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一百五十章 国库收入大增和停征辽饷

顾永成现在也知道自己已被革除了官绅身份。

这让他一时难以接受这种结果。

他没有想到皇帝陛下会因为自己发动的一次针对冯铨和清丈田亩行动的民乱而将无锡所有士子官绅都革除官身功名,罢为民,而没去管谁在发动民乱。

人说法不责众,而皇帝陛下偏偏要以部分人做的事责罚整个县的人。

但顾永成更没想到的是,他昔日的世交乡友们在这个时候也突然把他卖个干干净净。

再加上,一想到刚才连他平素最宠爱的学生也为了逃命将自己推倒在地。

顾永成现在可谓是万念俱灰。

但顾永成还是有贪生之恋的,待营兵将他押起来时,他还是挣扎着朝冯铨求起饶来,大喊道:“制台大老爷,饶命啊!草民当时真的只是在欣赏风景啊,组织乡民闹事的不是草民啊!”

一时间,整个无锡的士绅节操因此都碎了一地。

冯铨也懒得多说,只回了县衙内院歇息。

而顾永成在被带回到县衙大牢后,一边标营把总则遵照冯铨的命令对顾永成审讯起来。

直接一开始,这标营把总就给顾永成上了夹棍。

在这标营把总眼里,这应该是最轻的刑罚了,毕竟只是夹夹手指而已。

但顾永成在被夹住手指后还是撕心裂肺地惨叫了起来。

“痛啊!我说,我说,受我指示组织乡民闹事的还有党崇峰、匡庆生、劳瑞这些生员。”

甚至,顾永成也就直接供出了自己的同犯。

而也因此,冯铨很容易地审出了组织乡民闹事的要犯,且也立即下令将这些人抓捕归案。

随着顾永成被抓,再加上,皇帝朱由校以强硬姿态表示无锡如果清丈田亩的事进行不下去就不给无锡读书人进入仕途的机会,使得整个无锡在接下来的清丈田亩行动顺利地推行了下去。

许多被清出来的士绅之隐田被重新登记在册。

而这些士绅豪强也自觉地补缴了税赋。

只是代价有点大。

从派西厂下江南追缴逋赋,到冯铨在南直隶成功地进行清丈田亩的这一过程中,大量士绅被革除功名,乃至因此被治罪且因此殒命。

本来士绅们是想通过漕粮断运来威胁皇帝朱由校的。

但却不料,皇帝朱由校以强硬的姿态,对士绅最集中的南直隶,来了一次武力收税和强行清丈田亩。

士绅没有想到皇帝会这么玩命,所以被搞了个措手不及与灰头土脸。

不过,朝野间,怨愤自然很大。

但因为眼下大明根基尚在,庶民没有到还活不下去的时候,辽东的建虏也还没做大。

所以,自古从不敢冒风险的士绅们只能先强行忍着。

“陛下这是彻底地不顾忌君臣之义!大明又不是只有二三十年就要亡国,陛下何必如此肆无忌惮!杨广之后果,陛下难道不知吗,我大明即便还可再延续国祚百年,如此下去,将必短于三十年!”

叶向高在知道皇帝朱由校在江南搞得事后非常激动地说了起来,然后非常痛心地再次朝北喊道:“陛下啊!你能不能不要动不动地就掀桌子,你这是欺负我们不敢反你吗?!”

叶向高说着就感到整个头晕眼花起来,不由得扶着桌沿,坐在了椅子上,喘着粗气。

其子叶成学因此忙扶住了叶向高:“父亲!您息怒,反正这江山是朱家的,那暴君要这么乱来,到时候亡的也是他朱家的江山!如果他实在是把我们士绅逼得太急,别以为我们真不敢反!”

“反什么反!是活不下去了,还是不想要头上脑袋?”

叶向高说着就道:“陛下就是捏准了我们这些人不敢豁出一切的弱点,但老夫没想到陛下自己会敢这么豁出去,这哪里是太平天子的作风!我大明又不是眼看着就要国破家亡,使得他宁肯落个残暴之名,也要行如此严酷之政!”

……

“你们肯定觉得朕施政严酷,但朕要告诉你们的是,这自古以来,就是宽严相济,大明之前就是太宽柔了,以至于朝纲败坏,人心不振,事实上,只要这天下,谁守王法,朕的严政也不会严到他身上去,而他就只能感受到朕的恩典!”

朱由校在政事堂对方从哲和召到政事堂的李汝华说了起来,说后就又问道:“南直隶的催缴逋赋和清丈田亩事以及考成法进行的如何,可有何成效没有?”

“回禀陛下,成效显着,粗布估算,已催缴起一千七百余石税粮和八百多万两金花银以及一百多万石白粮,除四百万石税粮需运到地方各布政司补齐地方粮仓外,有一千三百余石税粮和一百多万白粮以及八百多万两金花银已运往京师,这将可以大大充实国库!”

方从哲笑着说了起来,他不得不承认,虽然这次南下征税与清丈田亩的政策施行起来后非常严酷,但也的确大大充溢了国库,使得国库不但可以弥补历年亏空,乃至眼下还能剩不少,因为按照大明以前漕粮加白粮收入,每年也就三四百万石的规模。

而眼下这一次性收上来的都可以抵得上以往的三四年国库收入总和。

所以,作为内阁首辅的方从哲也是由衷感到高兴。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这样一来,加征辽饷后的那两百万石税粮可以免了,下道诏旨,公布天下吧,除已经征收了的,没有征收的全部停止加征,天启二年正月初一以后正式停征,着各省督抚与巡按到时候严查,谁要是违旨继续征收辽饷,参劾严办!”

“陛下如天之仁,臣等为天下百姓感谢陛下隆恩!”

方从哲和李汝华皆回了一句。

李汝华更是松了一口气。

“考成法呢?”

朱由校说着就问了起来。

李汝华忙回道:“启禀陛下,考成法推行后,神庙朝以来的积压要务已全部处理,也革职罢免了五百余名的庸官,吏治为之焕然一新,各地一旦缺官,已能在比往日少一半的时间内补上缺额。”

“尤其是都察院由地方上考成优秀的州县官补任后,被查出的贪墨案显着增加,涉及官欺民的弹劾章比以往增加了两倍,而以个人私德或以风闻事弹劾朝中官员的弹劾章减少了一半,这说明御史官比之前更加务实了些!”

方从哲也补充了起来。

朱由校听后了点了点首:“总算在开始慢慢变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