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两百六十三章 刀架在勋贵脖子上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两百六十三章 刀架在勋贵脖子上

作者:枫渡清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6:23:34 来源:小说旗

“这帮没用的东西!”

“真不知道其祖上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废物来。”

李长庚倒是没有把这样的话骂出来,但心里的感受却是这样的。

而李长庚也因此在汤国祚说了以后,直接就拔出身上的佩剑来,直接将剑刃架在了汤国祚肩上:“灵璧侯,你们再在这里替叛军劝降老夫,就别怪老夫先砍了你们再说!”

汤国祚整个人顿时就懵了。

其他勋贵也跟着愣住了。

李长庚接着才道:“你们怕什么!这些叛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现在你们要投降,不怕将来朝廷算账吗,何况尔等还世受国恩,谁在提投降的事,老夫就宰了谁!”

李长庚说着就对杨肇基喝令道:“杨提督,你率你的家丁任督战队,继续督战!谁要是敢怯敌,就杀谁!”

李长庚说着就问向顾鸣郊:“镇远侯,您是守备,可有异议?”

顾鸣郊尴尬地笑了笑:“没异议!”

……

“诸位!诸位!我们为什么要起兵?是要清君侧、是要反抗朝中奸臣对士绅的残虐!可现在呢,我们在干什么,我们也在残虐士绅,这是我们想要的起兵方式吗?!啊!”

在萧近高组织的叛军“圆桌会议”上,参与叛乱的一名士绅成基恪开始对叛军严酷对待不支持其起兵的士绅的行为表达了不满。

而其他士绅因此据理力争起来,说这些士绅愚忠,被劫掠活该。

也有理智的士绅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大军要扩充,需要钱财,而老百姓没多少钱,只能抢不跟着自己一起造反的士绅。

这种“圆桌会议”倒是让各种声音都得到了表达,但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终,还是萧近高亲自把桌子一拍,大声吼了一声“够了”后,这些跟着叛乱的士绅才安静了下来,看向了主心骨一般的萧近高。

萧近高瞪了这些人一眼道:“现在只能看南京内城的文武官员与勋贵们愿不愿意归降,如果愿意,我们光靠南京内城所存的库银库粮就能招兵买马,实在不行还能把城内那帮富得流油的勋贵抄了,说其同为奸臣,这样就可以即便得罪天下多少势力的勋贵,也不用得罪那些不支持我们的士绅!”

萧近高说后就问着徐泽:“李长庚怎么说,他们是否愿意开城归降?”

徐泽摇头:“李长庚说除非内城所有人死绝,否则他不会下令开城!”

萧近高听后一拳砸在了案桌上,咬了咬牙,看着其他跟着造反的士绅说道:“如今看来,只能继续抄那些反对我们的士绅的家,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钱粮食用来招兵买马,除非诸位肯拿出所有家财!或者把田地赠给佃户,作为笼络更多佃户跟着我们一起造反的手段。”

“我徐家已经拿出了全家之积蓄招募乡勇,实在是拿不出来!还是继续抄那些反对我们的士绅的家吧,谁让他们如此不识抬举!”

“没错,我家的田地都是祖上留下来的,凭什么就这样送给那些佃户!还是继续抄那些和我们不对付的士绅合适!”

“此言有理,既然南京内城里那些人不肯投降,我们强攻的话也损失不轻,那就这样,反正那些不肯与我们一同举兵的士绅,也算是和朝中奸臣沆瀣一气、软弱无能,乃士林败类也,抄了也就抄了!”

……

这些参加叛乱的士绅基本上都坚持宁肯抄不和他们一起造反的士绅的家也不愿意自己拿出更多的钱粮土地来招兵买马,因而,萧近高也就只能应允。

所以,接下来萧近高便带着这些叛军继续往浙江方向前进,并在沿途疯狂劫掠士绅百姓,颇不得人心。

此时,许多江南士民都开始怀念起叛军会起兵以前的朱由校时代,毕竟那个时候虽然税收得严点,赚得少了点,可天下至少还是太平的。

……

“启禀皇爷,东厂来报,南京内城还没有沦陷,叛军试着攻了几次,都被李长庚与杨肇基等打了回去!而叛军主力已经攻往溧阳,溧阳知府郭鸿训发动军民坚守,也击退了叛军,叛军如今不得不转而攻打其他州县。”

这天,魏忠贤向朱由校汇报最新的情报。

朱由校听后忙道:“甚好!京城现在怎么样?”

魏忠贤忙将京城方从哲和刘若愚等的事汇报了一遍。

朱由校依旧点头,接着问道:“前面到哪儿了?”

“张家湾。”

魏忠贤回道。

朱由校忙道:“那就加快点速度,到张家湾再歇,顺便看看朕的行宫,看看李三才这家伙修的宅邸到底是什么样!”

“是!”

魏忠贤回了一句。

待朱由校到了张家湾后,他便住进了自己的行宫。

而他的行宫就是李三才的宅邸。

李三才犯事后,其用金丝楠木所建的宅邸也就被朱由校占有,并下旨改造为自己在张家湾的行宫。

明朝时期,因为通州张家湾是大运河民运终点,所以,商业十分发达。

朱由校一到张家湾便被这里鳞次栉比的商铺所惊到,不由得感叹自己如果不出京城还真不知道传说中的张家湾有多繁华,还有这么多单从外面看就不逊色于御花园的豪华庄园。

而这些,朝中官员是不会告诉他的。

待朱由校住到自己的行宫时,就更加被这里面的奢华所震撼到,不由得道:“不出来还不知道,这个李三才比朕这个皇帝过得舒服呀!住在这里,比朕的乾清宫舒服多了。”

韩爌、熊廷弼们没有说什么,他们现在看朱由校有种看乡巴佬的感觉。

朱由校倒也没在张家湾行宫久待,次日,他就继续往南行进。

除让随行辎重和部分人员走水路外,朱由校自己依旧是乘御车走旱路往南,他虽然斥巨资让船政局造船,他对乘船走水路的事比较敏感。

一路上,朱由校也没停歇,约一个月后,朱由校和他的南征大军来到了扬州城外。

但此时,扬州城却已大门紧闭,没有像他在北直隶和山东过境时遇到的地方官员那样提前率缙绅出迎。

“圣驾至,尔等为何还不开城迎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