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四百二十一章 编《贰臣传》与加强教化

朱由校如此感叹后,便将袁可立、徐光启、毕自严三名辅政大臣召到了御前,且让这些人看了冯铨给努尔哈赤的言论。

“按照冯铨的说法,大明权贵士绅大多并不乐意使大明庶民皆富,盖因这天下若无冻死之饿殍,则朱门之酒肉也会变得不香,对此言论,诸卿以为如何?”

朱由校也就在此时询问起来。

袁可立直截了当地回道:“真是枉读了圣贤书!身为士大夫,若只为自己之享乐,那读书又有何益,还不如不读书!”

“若人人能锦衣玉食,那锦衣玉食就无甚稀奇,难因此比出富贵,若人人出门皆可香车宝马,那香车宝马也无甚稀奇,也难因此比出富贵,但这不代表,富贵者就因此可以不让贫穷者致富,进而宁肯让吃不完的粮食和肉烂掉,也不肯卖于穷人,如此无疑是在暴殄天物,上干天和,下违人德。”

“如今因天下庶民增收,商业之繁荣远甚于前,权贵士绅,凡经商者皆赚利不少,比昔日更富,若因此还不知足,只想让自己更富裕,而不想让百姓也跟着更富裕,那不但是自私自利,也是很短见的,若百姓不跟着富裕,其财富从何处增长?”

“因而,陛下,以臣之见,这冯铨所言并不意味着我大明如今所行之政而悖逆天下人心,但凡有见识者,便知道如今的大明,是需要子民更加富足、生活更加优渥,才能使朝廷之官办产业有更多收入,才能使天下商业更加繁荣的,若只是因为不能接受与庶民一样,那只能说明此人愚昧自私,如元辅所言,枉读了圣贤书!”

徐光启跟着说了很多。

而朱由校听的出来,他的核心思想就一点,如果不允许庶民同权贵士绅一样锦衣玉食,乃至享受同样的待遇,那怎么刺激消费,官营产业的利润从哪里增加。

无疑,随着大明帝国的国库收入主要是靠商品经济,而徐光启等食利者也是靠商品经济增收后,徐光启等人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开始因为朝廷和自己的利益而赞成提高庶民的社会地位,允其在未获得功名,也就是晋身为统治阶层之前,就可以锦衣玉食。

“徐爱卿所言甚是,朕早就说过,朕立兴明社,不是一时兴起,是顺应大势、顺应民心,他冯铨所言,只能代表部分权贵士绅的想法,但我大明更多的是庶民,以及不赞成奴役他人是正道的权贵士绅,冯铨这类人与那些蛮夷一样,因想奴役他人,所以就甘愿投敌卖国,去做蛮夷的奴才,这些人投了敌也好,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这类人背叛大明,走到一起,也算是臭味相投,将来正好给我大明朝廷一个一网打尽的机会!”

朱由校在听徐光启说后,就点了点头,并也说了起来。

“圣明无过陛下,有些自甘堕落,就是神仙也救不了的。”

毕自严回道。

朱由校则笑了笑道:“但能救还是要救一下的,教化人心这方面,如果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如果努尔哈赤、林丹汗这些人,真欲以共同奴役天下人,尤其是奴役我汉家亿兆子民为诱,拉拢那些愚昧自私乃至思想落后之权贵士绅为其走狗,无疑会给大明造成更大的麻烦,也会造成更大的动荡,所以,我们得抢在他们前面,让更多的人转变观念,摆脱愚昧与落后。”

“当年元灭南宋,大量汉人甘愿为其走狗,甚至有张弘范者,以此为荣,而在灭汉人之朝——南宋后立碑以记,自以为可使后人仰慕其功,可见从当时起,我汉人便无国家与民族之念,饶是士大夫也如此,这固然跟当年赵宋多苟安者而失北方汉人之心有关,但也更加的证明了,当时也多不以国家民族为念者,每逢胡虏入中华,必有大量汉人为走狗,甚至数量比入侵胡虏本身之数量都多,尽管与执政者腐败有关,但足见,我汉人有多缺乏同仇敌忾之人!但凡大家皆有国家与民族之念,又何至于历史上汉人虽多,却曾是胡虏之两脚羊、四等人!所以,我们这些执政者得加强这方面的教化,让天下汉人皆知其国知其族,且愿卫其国卫其族。”

朱由校继续说了几句。

而在场的辅政大臣们皆听了进去。

因为在官营产业中占有份额的他们现在很需要这种理论来论证他们现在这样执政的正确性。

毕竟袁可立、徐光启、毕自严这些人可不愿意让大明覆灭,甚至走向衰落。

他们的家族因为入股各类官营产业,而与大明帝国绑的太深了,如果大明覆灭,别的王朝给不了他们这么多的财富份额,毕竟别的王朝会先把利益分给他们自己的权贵,而他们的家族又和帝国朝廷是合伙制,所以,只有让朝廷收入增加的越多,他们才会分的越多。

他们比历史上都要更愿意效忠朱由校的大明王朝。

但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们现在的确很顺利地接受了皇帝所表达的理念,而不加以质疑。

“陛下言之有理,以往君臣皆太过于强调人伦之德,而忽视了同族同胞之情,卫国即卫家之念,若真是异族入主中华,即便是位列公卿,也不过是一走狗耳,终究没有在本族之朝为一平民自在。”

袁可立这时候也就附和着说了一句。

朱由校则因此点首:“没错,不能忽视同族同胞之情,我们这些执政者,就当爱本族本国所有子民,而不能分出三六九等来,毕竟大家皆是炎黄子孙,否则,一旦忽视同胞之情,而一味视其为奴,则无疑会使同族之人离心离德,以至于国家亡于异族,使全族人,无论贵贱,皆为外虏之奴!

冯铨等辈,得尽量改造、尽量教化之,若能改造教化成功,也算是功德一件,若还是不能、冥顽不灵,则除之!

至于如何教化?

首先一点,得从少年抓起,让天下少年皆知其国为大明,其族为华夏,知道何为国家,知道自身之财产权、生命权等皆因受国家保护方才有此权,方才有着人的尊严,而不是为他人之奴!如果国家亡,则必为亡国奴,那时,便无任何做人的权利,要想维护自己做人的权利,就得先一起守住自己的国家,乃至改造自己的国家。”

接着,朱由校就继续吩咐道:“敕命翰林寺立即编纂出一本《贰臣传》来,将张弘范等为异族王朝谋事过的士大夫录入其中,以传其如何使本族同胞陷于亡国苦难的事迹,以使天下人警醒,将冯铨也编入其中,即便他现在还活着;另外再编纂一本《忠臣传》,将岳飞等为国家民族而奋斗的事记载出来,传其忠心,以及这些忠臣的付出,如何让本国百姓不至于为奴的,比如可拿南宋之汉民与元朝之汉民境遇对比,讴歌岳飞护卫本族之国之功,皆用白话,要通俗易懂,使蒙童百姓皆知其理。”

“遵旨!”

“嗯,抓紧去办,多想些办法让人深知国家命运与个人权益之攸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