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永不暴露 > 第267章 心可是够大的

永不暴露 第267章 心可是够大的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9:00:28 来源:小说旗

四月的北平,已经春暖花开。

在日本扶植下的华北伪政府,目前表面上统治者这座城市。

赵立冬和柳德米拉一路上假扮身份,顺利地抵达了古老的北平城。

跟赵立冬前世时候见到的现代化大都市不同,现在的北平还有城墙。马路上汽车、有轨电车、马车、人力车、黄包车交织在一起。

马路上到处都是牲畜粪便,城市里几乎到处弥漫着臭气,空气污浊。

只有街道上行驶的的汽车和有轨电车,才能体现出一丝现代气息,提醒人们这是一座四十年代的城市。

北平城表面上是和平的,街道两边的墙上,不时出现一些标语,宣扬所谓的中日亲善,*****等欺骗言论。

就在这些标语下面,时常有流浪者、乞丐举着破碗要饭。从他们的破衣烂衫和瘦弱的身体,就知道这些人不是装的,而是真的乞丐。

两个人拉着一辆板车,从路边经过。

车上的破席子下面,已经有了两具尸体。这些尸体,就是那些路边倒毙的的死人。

一个人一边在后面推车,一边敲几下破锣,喊上几声。

“收死倒喽,收死倒。”

所谓的“死倒”,就是死在路边的无人认领的尸体。

这些死人,或者是饿死的,或者是病死的。天气冷的时候,自然还有不少是冻死的。

在此时中国的几乎每一座城市,即使是国统区,哪怕是渝城这样的战时首都,都经常出现无人认领的尸体,几乎每天都有。

哪怕是最为繁华的大城市沪海,也是如此。收尸队天天出动,每天都至少是十几人,几十人。

正因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各个城市都有专业的收尸队,负责处理这些尸体。

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天灾人祸,残暴的侵略者,无良无能的政府和伪政权,就是造成这种饿殍遍地现象的根源。

赵立冬和柳德米拉下了火车,没有乘坐出租车,也没有乘坐黄包车,而是选择乘坐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的票价不高,甚至很便宜。便是如此,也不是一般平民百姓能够经常坐得起的。

车上的乘客,男子或者穿西装,或者穿长袍马褂。女子一般都是旗袍,其中最多的,就是比较便宜,目前也比较流行的阴丹士林旗袍。

从男男女女的衣着看,都比较干净体面,一看就是这个时代的所谓白领和中产。他们或者是政府职员,商家职员,知识分子,或者就是家境比较好的人。

一路上,乘客上上下下,赵立冬就没见过一个工农模样的人。

不是没有这样的人,相反这样的人很多。不过没有坐电车的,他们都在路上步行。

赵立冬和柳德米拉在正阳门站下车。

等车过去之后,赵立冬向北望去。

“这里就是紫禁城,以前的皇宫。”

赵立冬说道。

“就像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么?”

“对,都是以前的皇宫。不过,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那里面已经没有皇帝了。”

“我知道那个皇帝,他跑到东北去了,当了满洲国的皇帝。”

“那是伪满洲国,不是一个合法国家,是日本人扶持的傀儡。”

“什么叫做傀儡?”

“就是被人操纵的木偶,日本人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两个警察过来,在两人面前停住。

“先生,小姐,看着有些眼生啊,你们是什么人?”

两个警察本想趁机敲诈一下,但是看赵立冬和柳德米拉打扮时髦,柳德米拉又是个洋人,心中未免就怯了几分。

如果是中国人,他们自然可以凶一些。但是面对洋大人,可就要小心谨慎些。惹得洋大人生气,那可就不好办了。

“去去去,别耽误我看风景。”

柳德米拉到香江和内地很长时间,已经很了解这些人的脾性。

这些人见到中国人很凶,但是见到外国人,尤其是西方白种人,一个个的就点头哈腰的。不敢放肆。

所以,她连汉语都没说,直接说英语。

两个警察一看柳德米拉生气的样子,不声不响地走了。

见到这一幕,赵立冬心里不禁叹息。

唉,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已经被西方人打断了脊梁,站不起来了。

现在这些统治者,一个个的对内重拳出击,凶残暴戾。但是面对东洋人,西洋人,恨不得跪舔,个个献上自己的膝盖。

还要等八年多时间,到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才能真正站起来。

“杰克,你在想什么呢?”

“哦,没事,我们走吧。”

往前走了不远,向南面一拐,就是北平繁华的商业街大栅栏。

街道两边都是各种店铺,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走了不远,就到了一家商店“永昌绸缎行。”

一个胖胖的,四十来岁的伙计迎了过来。

“公子,小姐,里面请,想买些什么?我这里都有。”

“我们从坝上来,想要批发一些布料回去。”

“哎哟,你可找错地方了。小店只零售,不做批发生意。”

“你这人就是怪,上门的生意竟然不做。批发生意不是生意么?”

“批发生意赚得少,除非您二位愿意给零售价。”

“你这人冥顽不灵,这生意不做也罢,走了。”

赵立冬转身假装要走,那伙计急忙阻拦。

“对不起公子,小的实在不敢做主。正好掌柜的在家,不如去见见掌柜的,我想一定会让公子、小姐满意。”

“好,我就见见你们掌柜的,前面带路。”

这家“永昌绸缎行”,就是接头地点。对上了接头暗语,赵立冬就跟着伙计进了铺子,然后从后门出去。

在狭窄的胡同里左拐右拐,走了三四分钟,到了一个四合院门前,伙计敲了几下门。

很快,里面就有了反应。一个人出来,打开木门上的小孔。

“老家来人了。”

“哟,杰克,柳德米拉啊,你们终于来了。稍等一下,我马上开门。”

门开了,李玉林出来。

“李兄,你怎么到了这里?”

“这不是跟着局座来的么,算计着你们快来了,果然就到了,快快进来。”

赵立冬和进了院子,到了西厢房里面。

李玉林赶紧张罗着倒茶。

“一路上还顺利吧。”

“还算顺利。我说李兄,这个接头暗语是谁设计的,怎么这么长啊?我这背了半天才背下来。”

对于这个接头暗语,赵立冬确实很恼火。不仅太长,还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这个啊,局座亲自设计的。”

代学农设计的?就这个水平?

虽然你是特务头子,但也不是样样精通。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员去做不好么。

“代先生呢?”

“哦,看戏去了。估计也快回来了,你们等等吧。”

竟然看戏去了,他的心可是够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