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流寇 > 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万军重重围

大流寇 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万军重重围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15:33:10 来源:小说旗

大师肯定算不出他今天是生还是死。

因为,拿刀的不是大师本人。

唯物主义,大师想生,监国却会要他死。大师想死,监国却未必要他死。

唯心主义,生死悬于他人之手,漫天神佛也休想保佑。

陆四当然不会胡乱杀人,他只不过是想通过这个让智能心惊肉跳的选择题,让大顺文武明白一个道理——信别人不如信自己。

不过既然来了,陆四也不会空手而还。

所以他问大师出家人对身外之物如何看。

最终,拥有智慧的智能大师为当地重建积极捐输,价值差不多是他甘露寺几年收入。

这真是和尚当了一辈子出家人,化缘了一辈子,到了却被人家给化了缘。

甘露寺的事只是陆四在安边营的一个小插曲,从寺中回到安边后,第四军的捷报就传了过来,称于新兴堡大破西军孙可望部,斩杀俘虏西军上万,并夺取新兴堡这一宁夏后卫境内的重镇。

陆四让侄孙义良将地图取来,这个侄孙在他身边也呆不了多长时间,等过完年就要去宁夏任镇戎知府一职了。

镇戎府虽贫瘠,人口不多,但此地乃是陕西同宁夏交接所在,地方情形颇为复杂,尤其境内有外来教寺存在,故而陆义良任此地父母官着实也是考验。

做得好,陆四脸上有光。

做得不好,陆四这个四爷爷肯定也跟着丢人。

陆四其实给了侄孙更好的选择,比如在陕西境内选一富饶之地任主官,但义良自己选了镇戎,称愿在此贫瘠苦寒之地为四爷爷解忧,而且越是情况复杂地区也越容易干出成绩来。

孙儿如此心愿,陆四当然高兴,也甚是欣慰。

通州那边一帮陆氏宗亲正在礼部侍郎冯铨办的学习班集中学习,老爹同大伯发来的书信多达十几封,陆四却是一封也没拆开过,因为他知道肯定是老爹跟大伯为陆家人求情甚至是指责他的内容。

所以,不如不看。

不给老爹、大伯情面同时,陆四更是谕令冯铨对陆氏宗亲子弟要从严,万不可因为这些人是他监国的宗亲就放低要求,甚至做出违心之举。

等西北战事平定,陆四是要亲自到通州看看冯铨办班效果的,对于宗亲子弟中能力突出者,他肯定也是要予以提拔重用的。

这倒不是家天下的观念作祟,而是平等观念。

举贤不避亲。

但在此之前,必须煞煞那帮陆氏宗亲的心性,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行营参军、兵政府侍郎贾汉复结合各方面奏报,对当下战事向文武众人做了一个简单汇报。

“花马池西南的惠安、盐池、阳宁三堡皆在我军手中,由暂编第二军的一个镇驻守于此。”

“花马池西北的兴武营、永清、安定二堡由宁夏巡抚、暂编第二军提督赵忠义亲领本军驻守,如此,孙、李集团想要西进灵州或窜入固原、平凉已无可能。”

陕西方面,巡抚张国柱在收到行营谕令后,已命凤翔总兵白鸣鹤督兵两万,北进至陕西庆阳府同宁夏后卫交壤的要地青风峡。

虽然白鸣鹤所部有一半是西军降卒,另一半是前番甘陕总督孟乔芳拼凑的人马,整体战斗力较低,但青风峡易守难攻,白以两万人马驻守于此足以封死孙、李集团南逃之路。

第十一军提督艾能奇也出兵万余在青风峡西面的甜水堡、下马关,如此,针对西军残余,顺军针对孙李集团的包围圈已经合拢。

西线兵力以暂编第二军为主,计有四万人马。

南线由白鸣鹤部及第十一军一部组成,计有三万人马。

东线左潘安第四军、李成栋第九军两个军已抵新兴堡,两军步骑连同炮兵将近六万人。

监国这边又亲自指挥的第二军、炮镇及行营重甲、羽林诸军种,也是将近五万人马。

算上已从镇靖堡出河套的高一功第一军,用以围歼孙可望、李定国的西军残部的顺军将近二十万,而孙李集团现在兵力最多也就六七万人,且被围于花马池周边不到百里地区,周遭要镇关隘皆在顺军手中,即便顺军不对他们发起进攻,孙李集团也绝不可能撑到开春。

事实上西军余部已经开始粮草紧张,新兴堡之战的失利更是让西军上下好不容易鼓起来的一丝勇气又彻底不存,此战之后西军上下再无人敢提反击,而在顺军反复招降之下,不少西军将领都已经动摇。

战后数日,每日从西营潜逃向顺军投降的西军士卒多达数百人,逼得孙可望不得不派出亲信人马封堵道路,对抓获的逃兵立行斩首,这才止住了溃逃降顺之风。

可如今摆在孙可望面前的并不是止住军士溃逃,而是要为西营余下的将士找一条活路。

内心也实是不敢与顺军再战的孙可望同义弟李定国商议后,由其领军先行撤到花马池,并沿长城诸堡向灵州进军。李定国则率本部兵暂在盐场堡垫后阻击顺军,待孙可望率部至灵州后再退到花马池。

这个计划李定国承担的风险极大,因为其与孙可望分兵后本部兵连同降兵不过两三万人,面对步步逼进的顺军,尤其是顺军拥有强大火力的情况下,李定国很难支撑。

但是向来顾全大局的李定国毅然接下了这个垫后重任,兄弟二人互相激勉一通后,孙可望方领军往花驰池撤去。

目送义兄离开后,李定国心中也极是惆怅,仍强撑着部署诸将,一通忙碌后已是深夜,身心俱疲的李定国方才在部将的再三劝说下往临处处歇息。

西府的居住就是盐场堡的玉皇阁,从堡中百姓家找的一张木床就是这位西府爷的休息所在。

李定国回来时才发现妻子刘氏竟是抱着次子嗣兴在等他,桌上的饭食早已冰凉。

“夫君回来了,”

听到丈夫的脚步声,刘氏欣喜将怀中早已熟睡的嗣兴放到床上,便要去给夫君热一热饭菜。

“别弄了,我先前吃过饼子了,不饿。”

李定国拉着妻子的手,看了眼床上熟睡的次子,心中有一股暖流生出,又有些心疼妻子问她怎么不睡。

刘氏正要说话,阁外却传来低呼声:“府爷!”

声音是西府将领贺九仪。

李定国眉头微皱,抬脚来到阁外,问脸色有异样的贺九仪:“出什么事了?”

贺九仪朝阁中看了眼,不敢大声便凑近西府身边,低语一句。

闻言,李定国心神一惊,没来由的一痛。

竟是他的长子溥兴落在了顺军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