二等是单人间。

第一等则是套房,甚至是别苑。

第五等基本上堆放货物或供普通倭奴待的地方。

因为经常有牙商会采买许多生活艰苦的倭奴去大明一些殖民区充作劳工使用,而这些基本上是被倭国本地商贾贩卖出来的人,在牙商和船舶运输商眼里自然和货物也没区别。

第四等则是以去大明留学的倭国留学生为主。

第三等则是持有大明若干时间居留权的汉化倭人。

第二等则是普通汉人。

第一等则是汉人中舍得花高价买船票的富贵者。

当然,不少倭人权贵其实是买得起第一等和第二等船舱的票的。

但第一等和第二等船舱的原则要求就是外夷与狗不得入内。

除非是有汉人中的权贵主动邀约一些汉化倭人中的朋友一起,否则,任何倭人都是没有机会进入第一和第二等舱的。

此时,武藤正宗和多田荣进入的就是第四等舱。

两人刚好被分在一个靠窗的位置。

“个人认为,我大和要想彻底崛起,就需要彻底摒弃本国文字,全盘汉化!”

“胡说!如此我大和还是大和吗?”

“可事实证明,我们如果不全盘汉化,向明国彻底看齐,就无法摆脱落后!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汉字才能进行逻辑表达!你们看李氏朝鲜,人家现在就彻底摒弃了本国文字,全盘汉化,人家的汉城可比我们江户繁荣得多!其国民也比我们富裕!我跟随家父奉萨摩藩主之令去过!”

而在两人来到四等舱时,就看见与他们同样年轻有朝气的倭国留学生在激情地辩论起来。

多田荣一想到从离开京都到与大明通商的江户,以及到现在的长崎,一路上看到与大明有关的,使他震撼的一幕幕,也不由得问起了武藤正宗:“武藤君,你觉得我们真的有必要全盘汉化吗?”

“我不知道!我现在还没有答案!”

武藤正宗苦笑着回了一句。

然后,武藤正宗问着旁边一去过朝鲜的倭国留学生:“这位兄台,请问,这船怎么还没开始启航,不是已经到时间了吗?”

“这你都不知道?”

这个名唤伊室的倭国留学生很惊讶地问了一句,然后说道:“这艘船有贵人要乘坐,所以得等贵人上船了,才可以启航。”

“贵人,哪位贵人?”

多田荣问道。

“皇长子和五皇子!”

伊室回道。

多田荣继续问道:“明国的皇长子和五皇子?”

伊室听后笑了起来:“真是好笑!不是天朝圣皇陛下的皇子,能尊贵到让全船的人等着?倭国的皇嗣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尊贵,就算在倭国,也是幕府的贵人要比他们尊贵些。”

“可悲呀!我大和的皇室还没自己的臣子尊贵,如此大和,焉能不落后?其根本就在于君权未正也!”

武藤正宗因此感叹了起来。

“这里能看到明国的皇长子和五皇子吗?”

多田荣又问了起来。

“看不到,他们有专门的登船梯,估计只能看到他们的卫兵。”

伊室回道。

而多田荣还是趴到窗边,瞅了一眼:“他们的卫兵好高大!这些明人说实话,的确要比我们倭人壮实高大许多!”

“我萨摩藩已经设了天朝慰问所,会定期派一批年轻少女去慰问所,向天朝的人借种,将来我萨摩藩的人会高大一些的。”

伊室很是觉得光彩地炫耀起来。

这也很正常。

毕竟大明在这个时代很强大,汉人自带光环。

而人天生是慕强的。

伊室会觉得这很光荣,也是一种很合理的心理反应。

“呵呵!你们萨摩藩还不是向我们柳川藩学的!若论汉化,还是我们柳川藩走在最前面,如今已通铁路,我表弟身上就有汉人血统!”

甚至,此时,一来自柳川城,汉名叫宗纯郎的倭国留学生还与伊室比了起来。

民族观念比较深的武藤正宗听后,脸色更加难看,腹诽道:“更悲哀的是,自己大和帝国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各处大名互不统属,甚至不少以为大明藩属和汉化程度高为荣,如此下去,不用明国兴兵,只怕我大和也亡族不远吧。”

“来了!皇长子殿下和五皇子殿下来了!”

一时,整个船舱内的倭人留学生们兴奋起来,越来越多的倭人趴到了窗口开始往外看。

只有武藤正宗这种非倭国上层或买办阶级出身的留学生淡定一些,甚至有些痛心。

……

朱慈炜和朱慈灼这时候的确已结伴从蒸汽汽车上下来,在侍卫官的带领下,往船舱这边走来。

这艘轮船的负责人和高管,以及汉人与为大明做高级买办而因此在大明较有地位的汉化倭人都出了船舱迎接。

“殿下!”

这些人在见到朱慈炜和朱慈灼后就行起了拱手礼。

朱慈炜和朱慈灼都只是点首致意。

然后,穿着大明亲王服的二人就颇为高冷地在上了船。

虽然,二人在上船的全程没有搭理所有人。

但对于这些人而言,尤其是跟着出来的汉化倭人中的高级买办们而言,都觉得脸上特别有光,心道:“果然是天朝皇嗣,都这么俊逸非凡!”

朱慈炜和朱慈灼上船后直接去了第一等船舱,然后瞅了一眼船舱门处醒目的一排大字“外夷与狗不得入内”。

这艘大明轮船属于豪华型的邮轮。

第一等船舱不但有套房,也有别苑,还有泳池,茶室、图书室、以及有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品貌才情一流的倭女组成的青楼等。

朱慈炜和朱慈灼在这里有自己的专用别苑。

不过,朱慈灼没有住自己的别苑,而是来了朱慈炜这里,且聊起天来:“大哥,你听说父皇设皇家文学艺术奖的事吗,而且李渔和蒲松龄得了头奖,奖金足足十万银元!”

“这个李渔,我在江南任巡抚时见过,是个怪才!父皇突然这样做,这是在鼓励文人游于市井百姓之间,而不是游权贵官宦之门!要他们多为百姓创作,而非为某些势力的喉舌。”

朱慈炜说道。

“虽然弟弟我对什么政论和社论文章不感兴趣,我对诗词和词话戏剧什么的,可是喜欢得要命!这个李渔,我将来定要见见。”

朱慈灼说着就提议道:“大哥,谁都知道,来往于长崎与江南之间的汉人,多是风流文人,为的是好背着贤妻偷腥的,想必我们这船上也有不少,要不,我们也去这船上青楼认识几个?”

朱慈灼说干就干,立即站起身来,道:“走吧!”

“我看你也想去风流,别忘了你是皇子!”

朱慈炜笑着说了一句。

“我又不用争储,管那些形象做什么?”

朱慈灼说着就把朱慈炜拉了起来:“你也穿便服去看看,横竖不留宿就行了!顺便也看看我大明的文人们如今都是些什么德性。”

朱慈炜听朱慈灼说顺便看看大明的文人现在的德性,倒也有了兴趣,道:“好!”

于是,二人就换了衣服来到了昔日第一等船舱最热闹的地方。

但让二人意外的是,这里此时却非常安静。

“奇了怪了!我上次来长崎时不是这样的啊!”

朱慈炜说着就和朱慈炜走了进去。

然后,二人看见大厅里,所有文人都在认认真真地伏案码字。

不对。

应该是伏案书写。

且一个个如柳下惠一样,对身旁的尤物级倭女视若无睹。

有的还直接推开她们,嫌这些人干扰了自己思绪。

“咦!我大明的文人们什么时候不风流了?”

朱慈灼很是惊讶地说道。

“国子监博士李渔,见过皇长子殿下。”

这时候,一正抬头准备整理思绪的文人见朱慈炜出现,忙走过来,低声说了一句。

朱慈灼忙反应了过来,问道:“你就是李渔?”

“正是在下,敢问这位殿下是?”

李渔回答问道。

“你唤我五殿下便是。”

朱慈灼回道。

“原来是五殿下,失敬。”

李渔立即作揖道。

“你最近可是发财了啊,估计还扬名天下了。”

朱慈灼笑着说了起来。

“承蒙皇上厚恩,不过胡编的几个好故事而已。”

李渔回道。

“能让老百姓说好的可不仅仅是好故事那么简单,也是有传世价值的。”

朱慈炜这时候说了一句。

“是!殿下说的是。”

李渔笑着回道。

“对了,你告诉我,他们为什么都伏案写字,难道都戒色了?”

朱慈灼问了起来。

“自然不是,他们皆因文学艺术奖出来,而欲创作几个好作品,好为自己的仕途铺路。”

李渔回道。

朱慈炜和朱慈灼都点了点头。

朱慈灼又问:“你也一样?”

“嗯。”

“你在写什么?”

朱慈灼问道。

“在下正在写新作《肉0蒲团》”。

李渔回道。

朱慈灼问道:“能否给我看看?”

“可以!”

于是,李渔把稿子递到了朱慈灼面前。

朱慈灼也就看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看了进去,且越看越是面红耳赤,还赞道:“好书!好书!动作内容比金瓶0梅写的还好!你是行家啊!难怪你能得奖,父皇这十万元没有奖错人,蒲松龄也是因为这个写的好才获头奖的吗?”

“在下不知。”

李渔回道。

“咦,没了?”

过了好一会儿后,朱慈灼直接把李渔的新作看完了。

朱慈灼因此继续问着李渔:“怎么没了?”

“还没写完。”

李渔回答。

“那你赶紧写!赶紧的,今晚,你别睡了,写多少,我看多少。”

朱慈灼说道。

李渔为难道:“那样会累死的,肾也遭不住。”

朱慈灼拿出银票来:“这样还累吗?”

李渔看了一下票额,不由得震颤了一下,忙道:“不累!我这就把未央生接下来的事写下去。”

朱慈灼接下来就对朱慈炜说道:“大哥,既然父皇都喜欢这些市井文学,趁着他李渔现在还在赶稿,我也没法继续看他的书,颇为无聊,不如我们也搞个文学活动,让整个船上的文人士子都参与进来,包括那些学汉文的倭人,也算是为汉化做贡献?”

“你真是玩性难改,随你吧,我先回去了。”

朱慈炜说着就离开了这里。

朱慈灼则将自己的侍卫官叫来:“去传我的令,就说我的话,接下来,船上所有人,无论是汉人还是倭人,都可以写一篇诗、写一篇词给我,由我评出好坏来,也设个奖,中奖者可来与我见一面,我将手上这只限量版大同机械金表赠他!”

“是!”

很快,当底下那些船舱的汉化倭人和倭人留学生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兴奋起来。

对于这些倭人而言,能有个认识大明权贵的机会,别提是多么幸运的事。

当然,一只大同机械出品的限量版金表对他们而言也是极珍贵的奖品,何况还是皇子的。

于是,这些人都积极地思索起来,想着如何写出好诗词来让皇五子满意。

这个时代的倭人汉化程度都不低,能去大明的,自然也能诌几首诗词。

武藤正宗这时候就亲眼看见自己当中的不少留学生已摇头晃脑地开始思索用什么典故,用什么韵了。

但武藤正宗自己没有做,他甚至感到愤怒,道:“这些崇汉媚明之辈!卖国求荣之辈!真是一群哈巴狗,明国皇子随便丢根骨头,就一个个兴奋的不行,如此下去,我大和岂不亡?”

多田荣则在这时候问道:“武藤君,你说这大明皇子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灭绝我们自己的文化!”

武藤正宗没好气地回道。

这艘大明蒸汽邮轮是离开长崎后的目的地是到大明松江府的上海港。

上海港如今已是大明在江南的新兴商埠。

非常繁华。

故而待武藤正宗和多田荣到达这里后,多田荣兴奋地对武藤正宗说道:“武藤君!这就是上海!果然比长崎还繁华,他们的城市好美!好干净!”

“是啊!真希望我大和的城市有一天也会这样。”

武藤正宗也感叹起来。

而待两人上了岸,看见上海城里的汉人皆是衣着华丽,且各个气质不凡时,也就更加震撼。

“不知怎么回事,总觉得他们很自信。”

多田荣说道。

“街道都是铺的水磨石,房屋都有玻璃,竟然有这么多汽车,女人就没有不穿金戴银、涂脂抹粉的。”

武藤正宗也颇为感慨地说了起来。

多田荣则在这时候问道:“我们今晚住哪儿?”

“估计没地方住,家里的钱说是要三日后才寄到这里的大明银行,我们去找个地方随便过一宿吧,反正这里的马路都比我们家里干净。”

武藤正宗说道。

一时,走了不知多久,武藤正宗来到了一处公园。

“吴淞公园?”

多田荣看了一眼。

“是明国官府为自己的民众建造的,我们那里的官僚可没这个意思,走,进去看看。”

武藤正宗回道。

“这公园好奢华,感觉比京都任何一个豪族的私园都好。”

多田荣说道。

一时,武藤正宗看见了一很气派的建筑,见上面写着“公共厕所”四字,就道:“我去里面看看。”

多田荣跟了进来。

而当武藤正宗看见里面也是白砖砌,磨石铺地,镶有大银镜,且有电镀水龙头后,和看上去干净的可以直接舔的马桶后,就直接破防了,哭喊道:“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

多田荣忙问道。

“你说,他明国都这么富贵了!连其供天下人使用的公共厕所都比我们一富户的厅堂奢华很多倍,可他们为什么不知足,还要入侵我们!压迫我们!如今还要霸占我们的铁路修筑权!恨不能压榨尽我倭国的最后一点价值!”

武藤正宗大声吼着,然后就蹲在地上抱头哭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

“不入侵怎么行!不入侵外邦,就没有我大明今日的富足,技术革新也不能做到在短短数十年来,能让我大明最底层的百姓都可以用到全世界最好的商品!乃至有这么好的社会福利保障!和长达五年的免费教育!所以,为国执政者,就得想尽办法去天下各外邦身上获利,谁肥就先宰谁!”

内廷。

朱由校在见到回宫后的皇长子朱慈炜和皇五子朱慈灼后,说起了自己对于对外殖民的看法。

因为是在自家儿子面前,也不是对外宣教,所以,朱由校说的很直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