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两百三十九章 流放江南士绅去关外种土豆

“朝廷三令五申,不得私自结社,这些人还真是把朝廷禁令当耳旁风!”

“但既然敢私自结社,敢如此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为何到现在却来为暴乱的事主动招供?果然是没破釜沉舟与朕彻底决裂的勇气!朕都不怕天下大乱,也不知道你们这些江南士绅为何如此害怕,真正这些食利者有懦弱的属性!既如此,可别怪朕对你们更加强硬!”

朱由校在得到张同敞的奏报不由得腹诽了几句。

也因此,接着,朱由校就在政事堂对方从哲吩咐道:“拟旨给张同敞、孙承宗、杨寰,告诉他们:尽管满朝荐已经自首,但难保没有被逼供的嫌疑,这次暴乱的事,不是他们这些江南士绅想结束就能结束的,为以后更好的统治江南这块财赋重地,必须借此机会多的铲除一些江南士绅!并让他们在江南再次严查私自结社者,一经查明,创社者直接处斩,入社者全部流放!另外,对于结社的事,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东林书院即刻拆除焚烧掉,其所占之地全部改为农田,包括其教田,一并归为皇庄,分于百姓屯垦!之前朕的旨令,可能对他们这些不把朝廷旨令当回事的人来说,没什么震慑感,那这次就通过拆除焚毁东林书院的事让他们知道朕的决心!”

朱由校说完后就大马金刀地坐回到了龙椅上,不怒自威。

作为大明皇帝,此刻的他是真的打心眼里没再瞧得上江南士绅,所以,也就直接下达了拆毁东林书院的旨令。

因为朱由校现在不得不承认江南士绅被打压后还真没几个敢直接反的。

当然,朱由校知道他现在这样继续的强硬下去的话,江南士绅如果依旧不愿意让出利益,只怕真的只有直接造反的一条路。

不过,朱由校如他一即位就极为强硬一样,他依旧不担心这些江南士绅中,真有人敢直接造反。

因为朱由校相信这些人即便造反也成不了事,毕竟历史已经证明过,这些人内斗与欺压百姓算是很在行的,但真要玩命的话是真不行,甚至昏招迭出,智商仿佛直接下降好几个等级,如联金灭辽,联虏平寇这些。

只是,朱由校比较好奇的是,历史上满清统治华夏的时候,这些敢直接造反的江南士绅,打的旗号是反清复明,而这些人如果反自己这个皇帝的话,会打什么旗号,反明复元?”

“遵旨!”

方从哲接了旨,而他心中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暗道:“这些江南文人爱结社的毛病彻底是激怒了陛下,神庙朝常干涉朝政甚至令朝中大员也不得不受其控制的东林书院也总算是要彻底地被清洗了!只是,顾宪成这个祸乱朝纲的小人却已作古,不然也不知道他会是什么心情。”

“朕记得东林书院乃顾宪成等主持建造的,再传道旨意,将顾宪成剖棺戮尸,挫骨扬灰!”

朱由校这时候突然说了一句。

方从哲愕然地瞥了朱由校一眼,忙又回道:“臣遵旨!”

而接下来,朱由校想到已经被抓的江南士绅已经接近万人,也当立即处置,不能一直关在牢里,不然就只会徒耗钱粮。

因此,朱由校再次传旨道:“另外,再传旨给张同敞、孙承宗、杨寰,让他们着即将已押涉嫌主使暴乱的江南士绅进行主从犯分辩,主犯即直接参与者斩立决,从犯不论轻重与其亲眷家奴全部流放去辽东屯垦,种土豆与种棉花,所抄之家财籍没入库后着户部拨部分用于流放这些人的路上耗损。”

朱由校将这些算是江南富户的江南士绅流放到关外辽东去,也算是变相的移民,增加关外的汉人人口数量。

……

“我不要种土豆!我不要种!这就不是我这种尊贵人该干的活!”

此时,辽东,在新开垦出的荒地里,已经先被流放到这里的成国公朱纯臣之子锦衣卫指挥佥事朱钟霖就因为种土豆的事而大喊了起来,还把分给他的土豆块摔在了地上。

负责管他们种土豆的国丈段黄彝见此怒气冲冲走了来,夺过一监工的鞭子就在朱钟霖的身上猛抽起来:“给老子捡起来!这可是能吃的粮食,谁让你丢在地上的?!还当自己是什么国公府的公子吗,流放到了这里,就得服管束,老老实实地种,每个坑不要丢太多土豆块,不要漫不经心的,不然,看老子不打死你!”

“啊!痛,痛啊!”

朱钟霖惨叫了起来,且喊了几声,就只得忙蹲在地上,捡起他刚才丢的土豆块来,然后泪珠子一颗一颗地落在了地上,哭道:“我要回京城!我要回京城!我要回我的国公府!”

其他被流放到这里的人见此也跟着老实了不少,很听话地开始挖坑丢土豆,只是到夜间回草棚歇息时才会偷偷地哭泣。

不过,虽然已经贵为大明国丈但实质上还有着普通庄户想法的段黄彝对此却很是不解,而会每每在看见这些被流放的权贵哭泣时说道:“有什么好哭的!只是让你们种个土豆而已,又不是要你们的命,也没让你们饿肚子,一个个真是过惯了当老爷的命!老子现在好歹也算是大官了,不也种地种的好好的嘛!”

……

“不,我们不去辽东,我们不能去辽东啊!”

“求求您们,求求您们了,不要让我们去辽东那苦寒之地!”

“我要留在江南啊!你们让我去辽东,还不如直接杀了我!”

……

而当张同敞这里按照旨意,要将大部分涉嫌暴乱且被判为从犯的江南士绅流放辽东,且对这些人宣读了旨意后,这些人也都很激动地拒绝或哀求甚至咆哮起来。

这些江南士绅也很难接受去辽东种土豆的安排。

但在朱由校看来,这是他这个皇帝现在最需要做的事。

不把大量汉人尤其是有一定汉文化知识水平的汉人,以流放的方式迁移到关外定居,就无法建立起中原王朝对这些地方的长期有效统治。

因为大明的农科院现在已经培育出了土豆这种高耐寒高产作物,已经具备了让更多的汉人去更北的地方落地生根的基础条件。

所以,朱由校必须抓紧时间让关外有更多的汉人。

……

满朝荐现在也因为知道朝廷要把大多数江南士绅流放辽东去种土豆而对杨寰怒吼了起来:“为什么,你们为什么要这么狠毒!居然想出流放这么多人去辽东种地这一狠招!既如此,何不,将他们都杀了!你们为何要如此羞辱士绅,让他们向草芥贱民一样去苦寒之地种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