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85当文豪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剧本里的“忽悠大王”!

郑小龙不愧是郑小龙,他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眼光“毒辣”不说,这编剧水平也是杠杠的。

这不,他很快就发现了贺云话中的破绽。

这会,就见他拿着剧本,翻到了其中一页,而后,他指着其中一段话对贺云说道:“贺云同志,就是这里,按照你刚才所说的,剧本要写的尽量贴近生活化,可这里你所写的情节,是不是违背了你刚刚所说的那个原则呀?”

郑小龙此话一出,大家也纷纷看向了剧本,他们在看完郑小龙所指的那段话后,立即就把质疑的目光投向了贺云。

而此时此刻,面对众人的质疑,贺云却端坐在那,依旧显得不慌不忙。

对于他自己所写的这个剧本《湖山情》,没有人比他更为了解了。

郑小龙所质疑的地方,他当然知道。

事实上,他是故意这么写的。

其实这段情节在原着当中是没有的,而是他在写这个剧本之时,临时起意给加入进去的。

目的就一个,丰富杨大呆这个配角的形象。

按照原着当中所写,杨大呆从小就生活在三洲坝村,与男主角许飞从小一起长大,算是他的铁杆发小。

可人心是复杂的,杨大呆渴望大城市的生活,原着中,他为了自己能够赚大钱,去了特区之后,就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蒙蔽了双眼,从此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至于这其中是如何蒙蔽双眼的,原着之中只是通过他人之口,提了一句“威逼利诱,巧立名目”,就一笔给带过了。

可在剧本《湖山情》之中,贺云却花了不小的篇幅来详细描述这事。

具体贺云是这么写的,杨大呆跟随村民来到特区后,一开始是加入到了“工地大军”之中,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获取报酬。

但后来,杨大呆却嫌弃活累,来钱慢,再加上在特区遇到了一位所谓的赚钱大师,所以,他不顾同乡的劝说,跟随那位所谓的大师辗转于特区乃至羊城各地,他们以“评奖”为幌子,欺骗当地许多企业寄来评奖费用、奖杯、证书工本费,最终从中谋利。

当然,这种欺骗手段需要做到以假乱真,否则很难获得企业信任,为此,他们找了许多刻假公章的人,然后又制作了许多假的评奖资料,把自己包装成所谓的华夏总工会企业评奖委员会。

虽然这个所谓的委员会只有三两人人,可他们却以此手段获得了数万块钱。

直到他们被公安机关抓获,这样的骗局才被终止。

贺云之所以设计这么一个桥段,当然不是随意加的,而是他想以此事来说明杨大呆其实并不呆,相反,他不但不呆,反而十分聪明。

只可惜他并没有把他的这份聪明用到正途上,在金钱的世界当中,他逐渐迷失了自己的双眼,可惜也可叹,更可恨。

“咳咳……其实杨大呆的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我只是稍稍改编了一下而已,大家或许去过特区,也许更听说过,特区的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骗子与皮包公司也多如牛毛,而这些人,有很多也都是或被骗,或被金钱迷失了自我。”

说到这,贺云故意停顿了一下,他喝了口茶,扫视了众人一眼,见大家此刻正若有所思,不由得笑了笑,继续说道。

“我之所以设计这么一个桥段,就是想借此来警醒电视机前的观众,钱虽好,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走歪门邪道得来的不义之财,注定是无法长远的。”

“贺云同志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桥段虽然听上去有些离奇,与现实不符,可仔细一想,却又处处在理,暗含警醒之意,我认为这个桥段应该要保留!”

第一个开口的不是别人,正是鲁小威鲁主任。

而他的话很快就得到了不少在场老同志的认可。

虽然他们的思想有些僵化,但出发点却是好的,尤其是贺云所说的“警醒”之意,让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迅速转变,“金钱至上”已经开始逐渐成为大家崇尚的至理名言,这在他们看来,是万万不可取的,必须要值得警惕。

“我赞同鲁主任的看法,咱们的电视剧可不能只单单追求收视率,还必须得向观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桥段设计的相当不错,看似离奇,可我在报纸上倒也看过类似的报道,确实如这位小同志所说。”

“老林这么一说,我倒真还想起来了,记得去年人民日报就有报道过,据说有一个姓宋的人,联合了十多个人办了个皮包公司,骗了当地许多企业的钱,其中还有一家国企也被骗了。”

“对对对……我也记得有这篇报道……”

“看来小贺同志应该是以这个事件改编的。”

“应该是啦,这类事情确实值得警惕,我完全赞同这个桥段的设计。”

…………

老同志们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这让郑小龙等在场的年纪人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他们纷纷看向了贺云,却见此时的贺云一脸微笑,显得风轻云淡。

好吧,事实上,这个桥段是某点一位姓“王”的老司机给他的启发。

当然,话有说回来了,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特区确实有不少从事歪门邪道骗钱的人或是皮包公司。

尤其是随着华夏与英国关于香江的谈判被提上日程,香江与祖国的联系越来越频繁,这种事情也越来越多。

好在,不久之后,特区那边就重拳出击,狠狠打击了这些人,这才使得这类事件逐渐减少。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说回此时。

贺云的一席话,不仅说得郑小龙等年轻人都哑口无言,就连那些老同志也是心服口服。

而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众人并未再给贺云的剧本“挑刺”,而是开始商议具体拍摄等问题来。

而商议到最后,郑小龙这位主策划突然看向贺云,问道:“贺云同志,关于演员的选择,你有什么想法吗?”

“呃……这个……郑主任,我只是一名作家,对于当下的演员情况,我并不怎么了解,所以还请见谅,不过,对于拍摄的选址问题,我倒是有些想法。”

“哦……请说!”郑小龙一听贺云这话,当即便道。

“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我的这部作品《湖山情》,是以我的家乡三水乡以及梅山县一个小山村为原型,所以……”

“贺云同志,你的意思是说把拍摄的地点选在你的家乡?”

这时候,鲁小威看了过来,他用奇怪的眼神看向了贺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