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敢眼里没皇上,是要造反吗

朱由校不确定历史上多铎平定江南时所带的一万多人马和自己调集的这西厂一万多人马谁优谁劣。

但朱由校相信他临时所调集为西厂的兵马不会比多铎那个屠夫差。

戚金和其浙兵不必说,历史上为大明全军覆没的忠勇之军,在浑河血战中让东虏遭受重创,且吴越两地积怨很深,浙人为主的浙兵对去吴地征税无疑会很有动力。

秦民屏的白杆兵更不用说,和浙兵一样,才和东虏交锋过,连鞑子都能打,不可能打不过士绅的豪奴们。

赵率教是属于边军将领,之前就已经接受皇帝指示揭发文官漂没之事,可见其忠心是可靠的,历史上也是为大明战死沙场的骁将。

满桂也一样,是归化的蒙古人,与南方士绅很难有什么瓜葛,而且历史上也是为大明战死,其忠心也是可靠的。

朱由校不可能要等自己的亲军大规模练成后才去收税。

因为权贵士绅们肯定不会就这么眼睁睁看着皇帝的亲军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这些掌控有大明大部分粮食资源的权贵士绅们肯定会限制粮食流入皇帝手里的方式而限制皇帝养更多的亲军。

所以,朱由校要想养更多的强军,就必须掌控更多的粮食资源,光是白银不够,必须是是粮食,毕竟粮食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只有银子的话,人家不卖出来,银子就只能是银子,不能用来填饱肚子。

因此,朱由校要想控制更多的粮食,就得保证士绅们如数缴纳粮赋。

而要这样,他得利用自己皇帝的身份先拉一帮士绅打另一帮士绅,同时也利用忠诚的北方军事地主打击不忠诚南方士绅地主,或者反过来,利用忠诚的南方士绅打击不忠诚的北方军事地主。

然后,朱由校趁此机会坐收渔翁之利,慢慢扩大自己的亲军规模。

“部堂,总管,在下想问,陛下为何突然要我们南下配合征税?”

在路上,戚金和赵率教、满桂等武将因为好奇不由得问起了汪应蛟和李永贞,毕竟他们突然收到密诏急调他们进京,以致于他们还以为京城有什么变故,所以需要自己这些人勤王,因此就人不卸甲马不停蹄的赶来了京师。

但他们没想到,朝廷竟然是要让自己这些上阵杀敌的人成为西厂的税监。

“因为朝廷已经收不上税,底下许多人没有把皇命放在眼里,即便下旨催促,都没人理会,所以,陛下不得已调兵组建西厂去征税。”

汪应蛟回了一句。

“谁他娘的敢眼里没皇上,是要造反吗,老子宰了他!部堂,你说吧,圣旨怎么说的,到底灭几族!”

赵率教突然爆喝一声,拔出刀来。

朱由校下令让白杆兵和浙兵协助锦衣卫抄没晋商后,并没有取缔晋商的边贸功能,而是以市舶司代替之,也因此,边镇军官地主们的粮食被市舶司以比晋商更大规模的收购了起来,以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囤积或以官府的名义出售给蒙古诸部作为控制蒙古诸部的经济武器。

所以,朱由校也就因此掌控了边镇军官们的经济利益,使得这些边镇将领不但没有因为晋商被抄而对朝廷心生不满反而更加忠心了些。

赵率教也就如此激动了一下,表面上冲动鲁莽,实则也是表现一下自己的忠心。

李永贞因此不由得脸色一阵煞白,尴尬地笑道:“赵参将,稍安勿躁,到时候主要是抄家,倒也不是杀人。”

而这时候,满桂则道:“难怪今年粮饷还没发,不知道部堂可否先把我们的粮饷发了,实不相瞒,底下的官兵已经有怨言了。”

汪应蛟则道:“粮饷会发的,而且陛下特旨在发军饷之余,还发绩效赏银,谁追缴税赋追缴得多,谁得的赏银就多,即便是最下面的士兵也不低于五十两!但现在还不能发,因为你们的粮饷还在那些不愿意缴纳税赋的人手里,朝廷得把逋赋追缴回来后才发给你们。”

“士兵都不低于五十两?还是去江南,不用在这个冬天去边镇挨冻吹冷风,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美差。”

一干官兵皆两眼发光起来。

而也因此,接下来,西厂的人马南下的积极性特别高,速度也特别快,几乎比预计得都要快了个三五日。

这次,朱由校要求西厂一干人马和冯铨直接坐镇苏州,并以苏州知府衙门临时作为东南总督衙门和西厂各官衙门。

等在抄没了一些真要抗税到底的士绅后就再上报以士绅住宅作为东南总督和西厂各官的官衙。

所以,汪应蛟等一干人来到南直隶后就直接来到了苏州。

汪应蛟和冯铨等一到苏州就立即召集了应天巡抚萧近高和苏淞巡抚孙承宗等南直隶大小官员,并要求这些官员立即通告所辖区内的士民在半个月的限期内补缴逋赋,且要求这些官员立即准备好安排清丈田亩、厘清税赋的事宜。

南直隶等地方官员与江南士绅早在汪应蛟等离京时就从各种渠道得知了朝廷派了大规模兵马和一些重臣来南直隶的消息。

但因为朱由校没有让调兵进京组建西厂的圣旨经过邸报与皇明报对外公布,再加上东厂在暗中采取了保密措施,所以,尽管南直隶地方官员和大小士绅听到了一些风声,但也不怎么确定朝廷派大规模兵马与一些重臣南下之目的。

如今在得知朝廷的真正目的后,南直隶的大小地方官员自然都大为惊讶。

不过,因为担心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所以,有些文官尽管有心站在江南士绅这边,但此时也不敢明着反抗朝廷的旨令。

所以,接下来,追缴逋赋和清丈田亩的事一开始还算顺利。

尤其是应天巡抚萧近高和苏淞巡抚孙承宗比较支持,毕竟皇命难违。

因此,各级官员都把追缴逋赋和即将清丈田亩的事告知了下去。

但这政令一告知下去,就引起江南士绅们的极大震动。

“朝廷怎么能这样!派这么多兵马来,竟然是为了催缴逋赋!这是真的要直接逼我们造反吗?”

王士骑因此勃然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而与之同在徐家园林里商议此事的董祖和则冷笑道:“这还用说吗,如今这位暴君是真的刻薄寡恩至极!老子有时候真想造反起事!”

“休得如此说,小心有九族之祸!天子虽无道,然到底是天下之主,以我看,这事先别管,只要我们不反,朝廷未必会杀我们,毕竟杀了我们也无益,是几乎所有士绅在逋赋,除非把我们全杀了,可他朝廷能全杀了我们吗,全杀了我们,他这江南还要不要?朝廷要想统治江南也离不了我们的。”

申用嘉说了起来。

“没错,建桥、修路、赈济灾民、管控庶民生事、严防海盗倭寇、教化乡邻、培养治国之士,这些都需要我们士绅来替朝廷做,他朱由校就算要乱来,朝中那些老臣也不会答应的!这是我爷爷徐文贞公说过的话,天子要想社稷长治久安就离不了士大夫替其治国。”

徐元庆说了起来。

“但也不能过于轻视,先看看阵势,如果朝廷催缴严厉,我们也不必强撑着!反正是整个江南士绅在逋赋,不是我们这几家。”

申用嘉说了起来。

其他人也都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