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五百六十九章 去大明长崎鹿岛做知县的经历

同张煌言一样,受朱由校这个皇帝的一些思想影响。

这个时代,倒是有不少士子对天子有着思想上的追随。

因为朱由校这些年来,一直有通过《皇明圣训》传输一些利于民族意识觉醒和现代国家和公民意识觉醒的内容。

且各学校也都要求读书须先拜天子像。

再加上,朱由校通过自己这个皇帝的权力,所采取的一些行政手段,使得许多有独立思考能力、且心存天下的士子,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这些理念付诸实践带来的变化。

如让本国文明扩张可以解决内部矛盾,社会财富应对尽可能多的给生产者分配,如此更利于国家强盛。

这些理念让许多士子把朱由校当成自己思想上的启蒙者。

进而奉朱由校的话为圭臬。

而且这部分士子并不少。

尤其是在朱由校已即位三十一年的现在,当年,那批由皇庄用新式教育方式培养的士子们,如今已不少都长大成材,他们起于寒微,靠皇帝朱由校的恩惠获得知识,甚至出仕做官,因而对朱由校这个皇帝特别的崇拜。

所以,朱由校的号召力在这个时代是很大的。

许多士子愿意听从皇帝的号召。

浙江海宁县的生员陈确就因为朱由校让儒士去关外、去海外宣扬儒学的号召而积极地向县衙报了名。

为此,知县还特地对他们这些要去关外和海外为朝廷效命的士子举行了盛大的送别仪式。

如同以前县试结束后,知县会送别去参加府试的学子们一样。

此时的海宁县知县也是很支持这些儒士去关外、去海外为朝廷效命的。

因为现任的海宁县知县就是皇长子朱慈炜。

朱慈炜很清楚这些儒士如果去关外和海外推行汉化教育,对整个大明社稷会有多大的积极意义。

所以,对于这一批主动申请去关外和海外的儒士,朱慈炜是打心眼里佩服和崇敬的。

“我中华能否在本朝永弭胡患,皆在于诸位将来的教化之功,本官在此替天子、替华夏、替汉家百姓向拱手致意,此去天高海阔,愿尔等归来时,已是桃李满庭,天下处处皆汉音!”

此时,朱慈炜就在送别骑骏马、着官袍、挂红花的陈确等儒士时,拱手说了一句。

“多谢殿下!吾等定不负吾皇所召,定不负此生志!”

陈确等回了一句后,就相继在海宁县官民瞩目下远去。

因为不是流放那种被动去偏远蛮荒之地,而是基于一腔热血,主动去的,所以,陈确等儒士的心情倒也没有低落到伤春悲秋的地步。

以至于,接下来,这一批儒士在到达苦寒或蛮荒之地时,所做诗词倒也能见些豪迈蓬勃之朝气,思想境界比之前来到这里的一批文人士子上了一个台阶,颇有文人新气象。

陈确所任职的地方是九州的鹿儿岛。

这里本是倭国萨摩藩所据之地。

但现在,这里已经归大明所有,且大明中央帝国直接统治的区域。

朱由校也已下旨在这里设大明鹿岛县,归属大明长崎省五岛府管辖。

而陈确将担任这里的知县。

如今的鹿岛县,除了原住民外,基本是以驻于此地的大明水师一部官兵和定居于此的一批退伍士兵和其家属为主,还有就是少部分因为务工或务农而迁移至此的普通汉人百姓。

鹿岛因为地处琉球和大明之间,所以商业贸易已非常发达。

不过,汉化教育还没完全走上日程。

但作为处理内政的机构,县衙倒是在陈确来之前,就因为皇帝下旨在这里设鹿岛县,而已由驻于此的水师参将孔希贵组织人建造好。

陈确来到这里后,自然是不用先筹划建衙的事。

等陈确到达鹿岛时,以参将孔希贵为首的官绅皆已到鹿岛港码头等候已久,虽说鹿岛的汉人比例不是特别高,但寄居于此的士绅贤达、富贾巨商已不少。

“陈知县,我等可是等你许久啊,总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其中,孔希贵一见到陈确就先笑着说了一句。

“不敢当!不敢当!让诸位久等了,好在路上还算顺利,以后本县还得多多仰仗将军和诸位。”

陈确说后不久,孔希贵就握住他的手腕往鹿岛城内走去,道:“我们已在观玉阁为你备下薄宴,给你接风,在席上,我们再细聊,这里风大,不宜久站。”

于是,陈确就只得携带着家眷,跟孔希贵等一起进了城,先来了观玉阁。

一来到观玉阁,陈确就见这里彩绸铺地,灯火明亮,香气缭绕,极度奢华。

他也没想到,说是未经开化的鹿岛县,竟也会有如此光辉灿烂的所在。

而在看到为自己准备的晚宴时,他不禁发现,这给他接风的宴席哪里是薄宴,饶是他来自杭州那等经济繁华地,也觉得豪奢太过。

“县尊可是觉得这桌饭菜不如意?”

这时候,这观玉阁的东家吴盛见陈确皱眉,就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然后喊道:“叫人换一桌!”

陈确见此忙道:“不必!本县没有此意,只是觉得太过了,下不为例。”

“对,对,下不为例,下不为例,今日也就你这父母官来,他们才这样,往常他们可不敢这么请客,一个个都悭吝的很!”

孔希贵这时候也说了一句。

而其他官绅则因此心里直犯嘀咕,认为陈确虽来自江南,只怕出身也不算多富贵,连这种千元银币规模的宴都觉得太过,真要是大家公子出身的,只怕都没把这当回事呢。

“吃酒怎么无美人,吴阁主,你观玉阁的美人呢?”

孔希贵说了一句。

吴盛因此拍了拍手,没多久,就有一群体态婀娜、闭月羞花的女子,持着日式折扇,纤足果露的走了来。

陈确出身寒微,而如今朝廷又明令禁止在关内开设风月之所,所以他也很少看见这样绝色撩人的,内心自然也难免不因此生起一股热火。

“今日就陈知县先挑吧!”

孔希贵这时候说了一句。

陈确没有挑,而是不由得,先问了一句:“这可都是倭女?”

“这哪里是倭女!”

孔希贵不由得笑着说了一句,然后就道:“倭女那等货色怎么配得上来这里!这些都是纯正汉家女,是扬州那边的大户秘密调教养的瘦马,极有情趣,市面上可不多见,人家吴阁主知道你们文人喜欢这一口,所以,专门悄悄从扬州那边以带女儿迁居外名,买来侍候你们这些文官的!”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