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永不暴露 > 第162章 烫手山芋

永不暴露 第162章 烫手山芋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9:00:28 来源:小说旗

代学农显然没有那么顾虑,见赵立冬答应,显得特别高兴。

“你和玉林的孤岛行动,简直就是经典之战。你们两个勇闯虎穴,并肩作战,配合默契,战果辉煌。”

“那么大的行动,你们都能行动自如。一件小小的泄密案到了你们手里,一定能够马到成功。”

代学农狠狠地捧了赵立冬一通,又把李玉林跟他拴在一起。

众人见老板这么说,也纷纷敬酒,吹捧赵立冬和李玉林。似乎这个案子,除了赵立冬和李玉林,世界上就没人能破得了。

赵立冬自然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是把这个棘手差事甩给了赵立冬,二是趁此机会,衡量一下赵立冬的斤两,看看他究竟有多大本事。

“既然先生如此看重,我就接下这个案子。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只要能破了案子,别说一个条件,便是十个百个,我也答应。”

“我要全权做主。抓人放人,生杀予夺,都由我做主。”

“行,没问题。”

“好,半个月之内破案,定给先生一个满意交待。”

赵立冬说完,场上一片寂静。

什么?半个月破案,你凭什么?

代学农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

“好,一言为定。哈哈哈,当初刘玄德得卧龙、凤雏一人足矣。如今我有杰克和玉林左膀右臂,何愁案子不破?来,干杯。”

“干杯。”

一时间,众人谀词如潮。

不过,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我倒是要看看,你怎么在半个月之内破案。

宴会结束之后,柳德米拉回外面的住处。联系卢广大和何俊明搬过来,赵立冬跟着李玉林来到司法处。

“杰克,你太鲁莽了,不应该接手这个案子。”

“怎么啦?李兄,不是你跟代先生举荐我的么?”

“没有啊,我怎么能把你往火坑里推呢。这个案子要是好破,那帮家伙早就抢破了头,哪里还能轮到你我?一定是滕群生那个王八蛋在背后搞鬼。”

“没事儿,不就是个案子么。他们破不了,咱们破了不就结了?正好让他们看看咱哥俩的本事。他们对咱们孤岛行动的功劳不服气,破了他们破不了案子,看谁还有话说。”

唉,这个杰克啊,就是个李大胆儿,什么活儿都敢接。

“可是你也不该答应半个月啊,这不是束缚了自己手脚么。万一半个月破不了,我俩岂不是成了笑话?”

李玉林确实患得患失。

孤岛行动的光环,如果因为泄密案破不了,必将失去光彩。

“破不了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多花几天功夫而已。李兄,不用想那么多,有我呢。正好有机会,让你看看我是怎么破案的。好好跟我学,学会了都是你的。”

“好好好,我跟你学。”

李玉林知道多说也没用,也就不再说了。

当初的孤岛行动,所有人都反对,他仍然一意孤行。那么大的行动他都敢干,一个小小的泄密案,在他眼里又算个什么?

跟他在一会儿做事,总是叫人提心吊胆的,我怎么交了这么个朋友啊。

行动处很快就把泄密案的卷宗送了过来,甩掉了这个烫手山芋。

赵立冬就开始阅卷。

这个案子表面是经济情报泄露,实际上也是军事情报泄露。

情报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交通工具的。主要有三个部分。

一是国统区的铁路情况,包括铁路里程,客货车的车头数量和车厢数量。

二是国统区的水上通航水道和里程、火轮船和大型帆船的数量。

二是国统区的公路通车里程、卡车数量,尤其是滇缅公路上的汽车数量,数字比较准确。

滇缅公路上的汽车,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政府所有的货车,包括各地、各级政府和军方的军车。

二类是各种公司所有的卡车数量,这些卡车也参与滇缅公路的运输,属于商业性经营,赚取运费或者给自己公司运货。

第三类是私人货车,基本上靠给人运输货物赚取运费。

这份情报的价值在于,可以通过道路和车辆、船只的数量,推算出货运量。

用在军事上,可以推算出运兵能力和补给能力。

尤其是滇缅公路的情况更为详细,可以推算出外国流入中国物资的数量,这对于经济和军事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这份情报是情报处经济科二组的组长在今年三月份统计汇总出来的。但是这位组长在三月份的轰炸中被炸身亡。

这份情报是九月份被汪伪76号特工总部的卧底发现的,从时间上看,可以直接排除这位组长泄露的嫌疑。

除了组长,二组一共有6个主要的组员能接触到这份情报。其中3位组员从今年2月份就外出,一直到现在也没回来过。

他们外出的时候,这份情报还没有出来,所以也排除了嫌疑。

剩下的还有六个勤杂人员,但是都不识字,也没有接触情报的权限。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在本部和外面做一些跑腿学舌的工作。

行动处也对这些人进行了调查和甄别,排出了他们的嫌疑。

最后就剩下了现在抓到的三个人。

1号嫌疑人吴秋麒,28岁,高中毕业,身高160,父亲吴岳麓是渝城警备司令部一个少校军需官。级别虽然不高,但是他的小舅子,也就是吴秋麒的舅舅杨德占,是渝城警备司令部的副司令兼宪兵司令。

杨德占是黄埔六期,代学农也是黄埔六期。

吴秋麒的妻子是一个小学教师,夫妻育有一子,今年2岁。

有一个弟弟吴秋麟,在渝城经商,经营一家运输公司。有一艘排水量500吨的火轮船和九部卡车。没有什么政治倾向。

2号嫌疑人冯千帆,36岁,大学商科毕业。妻子是渝城一家医院的护士。两人育有两女一子,大的是女儿,今年12岁。还在读书。不过因为学校停课,目前在家。

冯千帆的父亲是交通部的一个科长,一个芝麻小官儿。但是他的伯父是国防部第一厅的少将高参。

国防部二厅其实也属于军统系统,跟一厅的人,即使不熟,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位是黄埔四期出身,比代学农的资格老,跟常凯申的侍从室第一处主任李巍关系密切。

3号嫌疑人李明生,33岁,师范毕业,加入军统前,是一位中学教师。父亲是渝城大名纺纱厂的厂主,家境富裕,妻子在家当全职太太,夫妻育有两子,一个九岁,一个六岁。

三人都坚决否认自己是泄密者,即使用刑,也没有承认。

从口供上,也看不出有什么破绽。调查三人几个月的行踪,行动处也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