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85当文豪 > 第三百六十章 办一家杂志社怎么样?

重生1985当文豪 第三百六十章 办一家杂志社怎么样?

作者:爱要长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15:17:56 来源:小说旗

《洞庭文学》编辑部。

贺云刚走到编辑室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了李主任的叹气之声。

他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轻轻敲了敲半掩着的房门。

“咚咚咚……”

清脆的敲门声很快就惊动了房间内的李主任。

他不由看向了房门方向,有气无力的说道:“进来!”

话音刚落,贺云就面带笑意的走了进来。

“李主任,您这是怎么啦?我刚在门口就听到您唉声叹气的,是不是出什么事啦?”

贺云随意找了个地方坐下之后,就把目光投向了李主任。

而此时,李主任一见是贺云来了,不由苦笑着回答道:“唉……还不是为了杂志社那点事。”

“杂志社?杂志社又怎么啦?之前,您不是写信给我说,杂志社的情况有所好转了吗?”贺云满脸不解,问道。

《洞庭文学》作为一家才成立不久的杂志社,销量低这是肯定的,毕竟谁也不能一步登天不是。

更何况,就在不久之前,《洞庭文学》因为举办了征文比赛,销量已经有了明显提升,虽然仍旧无法和那些大型杂志社相比,但在杂志社当中,还是有了些许名气,至少在银城本地,已经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可如今看李主任这脸色,似乎并不是这样,莫非又出什么问题啦?

“我们的杂志销量又下滑到以前的水准了,甚至上一期的杂志,只售出了一百五十八本,这样下去,恐怕就只能将双月刊改成季刊了。”

“一百多本?确实有点少了。”贺云一听这话,也不由暗暗沉思了起来。

“其实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让我担心的是赞助方那边,之前咱们不是办了一个征文比赛吗,今年对方居然反悔了,而且现在都没有新的赞助方愿意接手。”

李主任说到这,不由再次重重叹了口气。

现在的他,真的有些坚持不下去了。

杂志社成立之初,他满怀期待,期待有朝一日,银城地区能够出现一本全国都闻名的杂志。

可现在,仅仅两年,哦不,应该说还不到两年,杂志社就已经快坚持不下去了。

这让他失落之余,也不禁开始怀疑,像银城这样的小地方,到底该不该创办这样一本文学杂志呢?

毕竟如果没有上级部门专门去拨款,来维持杂志社的正常运转,光是靠杂志销量,根本就没法使杂志社存活下去。

李主任的自我质疑,贺云自然不知道。

不过,他还是看出了《洞庭文学》杂志社的症结所在。

“看来,以前是我把问题想的过于简单了,要想把一家杂志社一直经营下去,甚至是发展壮大,仅靠杂志本身的销量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得还有固定的广告收入来源才行。”

的确,现在的杂志社基本上都不是私营性质的企业,即使是如《洞庭文学》这类小型杂志社,也是如此。

基本上都是挂靠在某某出版社或是某地文联旗下。

而无疑,这两者都是国家单位,都是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

按照后世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国企。

而国企所拥有的弊病,是非常明显的。

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不够灵活”,或者说“制约严重”。

很多事情,都必须征得相关部门同意才能实施,杂志社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拿主意。

说得更直白点,就是手中没有多少权利。

就拿承接广告业务这事来说吧,要是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杂志社擅自做主去大量承接广告,那肯定是不行的。

“小贺,你说我们再弄一次征文比赛如何?”李主任沉思许久后,抬起头,看向贺云说道。

贺云听到这话,却是当即摇了摇头:“恐怕没有多大效果,即使能够提升一些销量,但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李主任,我想杂志社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应该还是经费短缺的问题吧!”

“嗯……不错!经费短缺确实一直是困扰杂志社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李主任嗯了一声,随即点了点头。

关于经费的问题,他也想过很多办法,包括向上级申请补助等手段,可一直都是治标不治本。

“李主任,那您有没有想过开源节流呢?”贺云偏过头,看向了李主任,又道。

“开源节流?节流我懂,可开源……从哪开源呀?提高杂志的销量?可是经费短缺,杂志销量一直提不高,至于赞助……现在杂志销量受到了很大影响,之前的赞助方也不再赞助了……”

“咳咳……李主任,您难道就没想到过广告?现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已经成为了一件十分普遍的事情,我相信咱们国内的许多杂志社应该也会陆续跟进,甚至我们完全可以以广告收取的费用来维持杂志社运转……”

贺云话还未说完,却见李主任即刻摆手说道:“小贺,这可不行,咱们是文学杂志,怎能以承接广告为主业呢?”

“怎么就不行!李主任,说句不好听的,像咱们这种地区级的文学杂志社,完全就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单位,如果光靠上级部门拨付的那点资金,别说发展了,就连生存下去都是问题。”

“可是……这样做,上级肯定不会批准的。”尽管李主任觉得贺云说得很有道理,可此刻他还是有些迟疑。

大量承接广告,甚至是靠广告收入来赚钱,这还是文学杂志吗?

“李主任,伟人都曾经说过,如果不变革就会消亡,如今咱们国家搞了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不就是在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吗,我觉得办杂志其实也是一样的,咱们不能一直守着以前的那些条条框框,要勇于打破常规思维,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贺云一口气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最后他见李主任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却是紧接着又道:“我就说这么多了,李主任,这事归根结底还得您拿主意,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说完这话,贺云便起身准备离开。

然而就当他走到门口时,李主任却突然叫住了他:“小贺,你等一下。”

“如果按照你的想法,杂志社承接广告,那该如何去管理运营呢?”

“很简单,将《洞庭文学》杂志由纯文学杂志改成教育类杂志。”贺云转过身来,冲着李主任说道。

“教育类杂志?这是什么杂志?科普读物吗?”李主任一脸不解,他倒是听说过科普读物,可这教育类杂志,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李主任,这教育类杂志可不是什么科普读物,而是一类与教育有关的杂志,您应该听说过电影杂志《大众电影》与旅游杂志《天府旅游》、《黄山旅游》吧,其实这教育杂志与这些杂志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以一个领域为核心的杂志。”

“咱们可以在这本杂志上分为以下这么几类核心模块,比如模范经典作文版块、地理常识解析、化学小常识、物理世界、数学海洋,甚至可以是英文名着摘选……”

“等等……你这听上去怎么像是在为学生们而设计的一本杂志呀?”

李主任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他总算是听明白贺云所说的教育类杂志是什么了。

这不就是一本教辅资料吗?

当然,教辅资料那是后来的说法,现在应该叫学习参考资料!

但不管是哪种叫法,贺云的这个提议,完全把李主任给镇住了。

这哪是改革呀!

这完全是把杂志社彻底改了一遍。

“等等……不对吧!刚刚不是说要大量承接广告吗?这样的杂志又如何去承接广告?”

突然间,李主任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他即刻就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贺云。

对此,贺云顿然一笑,却是不慌不忙的说道:“李主任,其实很简单,根本就无须去承接什么广告,因为这本杂志本身就是广告。”

“杂志本身就是广告?”李主任愣了愣,下一刻,他笑了。

这会,他反应过来了。

“我明白了!小贺,你的意思是说,咱们这本杂志所面向的人群就是学生,而学生这个群体十分庞大,如果他们知道咱们这本杂志对于他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自然而然就会去购买我们这本,这确实是一个极为巧妙的设想。”

“哈哈哈……李主任,这话我可没说。”

贺云笑了笑,并未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提醒李主任道:“李主任,如果你觉得我这个方案可行的话,或许可以考虑和银城本地的一些学校老师合作,当然,也可以向全省甚至是全国的教育工作者邀稿。”

“嗯……你这个提议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这样既可以让教育工作者获得一定的稿费报酬,也可以使咱们这本杂志的质量得到质的飞跃,毕竟汇集了这么多名师投稿,对于购买的学生,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可谓是一举两得。”

李主任越想越觉得贺云这个设想很有可行性。

而且据他所知,全国范围内,只怕都没有这样一本杂志。

换而言之,他们只要把这本杂志办起来,那他们就属于全国独一份,是很有希望把杂志发展壮大的。

想到这,李主任看向贺云的眼神越发惊讶了。

“真不愧是获得过改革先锋旗手称号的年轻人,这思维就是与众不同。”

此时此刻,李主任感叹的同时,脑海之中顿时又浮现出另外一人来。

“之前我就有想法从银城师范招一些编辑过来,如果真如他所言,将杂志改成教育类杂志,势必需要大量的这方面编辑,这样的话,那扩招计划人数就得增加了,而我记得那湘师大中文专业的高云燕好像就是这小家伙的对象,他今天向我所提的这个建议,不会就是在为他这个对象准备的吧?”

“呃……应该是我想多了,这两者之间怎么可能会有联系?”

李主任暗暗嘀咕了一句,却是微微摇了摇头。

接下来,李主任又与贺云聊了许多细节问题。

直到一个小时后,李主任突然看向了贺云,开玩笑道:“小贺,我看你对办杂志社这么有想法,要不你毕业后,到我们这个杂志社当个主编好了?”

“到杂志社当主编?李主任,还是算了吧?我哪有空去管理整个杂志社,而且我之前就已经答应我的导师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毕业后我会留在学校当一名讲师。”贺云却是微微摇了摇头,说道。

“留校当讲师吗?那你就一辈子选择留在学校咯?”李主任还是有些不甘心。

毕竟在他看来,以贺云的能力,当个主编绰绰有余。

“可能吧,至少最近两三年内不会离开。”贺云点了点头,回道。

其实,贺云更倾向于自己办一家杂志社。

但是以现在的环境,这种设想几乎不可能。

就算是办个公司,也得小心翼翼,完全属于个人公司那就更不用想了。

毕竟国内环境就这样,如果你不想蹲大牢,就老老实实的上班吧。

先挣点积蓄,等过个两三年,到了九十年代,国内的环境就会好上许多。

到那时,只要不是自己作死,去触碰红线,以贺云现在在作家圈子当中的地位,是很有希望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杂志社或者出版社的。

“那好吧,既然你没有这方面的计划,我也不勉强你了。”

虽然李主任没有说服贺云,可他还是觉得,和贺云搞好关系绝对是没错的。

…………

当贺云返回省城时,李主任也连夜写好了报告,交给了上级主管部门。

为了此事,上级主管部门迅速组织人员,开始商议《洞庭文学》改版一事。

对于这些,贺云自然不知道,此时此刻,他正在忙着修订稿子。

《生死十日》,他已经写完前面的十万字了。

这会,他准备先把前面情节梳理一番,然后再继续把后续的十万字写完。

几天后,学校正式开学了。

白天,贺云忙着答辩的事情,而到了晚上,则继续写稿。

直到这天,他收到了从京都寄来的一封信。

信是由京都《文学遗产》编辑部寄来的。

可这信的内容却是有点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这是啥意思呀?我这论文是通过审核呢?还是没通过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