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六百零六章 瓦解宗族势力,鼓励个人脱离宗族束缚

真正敢为国为民族之命运奉献的伟大人物,的确得有敢做天下人不敢为之事的魄力。

譬如在国家需要换个皇帝时要敢换。

在国家需要自己献出生命时要敢于献出。

而现在刘鸿训也得要做这种人物,背叛自己的宗族,与自己的宗族彻底断绝关系。

“刘家要完了!首辅要下了!”

“果然像首辅这样的权势人物,真要斗倒还是很难的,还是得靠他自己的人为恶才行啊!”

“活该啊!这姓刘的,是跟我们肉食者有仇之人,有他在,天下权贵与士大夫就别想有安生日子。”

“皇长子没了这么个奥援,想必也不会那么轻易地一直得圣宠。”

“这是好事,真正像刘鸿训这种要求天下有官爵之人像圣人一样过的疯子不多,以后的首辅会为了自己家族之恶不被人广泛宣扬,会知道轻重的。”

此时,满京城,乃至整个天下,都开始传扬着刘家的事。

对时局不满的人也开始躁动起来,认为按照以往天子对作恶之权贵士族大开杀戒的脾气,首辅刘鸿训无论如何也脱不了干系的。

甚至已有人开始向朱燮元示好。

朱燮元的家里已是门庭若市。

唯朱燮元自己倒是一直闭门不见客,他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自己越是要淡定。

“仆多次书信尔等,当克己复礼,睦邻友好,以善持家,不可为恶于乡梓……但尔等却当耳旁风,为族中长辈者,更是做不好表率,纵容儿孙奴仆欺压良善,抗礼抗法,甚至到目无君上的地步!仆甚为痛心!我刘氏一族理应受到严重,方可儆天下!而自己有这样的宗族,仆也深以为耻!故仆决定从此不再为刘氏人,自除宗族,今后陛下满门抄斩刘氏一族……”

不过,刘鸿训斥责自己宗族为恶乡里,且通报天下要与之断绝关系、自除宗族的消息,此时已逐渐通过各类报社传开。

天下万民自然对此十分惊愕。

尤其是期盼刘鸿训下台的权贵和士大夫们。

他们没想到刘鸿训会主动与自己宗族断绝关系。

“自古只闻有被宗族开除之个人,未闻有个人可开除宗族的!”

吏部左侍郎王祯此时就很郁闷地对自己的朋友梁清宽吐槽起来。

“宗族,家也!父母所在之地!背叛宗族,便是背叛父母,乃大不孝,他刘长山素来不是要求士大夫当恪守圣人之道吗,怎么他自己先违背了孝道!”

梁清宽也同样激动地说了一句。

“这,这,这真是旷世未闻也!宗族岂可叛乎?!”

翰林大儒傅以渐也痛呼了起来。

七皇子朱慈灺也在知道这消息后,而怒将手里的报纸拍在了桌上:“真是无耻!他刘长山怎么做的出来!”

“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陛下会不会承认他背叛自己宗族的行为有效,而允许他继续执掌中枢。”

回到朱慈灺身边来的谋士陈威说道。

……

“承认,怎么不承认,朕巴不得天下人都能为国家与民族利益背叛宗族!”

“好个刘鸿训,朕都没想到他一个道德君子,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他这算是做的让朕最满意的一件事。”

朱由校在知道刘鸿训主动与刘氏一族断绝关系后,心情大好,当即就对温体仁、卢象升二人说了出来。

“臣也是没想到,元辅这也算是大义灭亲了!令人敬服。”

温体仁笑着回了一句道。

卢象升则道:“这说不定不是元辅自己的主意,也许是皇长子让他这么做的!

臣记得,皇长子在海宁任知县期间,曾上本说江南一带,同姓宗族之势力甚大,而这就造成朝廷统治地方需要依靠这些大族,也使宗族个人难逃被宗族控制之命运,而不能抉择自己之职业、婚姻!

故,皇长子建言,分割江南大族,强制使江南大族分家且异地迁居,鼓励个人摆脱宗族束缚,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理由是大明现在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去创造新的事业,而不是被宗族束缚着,继续只从事科举之业,想必元辅是受皇长子的影响。”

朱由校点了点头:“嗯,朕记得他上过这道本,同姓大族,分迁异地,是利于国家社稷的,工业化的大明也需要通过瓦解宗族势力,让个人有更多的自由,从而满足文明的发展需求,宗族只有在传统农耕社会时才有存在的意义,而对于工业社会的大明而言,如果将来真要大规模推广职工持股的工厂,那就得避免因为宗族关系而让工厂变成任人唯亲的地方!朕这个儿子,去了地方历练一下,还是有进步的。”

“陛下,照这么说,朝廷应该允许个人脱离自己的宗族,而朝廷也当不将宗族其他人所犯之事,牵连到此人身上,如此必利于天下大族瓦解。”

温体仁回道。

“没错!发谕旨给皇长子,让他着令辅臣们拟诏于天下,凡宣布脱离宗族者,今后根据审查情况,减轻或不再受株连之罪。”

朱由校说道。

至此,大明的司法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

即宗族之人犯大罪,自己可以不受株连。

但前提是,你得和宗族断绝关系。

这也算是朱由校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而做出的司法改动。

在以往,只要事涉大罪,都会株连的,只是株连的族数有差别。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古代农耕社会是以宗族的方式为基本单位生活呢。

可眼下,大明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的基本单位已经发生变化。

或者说人们不再需要以宗族的方式为社会基本单位生活。

工人和其他城市市民甚至已经可以以一个小家庭甚至以个人为基本单位进行生活。

而农村,因为官府职能增加,如水利建设、公路建设,且族中有功名的缙绅已经没有免税特权,而没了投献的必要,且路引制度也取消了,农民流动性增强,所以,宗族的存在也没有以前那么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朱由校改动司法,不再严格行株连之事,允许个人脱离宗族,算是顺应时代的一个举动。

也算是对基于农耕文明建立起的儒家伦理的一次背叛。

在这以前,没谁允许个人背叛宗族的,朝廷也不会允许,因为这会被视为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

但现在,基于现实需求,作为统治者的皇帝和他的元辅以及他的长子,率先进行了这样的一次背叛。

不过,中华农耕文明已有千年之久。

自然,哪怕是因为现实需求而改动一下,也依旧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所以,当朱由校这道诏令公布于天下后,天下哗然。

“断绝与宗族关系者,可以不受株连?!陛下不想灭人九族了吗?!怎么这样做啊!”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