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四百二十七章 连个起居注都做不好,下狱论死!

“阁老,陛下怎么突然要看起居注,我们毫无准备呀!”

李建泰在知道韩爌的来意后,着急了起来,他甚至因此有些神色激动。

韩爌很愕然地看着他:“这要何准备,翰林院又不用核算各类支出,不过只是把如实记录的起居注给陛下看看而已。”

李建泰则道:“天子怎能轻易观览自己的起居注呢,这有违常例呀!阁老,当谏阻才是。”

“荒唐!哪里有这样的常例,你少给仆打马虎眼!”

韩爌说了一句,就回了政事堂复旨。

而没多久,李建泰等众翰林清流也来了朱由校这里。

“起居注呢?”

一见到这些翰林清流,朱由校便询问了起来。

李建泰这时候先站出来禀道:“启禀陛下,起居注之内容,关乎修史之客观,天子当不宜观览,进而干预史官之笔也!”

朱由校讶然地看了李建泰一眼:“岂有此理!”

接着,朱由校又道:“但你说的没错,起居注的确关乎修史之客观,但就是因为关乎修史是否客观,朕才更要亲览,朕做过哪些事,朕的大臣做过哪些事,你们皆可记之,朕不会干预,但朕也得看看,你们没有记哪些事,从而使后世之君无法以此为鉴!”

“陛下容禀,有些事,因三讳,而没有记之,这也是合乎人情的。”

李建泰回道。

朱由校当即把桌子一拍,喝道:“荒唐!朕何时说过要三讳的,起居注,起居注,是修史之材料,皆讳言之,那如何成史!”

朱由校说着就道:“既如此,把起居注拿来,朕仔细看看,看看你们是怎么为朕遮掩的。”

李建泰此时已匍匐在地,并颤抖着双手忙把起居注本呈递给了朱由校。

“……上掌掴兵科右给事中杨涟,后又听首辅方从哲之言贬其官……”

“……上临左顺门,着东厂尽诛伏阙大臣……”

朱由校看到这里,不由得道:“也没怎么为朕讳言嘛,倒是在替一些犯官讳,譬如朕当年掌掴杨涟,是因他拉扯朕,这个缘由怎么没记进去?另听元辅之言贬其官,是因一开始议其死罪,后因元辅谏之,为之求情,朕才饶其死罪,贬官外乡,结果求情的事没提,免死的事也没提,合着朕难得宽恕这么一回,反而也没落个好,是吧,那当初还不如直接杀了!”

李建泰此时已汗如雨下:“陛下容禀,这些皆非臣所记,臣当时还未进翰林。”

朱由校则因此干脆先翻后面,却只看见有袁可立杀宗室、以及自己这个皇帝最近下旨拿张完春,着乌巴戴枷见自己的事,但未记永废徭役的事。

“朕令一个鞑靼人戴枷上殿的事都能记上,怎么,永废徭役这样的善政,还不配在起居注留下几个字?你们翰林修的什么史!朕看你们是在玩忽职守,居心不轨,宁为鞑子记事,而不愿为天下生民记!”

朱由校说着就把起居注摔在地上,然后喝令道:“传旨,把掌翰林的李建泰拖下去,下狱论死!”

李建泰不由得哆嗦一下,忙磕头道:“陛下,饶命啊!臣只是还没来得及记,没来得及记呀!真的,臣不敢欺瞒陛下呀!”

“此事都宣旨多久了,良乡的知县都已经上奏言免徭役执行的情况了,素来清闲的翰林院,是比内阁六部还忙吗,竟到现在还未记此事,也就几笔的事,不过行史官之责,只客观记述几笔,不用评判优劣,有什么难的,怎么就拖到了现在?!”

朱由校喝问道。

“你身为掌翰林院的正堂官,一个玩忽职守罪是跑不掉的,另外,你让翰林只记君威,不记君恩,也算是居心不良,下狱论罪,当诛!”

朱由校说接着道。

“陛下容禀,李建泰虽有罪,然恐也不致死,或许只是失察而已。”

毕自严这时候不禁为李建泰求了一下情。

朱由校则看向他:“你为他求什么情,就算你为其求情,人家这些翰林清流也不会领你的情,没听见朕刚才念杨涟的事吗,当时,如若不是元辅,朕早杀了这大不敬之人,如今倒好,起居注竟只写说是元辅进谗让其贬官,而不记为其求情之事,你今日为他求情,只怕也不会落好!以朕看,以后无论谁求情,就不应该再宽恕任何人,反正也不会被领情。”

“陛下!这些都跟臣没关系啊!臣不知道有这回事啊,若是臣知道,臣一定请旨重新修撰啊!呜呜!请陛下饶臣死罪吧。”

李建泰哭喊起来。

“你掌翰林也有段时间了吧,怎么连起居注都没翻阅一下,可见你失职!”

朱由校说着就道:“不必再言,自己去下面向太祖申辩吧。”

朱由校接着又吩咐道:“其余翰林,也有知而不报之罪,俱下狱问罪!重新铨叙官员入翰林,令唐王世子朱聿键兼领翰林侍讲学士,驸马都尉巩永固任翰林侍读学士兼领起居注官,重新修撰起居注!告诉翰林院,修撰起居注第一点,就是先把永废天下徭役的政令记上去,不必评判,但务必详记,另外,朕刚才发现将汉贼冯铨等铸白铁跪像、并改其家族宗祠祖坟为公共茅厕地的事也没记上去,接下来也要记上去,不得有遗漏,朕会抽空检查。”

“遵旨!”

大臣们回了一句。

而朱由校则继续说道:“以后都让朕省点心!修个史有什么难的,把每天发生的事都记上就是,又不用做评判,如果连个修史的活,都做不好,还能做什么!朕不怕你们记录朕做过什么残暴的事,但朕不允许有人在记录起居注时,毫无道德廉耻,故意少记,漏记,也不必三讳,不要让后人看见这段历史,会误以为君主完美大臣也完美,个个清廉忠直、大公无私,这样的起居注,有意义吗?!”

李建泰这时候再次哭道:“陛下!这些都是兵部右侍郎梁廷栋挑唆臣做的呀!臣只是一时中邪,而误信了他的言,觉得把永废天下徭役这样的事记入起居注,会有误导后世之君,故而没记呀,如今臣已经追悔莫及,还请陛下再给臣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呀!呜呜!”

“请陛下恕罪!”

其他翰林也跟着求饶起来。

朱由校则冷声问道:“误导后世之君?只客观记录下朕下旨废过天下徭役的事实,怎么就误导了?你们不记录这个事实,才是在误导!还是说,你们不愿意承认朕的成就,不愿意承认大明如今的成就?!你居心何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