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85当文豪 > 第两百三十三章 一起看《故事会》,真香!(4500+)

作家圈很大,却也很小。

对于这一点,贺云却是理解的还不够透彻。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吧,他才以为这一切都是那位康主席安排的。

但事实上,他完全是误会人家了。

眼前的这一幕,根本就不是人家康主席安排的,而是机缘巧合而已。

当然,这些对于贺云来说,都不重要,他现在苦恼的是,自己恐怕又要经历一番考验了。

果然,他的猜测是对的,当身边的汪老以及两位主编传授完写作经验后,改稿会也进入了正题。

“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正题,首先我们先看一看贺云同志的《湖山情》,汪老,就由您先开始吧。”

张兴明主编说完这话,他便将四万字的书稿通过身边的人传递给了汪老。

汪老很是爽快的接过了这份书稿,而后,他郑重的戴上了眼镜,拿着书稿仔细端详了起来。

而此时,在座的其他人也都耐心的等待着。

其实今天现场虽然来了数十人,但是却并不都是参与改稿会的作家,真正参与改稿的就那么几位。

张兴明与苏玉肯定是参与改稿的,还有两位老作家,他们经验丰富,而且又是《十月》杂志的老编辑,自然也在其中。

除此之外,就只剩下汪老了,他是张兴明特邀前来的作家,自然是第一个先看书稿的人。

时间一点点过去,汪老看稿的速度很快,他每看完一张书稿,坐在他右侧的两位老作家,也相继看了起来。

大半小时后,三人皆都看完了书稿。

汪老沉默了一会,却是一笑,率先夸赞道:“写的挺好的,就目前写完的这一部分书稿来看,算得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不过……”

说到这,汪老故意停顿了一下,他撇了一眼正焦急等待的贺云,话锋一转又接着说道:“不过有些地方处理的还是略显稚嫩,比如主角养殖乌鱼这一段描写,过于简单,几乎是一笔带过,由此可见,作者并未真正养过乌鱼,或是未曾深入研究过,但像这类小说,恰恰就需要这样的情节描写,还有一些地方,比如这,写的也很突兀,还有这,情节略显拖沓……”

对于改稿这一块,汪老可从来不含糊其辞,他几乎是有啥说啥,毫不保留,更没有拐弯抹角,一点“面子”也未给贺云留。

虽然汪老指出了《湖山情》的许多毛病与缺点,但是大家都听得出来,他对《湖山情》这部小说的评价是很高的,这对于一个“新人”作家来说,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

对此,贺云也不得不承认,汪老说的这些都说到点子上了。

的确,对于小说之中关于养殖技术与黑茶种植这一块的描写,贺云确实写的有些虎头蛇尾。

尽管在写之前他的确做足了功课,可真正到写的时候,还是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一部分情节缩水了。

这不是他文笔不够好,而是他的人生历练还不够。

其实说白了,就是没这方面的经验,再加上他写稿速度比平常作家快上许多,因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毛病,在汪老这样的大作家面前,自然也就无所遁形了。

其实,后世的许多作家,尤其是一些网络写手,都有这样的通病。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后世的社会过于浮躁,节奏很快,所以再也没有多少人能够沉下心来看一本书了,而作者自然而然也没有多少心思去认真写作了。

就像许多小说的情节,基本上都是快餐式的,一眼扫过去,差不多就行了,根本就没人会去仔细深究情节是否合理。

当然,这些都扯远了,还是说回现在。

汪老的明贬暗褒,给贺云的《湖山情》开了一个好头。

而接下来,那两位《十月》杂志的老编辑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至于剩下的张兴明与苏玉这两位主编,他们自然早就看过贺云写的这部小说了,所以,他们也当即给了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那就是:风格独特,继续保持。

其实这个评价是比较模糊的,但是,贺云还是听出来了。

这其实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

大概意思就是说,你写的这部小说在当下这个伤痕文学占主流的时代,以改革开放为主线核心,以积极乐观、无私奉献为价值观,这样的风格是比较特殊,若是继续保持下去,不失为一篇好小说。

对于五位“评委”的较高评价,其他人因为并未看过小说,所以他们也不好判断这个评价是否中肯,但是他们一想到这五位“评委”的身份,他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尤其是五人当中的汪老,既然连他都对此评价颇高,那就足以说明这部小说的优秀了。

“好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这第二篇小说……”

…………

说真的,一开始,贺云对于这次的改稿会确实有点紧张,但是当整个改稿会开完之后,贺云却惊讶的发现,这改稿会其实也就那样。

在场的几位“评委”都很实在,也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他们对于小说之中的不足与优点,都如实说了出来,而且还在最后,给作者提了许多建议。

这跟贺云想像当中的改稿会却是一点也不像,几位“评委”根本不像是高高在上的点评专家,反倒像是一位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是那般和蔼平和,就跟好朋友聊天一般,有啥说啥。

对于这样的氛围,贺云很是喜欢。

而下午的笔会,他更是彻底放松了下来,没有丝毫拘束的跟在场的作家聊起了文学上的各类话题。

贺云跟他们从古代文学谈到近代文学,又从近代文学聊到现代文学,最后更是谈及到国外的现代文学发展。

尤其是一些不是很主流的文学作品,比如“科幻”小说、“悬疑侦探”类小说、“奇幻冒险”类小说、“人生哲理”类小说这些小众文学。

当然,除了小说这个题材外,还有诸如报告文学、新闻稿、这类冷门的文学话题,他也很在场的许多作家聊了许多。

可以说,这类笔会,其实就是一个作家交流平台,大家聚在一起,聊着各种文学话题,相互学习。

“咳咳……小贺,你刚刚说你还写了两篇短篇小说投给了《当代》文学?”张兴明看着贺云,却是笑着问道。

“嗯……那两篇短篇小说是我随手写的?字数都不多,大概七八千字吧,也是关于改革这个话题的。”

说到这,贺云突然间意识到了什么,他咧嘴一笑,赶紧接着说道:“张主编,如果你们也想刊载的话,我回去后,立刻就给你们杂志社寄过去。”

《湖山情》这部小说,贺云已经答应授权给《当代》文学与《十月》杂志同时刊载前面四万字了,至于后面的内容,他却是想换一种方式。

没错,他想直接出版,毕竟这是一部近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如果一点点刊载,时间跨度实在太大了。

但出版就不同了,最多几个月便可出书了。

而且以他现在的名气,加上前两部小说的口碑积累,他相信,这部小说也应该会大卖的。

“那就麻烦你了!你放心,小贺,我们会给你争取最高稿费的。”

“张主编,稿费您还是按照平常的给就行了,我只有一点要求,如果能够改编成电影或是广播剧,您可得第一时间通知我呀。”

“哈哈哈……这个自然……!”对于贺云的要求,张兴明满口答应了下来。

…………

第二天一大早,贺云便坐船回到了银城。

这次去省城,总得来说,还算是比较圆满的。

不仅帮助李国耀老人找到了曾经的战友,还见识了作家圈子当中的“笔会”与“改稿会”。

尤其是笔会,他从其他作家身上可是学到了不少,而且还给了他不少灵感与启发。

这不,在他回来之后的当天晚上,就一口气把《湖山情》写到了六万六千字。

而在一周后,他更是将《湖山情》的剧情写完了一半,而字数也已经达到了十万字之多。

可以说,从省城回来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写稿速度明显提升了许多,每天晚上至少可以写四千到五千字了。

与此同时,在这一周之内,他又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信。

其中最让贺云关注的还得属李艳给他寄来的那封信。

李艳在她的信中告诉他,她的小说《功夫熊猫历险记》已经全部刊载到最新一期的《少年文艺》上了。

除此之外,她还在信中说,她准备写《功夫熊猫历险记》的续作,而理由是《少年文艺》杂志来信说,很看好她的这部小说,希望她能够再写续作。

好吧,自己的徒弟一部小说就让杂志社对她发出了“邀稿信”,与她相比,贺云这位指导老师却是要“逊色”多了。

“杂志社那边看好她固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她现在应该要以学业为重,我还是劝一劝她吧。”

对于李艳写小说,贺云一直都是这样一个态度,那就是绝对不能耽误自己的学业。

所以,贺云给她写回信之时,特意叮嘱她,不能因为写小说而耽误自己的功课,他建议李艳最好是在今年寒假开写《功夫熊猫历险记》的续作。

“对了,差点忘了,还有一件事忘记告诉她了。”突然间,贺云又想起了一件事,他不由在给她的回信之中继续写道:“关于动漫改编一事,有些情节已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少许改编,具体如下……”

对于情节改动这事,贺云前几天就收到了王若昫的知会信。

说真的,贺云也没料到,仅仅为了这事,王若昫会专门给他写信告知。

要知道,既然是改编,自然就会有少许改动,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一件事,可王若昫或许是为了尊重原着,却还是选择了将改动之处一一写到了信中,并且将信给他及时寄了过来。

对于他的这种尊重,贺云自然不好多说什么,他只能将这些改动之处,转寄给李艳,让她这位原着作者做决定。

…………

魔都,某中学。

一间教室内。

此时正值下课。

刘卫东正和身边的同学围在一起,看着手中的《故事会》。

这是最新一期的《故事会》,每个月发行一次。

刘卫东本来是不怎么喜欢看故事会的,他平时最爱看是《今古传奇》和《小说月刊》。

但今天,他却被最新一期的《故事会》其中一篇小说所深深吸引了。

“李钦,你过去一点,拦住我的视线了。”

“任彬,你别挤吗?我也看不到了。”

“卫东,快点翻页呀,这页我们都看完了,接下来,那墓里到底咋样啦?断龙石砸下来没有?他们不会出不来了吧?”

这一刻,刘卫东听着耳旁同学的嘈杂声,却是有些心烦起来。

这本《故事会》,他其实也是借来的,本来他是一个人看的,可后来因为其中一篇名为《考古笔记之夜郎王墓》的小说,实在太好看了,一下子让他看得入了迷,如此这才一不小心让同桌李钦给看到了,他看了一会,顿时也被这小说所深深吸引了。

这下好了,很快,在这位“大嘴巴”的吆喝下,班上十多个男生一起围了过来,大家围在他桌边,脚挨着脚,肩并肩,争相看了起来。

“咳咳……这都上课了,你们还围在人家刘卫东桌边干什么?”

正当刘卫东想说点什么时,一道清脆的咳嗽声传来,紧接着大家就听到了班主任罗老师的声音。

“不好!已经上课了!这节课好像是罗老师的?”

这一刻,围坐在刘卫东身边的一众男生瞬间反应了过来,他们纷纷吓得回了自己的座位。

而这时候,班主任罗昌明走到了刘卫东桌前,他看着刘卫东还未来得及收到课桌内那本《故事会》,顿时脸色阴沉下来。

“你……拿着东西跟我过来,其他人先把历史课本拿出来,自己先预习一下。”

罗昌明对着其他人说了一句后,便转身走出了教室。

而刘卫东则一脸苦笑,他拿着那本《故事会》,只能乖乖的跟在了罗昌明的身后,来到了教师办公室。

当罗昌明冷冷坐下后,刘卫东也低着头,拿着那本《故事会》,站到了他面前。

“我说刘卫东,你怎么搞的,你可是学习委员,自己看这些课外书也就算了,居然还让这么多人跟你一起看,如果是下课时间,我倒也不说你,但是刚刚这都上课了,你……”

“你太让老师失望了!”罗昌明重重叹息了一声,随即又道:“这东西你放在我这,回教室后写八百字的检查,今天放学前交给我,听明白了吗?”

“罗老师,我听明白了。”听到罗昌明这话,刘卫东顿然间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不请家长就好,写检查也没关系!

“那好,赶紧把东西放到桌上,先回教室吧!”罗昌明见刘卫东认错态度良好,又说了一句,便放他回教室了。

待到刘卫东走后,罗昌明看了一眼那本《故事会》,便带着教材跟着回了教室。

上完课后,罗昌明再次回到了教室办公室,他刚坐到自己办公桌前,却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一看办公桌右上角,顿时惊咦道:“咦?那本《故事会》呢?怎么不见啦?我明明让刘卫东放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