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战国:开局一块地 > 909 楚王是太阳!

战国:开局一块地 909 楚王是太阳!

作者:衣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管怎么说——赵王终究接受了楚国人的要求。

尽管心中充满了屈辱与无奈,但为了赵国的存续,赵章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贩卖自己的国人换取外汇,从古至今唯此一例。

话说陇西地区,原本是秦国人的‘龙兴之地’。

自打大楚夺取陇西、义渠两地之后,楚国便在这里开始了漫长的经营!

得益于楚国的宽厚政策,当地的秦人融入得很快。

哪怕是最顽固的秦国人,现在也已经完全以楚人自居了……甚至在前些时候的武军招募之时,这些本地人还争相想要加入楚王的军队,以至于要给郢都方面写万民书。

也是!

和秦国的什七税比起来,咱们大楚的什三税确实能让人更有归属感……

工资涨了一倍,谁管你老板是谁!

我看熊老板比嬴老板看起来像好人呐!

不过话说回来……陇西地区的经济情况其实总体上并不算发达。

这里虽然是秦国的发祥地,但是这里距离戎狄太近——那些附属于秦国的戎狄毕竟不总是忠诚可靠的,秦人和这些戎狄在历史上打了大大小小无数的仗。

而陇西、义渠地区,当然就是反复拉锯的重点地区。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曾是秦国骑士和戎人作战的战场。

这样一块儿地方,经济能发展得起来就见鬼了!

虽是老秦人的发祥地,但是陇西地区远不如【岐山】以东那片‘关中之地’富庶——地广人稀是常态。

楚国拿下陇西、义渠两地之后,因为开放了和戎人之间的贸易,因此戎人变得相当可控——譬如曾经彪悍擅战的义渠人甚至已经成了大楚的农夫。

和平的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再加上这里繁育的牲畜无疑是楚国腹地供不应求的宝贵商品。于是通过大批量的商旅贸易,有利于拉动陇西、义渠的发展。

这片老秦的凤鸣之地,在楚国的治下愈加富庶!

但地广人稀的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

好在近三十万赵人西迁之后,似乎能缓解这方面的问题……

楚国的接收工作井然有序,除了洪石头宣读的手书之外,熊午良还特意下令——要求当地官员对这些新来的赵人给予最大的宽容与帮助。

当地的楚国官员们虽然对这些突然到来的赵人心存疑虑,但在楚王的严令下,他们还是展现出了应有的风度。

迁入的赵人们被分散分配到了陇西的各个村落,每个村落都有足够的田地和水源,以及一些简陋的房屋。

说是田地,其实就是荒芜的野林子。

反正地方已经划给你了,工具也给你准备了。

接下来,就靠你自己了!

楚国提供了种子和农具,帮助他们开始新的生活——种子包括曲阳书院不断改良的优质种子,也包括番薯苗。

洪石头对副将道:“不是征服,而是解放——这不是我说的,是咱们大王说的。”

“攻伐六国,不但要破其兵甲,还要获取民心。”

“陇西之地没有赵人——尽是楚人也。”

“二三子明白否?”

这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

于是楚国的士兵们在这个时候展现出了令人惊异的友好——在曲阳建筑工程队的指挥下,当地的楚军戍卒们居然帮助赵人们修建房屋,甚至比比划划地教他们如何使用楚国的新式农具。

楚国军卒们帮助赵人们搬运行李、搭建临时的帐篷……甚至还有士兵撸起袖子,亲自下厨,为远道跋涉而来的疲惫赵人们准备热腾腾的饭菜。

“哎……你们楚人竟也有如此手艺啊!”某个饥肠辘辘的赵国老汉尝了一口楚国士兵煮的粥,忍不住夸赞道。

那楚国士兵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如今汝等亦是楚人也。”

“洪将军说了——要让我们照顾好你们这些新楚民。”

“不过有一条——谁再敢称我们大王是……是……是甚么芈良小儿……”那军卒涨红了脸,表情也阴沉起来:“这些赵国的陋习,要收一收!”

“哪能呢!”楚军士卒的话引起了一阵哄笑:“楚王是太阳!”

“我说今天怎么是阴天……因为太阳在我们心里啊。”

“是也!是也!”

距离冬天已经很近了,但是在楚国的高效运转下,这三十万赵人在北风来临之前,已经安稳住下。

甚至每个赵人手中,都领取了足够挨到明年秋收的口粮!

不少赵人对此大为震撼:“楚人富庶,竟至于斯!”

陇西的第一场风雪刮来了,但三十万赵人已经入住了温暖的房屋。

楚国的官员们定期巡视,确保他们有足够的食物和物资,同时也趁着春耕来临之前,命令当地人传授他们楚国的农业技术。

如此待遇,也难怪这些赵人以极快的速度,学会了楚国流传甚广的一首著名歌谣……

“伟大的楚王良,您的恩情我们一辈子还不完,还不完……”

“楚王是太阳!”

……

话说回来——其实当地的秦人原住民们,起初对这些赵人的到来,是很有些抵触情绪的。

原因不言而喻……咳,他们赵人伤害秦人,实在太深……

赵雍的两次关键背刺,老秦原住民记忆犹新。

于是也难怪当地原住民对赵人心存芥蒂,毕竟两国之间有着多年的恩怨。好在当地各级官吏严加管理,严禁秦赵争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看到这些赵人同样勤劳朴实,同样渴望和平的生活……心中的隔阂逐渐消融。

秦人们开始与赵人们交流,分享农耕经验,甚至在年关之际里一起庆祝。

孩子们在布满白雪的田野间追逐嬉戏,不分彼此。

这些孺子之间的友谊成为了两族之间和解的桥梁。

消息传到郢都,楚王熊午良对这一切无疑非常满意。

这些赵人将成为楚国的宝贵财富……虽然以老弱居多,但这里无疑是一个好的试点。

无论是秦人还是赵人,现在都是楚人!

真实历史上,秦灭六国的过程中以征服者自居,吸引了六国遗民的无数仇恨……以至于嬴政这个千古狠人驾崩之后,六国的遗民在贵族们的鼓动下,迅速掀起反秦浪潮。

作为穿越者,熊午良当然要从中吸取教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