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85当文豪 > 第三百六十七章 阵容豪华的电视剧创作团队!

事实上,贺云这篇科幻小说,只要有心人去对比就会发现,这分明就是米国电影《终结者》的翻版。

要知道这部米国科幻电影可是在1984年就已然上映了,而国内则是在1992年才上映的。

如果他这部科幻小说在国内出版发行,那自然没有问题,可一旦被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那势必会引起版权争议。

对于这点,贺云心知肚明。

可他为何敢放心大胆的“抄袭”呢?

原因很简单!

他其实是在挂羊头卖狗肉而已!

说白了,贺云的这部科幻小说看似是《终结者》的翻版,但事实上却与终结者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在《终结者》当中,一方是未来的人类反抗军,另外一方则是控制了机器人军团的天网,两者视同水火。

双方都派了力量从未来世界穿越回了1984年,并展开了一场惨烈的人机大战,最后派来的机器人自然是以失败而告终。

而后续的几部《终结者》剧情,也大多都是这种模式。

相比之下,贺云所创作的这部科幻小说《天网》,尽管也是这种穿越回过去展开大战的模式,可是却引入了第三方势力。

这便是人类叛军势力!

而且,所围绕的也并非是其他东西,而是围绕未来世界的“天网”终端所展开的一场三国鼎立般大战。

换而言之,这部科幻小说的核心就在于争夺“天网终端”四字上。

至于天网究竟是什么,按照贺云的科幻小说当中的设定,这其实是一方介于人类心灵操控的虚拟网络世界。

而终端就是操控进入“天网世界”的仪器或者是门户。

如果硬要拿什么东西来类比的话,或许虚拟游戏世界操作器具,也就是人们所称的“VR”与之相似。

这点与《终结者》是有所不同的。

在《终结者》当中,天网设定为了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智能化系统,它控制着所有的机器人与武器。

可在贺云的科幻小说当中,“天网”是一个虚拟世界,或者说无限逼近于真实的“游戏世界”。

这个游戏世界并未控制什么东西,而是作为智能化模拟训练场所。

只要能够占据这个智能化训练场所,不管是机器人一方还是人类,都能统治世界,甚至是操作时空。

毕竟在那个虚拟世界,可以模拟任何东西,包括时空穿越。

而这也是为何在未来世界,机器人把征服天网世界作为头号目标,而人类一方也因为各自利益,最终分裂成了两股势力,其中叛军就是一方势力,而另外一方便是“拯救者”的根本原因。

至于他们为何要穿越回1999年的。

那是因为在贺云的科幻小说当中,从1999年开始,人类将正式开启了“天网”计划,而那些智能机器人,只不过是“天网”机器人的附属产物罢了。

所以,只要能够回到过去继而改变过去,那势必会影响未来,如此一来,三方谁输谁赢就能轻松改变了。

可以说,这样一改的话,即使披上了这层屁,读者也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而这也是为何贺云一开篇就写“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的原因所在。

他就是想告诉读者,我是“抄袭”了没错,可是我只是抄袭了设定,至于其中的故事情节,可都是原创的,你不能说我这就是抄袭。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要说真的抄袭了,这话也的确没错,只不过贺云却是抄袭的后世的网络小说设定。

比如“网游游戏流”、“时空穿梭流”。

这放在后世的网络小说当中,基本上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写法。

但放到现在,这种写法绝对是一种新的科幻小说模式。

不说开创者,至少也是集这种模式的大成者。

毕竟在当下,可没有所谓的网络游戏,信息时代更是无从谈起。

…………

事实上,以智能化信息流为基础来创作科幻题材的小说,这放到全世界,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创作模式。

贺云为了写好这部科幻小说,可没少去图书馆查资料。

不过,这一年下来,他能够查到的资料却是少之又少。

这其中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零。

不过这也怪不得国内的科研机构,毕竟智能化研究在全世界都是最前沿的科技,即使是米国,也是如此。

所以,贺云如果能够把这部科幻小说创作出来,绝对比那些以“外星人”为题材的科幻小说要强上许多。

…………

时间一点点过去,一晃便是一周过去了。

此时已经是八月初了。

这天,贺云收到了一封信。

信是李艳寄来的,她在信中说她考上了湘师大,而且还是中文系。

“这个丫头,居然不声不响的考上了湘师大,还真是厉害呀!”

贺云拿着信,却是微微一笑,不禁小声念叨道。

李艳的其他各科成绩本来就很好,再加上她的作文,能够考上湘师大倒也实属正常。

只是让贺云没有想到的是,他会选择湘师大,而且选的还是中文系。

“难道她是因为我当了中文系老师,所以才……”

贺云思索片刻后,微微摇了摇头,却是没有再继续纠结这些。

…………

几天后,正当贺云专心创作科幻小说《天网》时。

郑小龙又给他发来了一封电报。

电报上就六个字――“已重启,望北上”。

很显然,郑小龙这话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新电视剧拍摄计划已经重启了。

作为编剧之一的他,自然就得尽快去京都与王溯他们汇合了。

毕竟他之前可是答应过郑小龙的,这次可不能一再拖延了。

“去倒是没有问题,不过我得把另外一件事处理好才能北上。”

贺云暗暗嘀咕了一句,随即离开了宿舍。

他直接找到了高老,对高老道:“高老,我明天得去京都电视剧创作中心一趟,可能月底才能回来,这期间还得麻烦您帮我注意一下我的一些信件,如果是杂志社或者出版社寄来的,您就帮我拆开看看,如果是重要的事情,还得麻烦您给我发电报通知我。”

“行!我会注意的。”高老没有犹豫,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

翌日下午,贺云就坐上了火车,前往了京都。

来到京都后,他就直奔京都电视剧创作中心而去。

而此时此刻,京都电视剧创作中心,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内,已经坐满了人。

大家都在小声交谈着,他们手上还各自拿着一份稿子。

“咚咚咚……”

这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郑小龙见此,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微微一笑,即刻对大家说道:“我去开门,应该是贺云同志到了。”

果然,当他起身走到门前打开门一瞧,贺云赫然出现在了面前。

“贺云同志,你来了!赶紧进来,就等你了。”

郑小龙说着,立刻就将贺云迎了进来。

贺云进入办公室后,扫了一眼在座的人,见都是熟面孔,却是一笑,道:”实在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不晚!不晚,我们也才刚刚到而已!”这时候,王溯连连摆手说道。

而后,他指了指自己身旁的位置,说道:“贺云同志,你坐这吧,我正好给你留了个位置。”

“行,那我就坐这好了。”贺云回了一句,即刻走了过去。

与此同时,郑小龙也将一份资料递给了贺云。

贺云看了看,发现这是一份大纲,是关于新电视剧的。

“咳咳……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吧,我先说两句。”

郑小龙轻轻咳嗽了一声,环顾了众人一眼,随即又接着道:“咱们这部新电视剧,初步的大纲我已经发到大家手中了,与之前的大纲有一些变化,是我亲自改的,大家有什么意见待会再提,我说说另外一件事。”

“咱们这部剧编剧一共有七位,可以说是阵容强大,新电视剧,大概讲述的是一个……”

时间在郑小龙的讲述中不断流逝,贺云一边看着新大纲,一边听着郑小龙的话。

直到郑小龙说道:“好了,关于大纲的事情,我就说这么多,下面我说一下人员安排,我将担任这部电视剧的监制与策划,导演则是赵宝钢与鲁主任,由李小明担任总编剧,王溯同志同样为策划,贺云同志、冯晓刚同志、马未都同志……等七人担任编剧,剧本一稿创作时间为期一个月,地点就在咱们创作中心隔壁的一家国营旅馆,那里有休息之地,还有开会商议之所……”

好吧,可以说,这部新电视剧的创作团队十分庞大,光是编剧就有七位,其中总编剧为李小明。

而郑小龙与王溯虽然是策划,但也可算作编剧之一。

作为明年上映的重点电视剧项目,郑小龙几乎拿出了所有的“底牌”。

可见,他对这部剧的期望有多大。

“我就说这么多了,下面谁还有问题要我问我的?”正说着,李小龙不禁看向了众人。

这时,贺云忽然举起了手道:“李主任,我有一个问题。”

“是贺云同志呀,你问吧!有什么问题?”郑小龙一见是贺云想问,便笑着道。

“我想问一下这部剧计划在哪家电视台上映呀?”贺云问道。

“央视!这部剧不出意外会直接在央视播出,就跟咱们上次的那部电视剧《湖山情》一样,会在黄金时段播出。”郑小龙倒是没有隐瞒什么,直接就开口说道。

贺云的作品《湖山情》被改编成电视剧后,不仅在京都电视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来更是直接登陆了央视的黄金时段播出,结果也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这也是郑小龙为何执意要让贺云担任这部电视剧的编剧根本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郑小龙之所以让贺云担任这部电视剧的编剧,也是想拉拢贺云,毕竟以贺云如今在作家圈当中的发展情况来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贺云的前途绝对是一片光明的。

虽然影视圈与作家圈分属两个不同的圈子,可是交集的地方却有不少,能够与着名的作家交好,这对于郑小龙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贺云可不仅仅是一位作家,他还是一名编剧。

一名很有潜力的编剧!

“我也有一个问题,既然这部剧在央视播出,那我们的费用是不是可以适当提高一些呀?”

“咳咳……这个,当然可以,不过一切得等电视剧播出之后,所以大家不用着急。”

“我有一个问题,是关于这部剧大纲的,我认为有一个地方必须要修改一下。”

“可以,到时候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商量,具体这事由总编剧李小明同志负责。”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郑小龙也一直回复着大家。

直到这时,一个人突然推门走了进来。

来者,贺云也认识。

之前就见过多次的那位鲁主任。

也就是这部新电视剧的导演。

“大家都在呀!刚好我也有件事须得告诉大家一声,待会小赵会到你们这来,他会告知大家的拍摄进度与其他一些安排,这样也能方便大家创作剧本。”

说完这话,鲁小威转身就出去了。

片刻后,赵宝钢走了进来,他是这部新剧的导演之一,也是他进入京都电视剧创作中心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挑大梁,所以他格外珍惜这次机会。

为此,他对于许多事情,都力求做的完美,与编剧之间的交流也不例外。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拍摄的一些计划安排,今年下半年十月份开始拍摄,先在京都某胡同拍,然后是厂区,由于年代的缘故,所以有些东西必须把握好……”

赵宝钢尽可能的把拍摄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讲给了在座的“编剧”们听,因为这样将更有利于编剧团队的创作。

事实上,不仅仅是赵宝钢,还有冯晓刚,也格外珍惜这次机会。

他不仅仅将作为编剧,还将作为拍摄的摄影师。

…………

十多分钟后,赵宝钢讲述完了,而这时郑小龙则继续说道:“从明天开始,大家就住进旅馆,专心创作剧本,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快就齐声回道。

就这样,贺云与大家一起住进了旅馆,开始了为期近一月的剧本创作。

七位编剧,一起创作,剧本自然不在话下。

这不,仅仅半个月后,一稿剧本就已经成型了。

可就在这时候,郑小龙却是给身在旅馆的贺云带来了一份电报。

贺云看了看电报上的内容,目光瞬间一凝。

“国家作协邀请我加入?这……怎么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