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德川幕府得知长崎事件后的反应

现在的德川幕府实际统治者是德川秀忠。

但德川秀忠不是德川幕府的征夷大将军。

真正的征夷大将军是德川秀忠之子德川家光。

因为德川秀忠在两年前学习德川家康,把将军位禅让给了德川家光,而搬离将军府,住在了大御所。

所以,德川秀忠相当于是德川幕府的“太上皇”,不过,德川秀忠不是没有权力的“太上皇”,而是握有幕府实际控制权的“太上皇”。

德川秀忠现在还不知道因为他允许长崎大名松浦藩驱赶明国商人而引起了大明的报复。

现在的他只刚刚得知松浦藩在驱赶明国商人时所进行的残暴行为。

不过,德川秀忠倒也没有太在意这回事。

因为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统治者都还没有足够重视平民生命的意识。

所以,德川秀忠也不觉得远在天边的大明皇帝会为一些侨居商旅被屠而兴兵讨伐自己。

另外,德川秀忠自然也不会因为有兵的大名杀了几个明人,而因此严惩该大名,何况这大名还是拥戴他的大名。

但德川秀忠明显不是很了解现在的大明,以及现在的大明皇帝。

正因为此,在数日后,德川秀忠得知长崎被大明犁庭,连长崎大名松浦藩也被族灭后,所以就感到十分惊愕。

“可恶的明国人!他们怎么能如此对待我大和人!这简直是对本将军的冒犯!极大的冒犯!”

德川秀忠因此拔出刀来,直接奋力一劈,硬生生劈断了案桌一角。

“将军,他们这是在报复!因为松浦藩杀了他们的侨商,所以,他们才这样做,据在下所闻,他们之所以喊十日不封刀,是因为我们松浦藩屠了明国侨商一日,而他们要以杀一旬的时间来报复!只是现在还不清楚,这是不是明国皇帝的授意,如果是,那明国皇帝到底想干什么,是借机吞并我倭国,所以用这种强硬的方式来激怒我们,还是有别的原因?”

德川家康时代就追随德川家族的上京供奉伊达政宗此时对德川秀忠说道。

德川秀忠听后则神色凝重起来:“既如此说,我们得隐忍,不能给明国皇帝兴兵讨伐我们的机会!当令各大名接下来不得有不敬明国人的地方,以免给明国皇帝以讨伐我们的口实。”

“正当如此!除此之外,还应派人带国书于明国皇帝,长崎之事皆是松浦藩擅自行动所致,与幕府无关!”

伊达政宗继续回道。

德川秀忠点了点头,他现在没再因为大明水师对长崎倭人的报复行为而恼怒,而是迅速恢复了理智,知道自己要想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自己就必须采取绥靖政策,所以,现在伊达政宗建议他派人带国书给大明皇帝,主动解释此事,他也没有反对。

而因此,陈新在占领长崎后没有遭到倭国的大规模报复。

相反,德川幕府还主动给陈新送来了粮草,理由是彰显自己幕府睦邻友好的态度,伊达政宗这些大名也主动向陈新示好,还想把自己女儿主动献给陈新,就像历史上在海上颇有实力的郑芝龙也得到倭国大名献女的机会而因此娶了倭女且有了郑成功一样。

但陈新不是郑芝龙,他只是朱由校麾下的一名武将,而不是一方诸侯,朱由校也只给了他和他的水师们对外国百姓不讲军纪的特权,但没给他们可以不在乎内部军纪的特权,所以,陈新自然也就没有与这些大名结亲,只收了幕府的粮草。

陈新这样的行为倒获得了德川秀忠的好感。

因为德川秀忠担心的就是有大名和大明水师勾结,进而企图挑战自己的将军权威。

所以,德川秀忠在接下来不但没有组织幕府军收复长崎、驱赶陈新所率领的大明水师,反而还阻止其他一些在乎倭国国家尊严的大名出兵长崎。

但德川秀忠不知道的是,开始商业资本化的大明帝国,现在因为生产关系的转变,尤其是在皇帝和掌权官员皆是大资本家后,已经开始极具侵略性,而且,这种侵略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现在的大明帝国需要市场、需要原材料、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不然,大明的新型纺织技术就不再是大明复新强盛的动力,而是导致大明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因而,德川秀忠在接下来会发现他即便选择绥靖,大明也会主动找上门来,逼迫他做许多他不愿意做的事。

亦如现在的朝鲜。

朝鲜现在是大明最忠实的小弟。

但并不代表大明会让他躲在幕后过自在逍遥的日子。

因为社会性质改变的大明帝国在露出他对外掠夺的獠牙后,就注定他要以一个新型世界霸主的身份来重新制定规则。

以前的大明只要求自己的小弟向他朝贡称臣,然后互不干扰,各自管好自家的百姓。

但现在的大明对自己的小弟有了更多的要求。

……

汉城。

“这,这,好端端的,天朝为何要征伐倭国,竟还要我朝鲜出师,这是否会惹怒倭国?!”

朝鲜国主李倧在接到朱由校让他出兵倭国的谕旨后感到惊愕不已。

他自然不想对倭国出兵,尽管倭国在三十多年前给他朝鲜国带来了很大的屈辱,尽管在壬辰倭乱期间,他朝鲜的水师表现的还不错,没有陆军表现那么糟糕。

但作为一个只想苟且偷安的统治者,李倧并没有想要找倭国复仇的心思。

不仅仅是李倧没有找倭国复仇的心思,朝鲜的士大夫们,大多数也没有找倭国复仇的心思,都只想岁月静好。

如同宋朝时期,南宋君臣中,意图北伐一雪国耻的人毕竟是少数一样。

当然,也不能说朝鲜君臣们笨,而恰巧是因为他们太精明,太会算账,知道出征倭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是劳师远征,是靡费钱粮,甚至还会遭到倭国报复。

所以,此刻,当大明皇帝朱由校要求朝鲜出征的圣旨到了后,李倧和他的君臣都感到很为难。

领议政金鎏就紧跟着问向来宣旨的郭牧:“如国王所言,出征倭国,是否为明智之策?毕竟只是一些商人之性命而言,天朝为何要因此大兴征伐之事?且若真要出征,定靡费钱粮,而我朝鲜乃藩属小国,实在是难以承受啊!”

郭牧因此直接拔出刀来,指着金鎏,然后对袁崇焕说道:“还请问他,他们是不是要抗旨?!他们怕倭国报复,就不怕我大明皇帝陛下龙颜大怒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