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1985当文豪 > 第两百零三章 新作:现实主义小说?(3000+)

听完龙校长的一番详细解释后,贺云这才明白这其中的原委。

敢情不是自己孤陋寡闻,而是时机不对。

梅山黑茶确实是古代贡茶,也曾经远销国外,尤其是明清至民国时期,梅山黑茶随着茶马古道与晋商遍布咱们国家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以吃牛羊为主的少数民族,他们尤为喜欢梅山黑茶。

除此之外,北方那个大国也是梅山黑茶重要的远销之地。

可是随着建国以来,因为一些原因,茶园变成了公有制,而后来又经历了某些特殊原因,梅山黑茶迅速走向了衰落。

改革开放后,虽然梅山黑茶的销量有所起色,可随着更多的名茶占据沿海与粤省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梅山黑茶的销量再次受到了重创。

当然,前者是龙校长说的,而后者则是贺云自己脑补的。

不过,他的猜测应该八九不离十,毕竟不管是苏浙沿海,还是粤省特区这些目前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基本上都以喝绿茶、红茶为主,比如龙井、大红袍、铁观音之类的茶,像黑茶这类,他们并不是特别喜欢。

再加上如今梅山境内与银城的茶厂都不景气,原因嘛,主要还是管理与销售上出现了很大问题,这销量自然也就一直往下滑,销量下滑,这黑茶价格也跟着升不上去,如此一来,卖不出高价,村民们自然就没有大规模去种植了。

也正是这样,市场那头打不开,源头这边,种植的茶农不愿意再种,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一个死循环,村民们的收入没有得到提高,自然也就情有可原了。

“唉……其实咱们梅山黑茶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我记得是六七十年代吧,当时湘省农大的教授就来过我们这,和我们搞过联合研究,还有去年,对于梅山黑茶之中的千两茶与茯砖茶,倭国也曾经派人来此考察过这两种茶,然而……”

作为梅山本地人,龙校长对此是十分痛心的,但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梅山黑茶一点点没落,而村民们了,也只能依旧靠着那么一点可以种植水稻的山地过日子。

“龙校长,政府就没有想过其他办法把销路打开吗?比如打广告或者是开辟其他销路啥的?”贺云继续问道。

“想了,这些都想了,可电视广告出不起价钱,而报纸登了却没什么用处,现在大家都不喜欢喝咱们的梅山黑茶,说什么咱们的茶很苦,不好喝,更让我忧虑的是,我们梅山县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想法设法的外出打工挣钱,所以……这茶就更加没人愿意种了。”

龙校长的一席话让贺云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之前是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他能想到的,县政府的人肯定也想到了,现在之所以无法把梅山黑茶做起来,除了因为许多客观因素,比如交通、市场、茶农思想等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相比其他名茶,梅山黑茶其实并没有后世那般大的名气。

这是贺云通过与龙校长的谈话后,得出的一个结论。

他其实是把后世的梅山黑茶等同于现在的梅山黑茶了。

可实际上,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毕竟,现在的梅山黑茶并没有拿下许多国家级的茶界荣誉,也没有在世界上做过许多宣传,至于拿奖那就更不用说了。

而最重要的是没有形成品牌效应,这让许多人都觉得梅山黑茶仅仅只是一种粗茶,无法与龙井、大红袍等这些名茶相媲美。

“咳咳……贺云同志,我们和王若昫同志的谈话已经结束了,你看你现在可以走了吗?”正当贺云和龙校长聊完后暗自沉思时,门口却突然传来了一道声音。

贺云回头一看是那位老同志,他立即笑着回应道:“可以走了,您先稍等一会,我马上就来。”

说完,贺云即刻从口袋内拿出五块钱递给了龙校长:“龙校长,我得走了,这是五块钱,是我们今天的饭钱,今后我会常来的,还希望龙校长你不嫌我叨扰。”

“贺云同志,看你这话说的,什么叨扰不叨扰的,你和王老师是朋友,常来,我们欢迎还来不及,哪会嫌你叨扰。”龙校长并未拒绝贺云递来的五块钱,他笑了笑,即刻对贺云说道。

“那行,龙校长,我们就先走了,再见!”贺云冲着龙校长点了点头后,随即转身离开了。

他原本是想久待一会,趁机好好了解一下当地风土人情,顺便采采风的,可在与龙校长谈完之后,他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了一丝灵感,这让他顿然间有了写作的方向了。

事实上,自从写完那部科幻小说《后羿奔月》之后,他就一直在考虑接下来的写作方向。

他考虑过《秦时明月之横扫六国》的续作《秦时明月之流苏》,也考虑过再写一部儿童文学,更考虑过沿着《芳华》与《孤岛谍影》这条写作之路一直走下去。

可终究,他都没有轻易下决定,而是一直在思索自己接下来该写点什么。

为此,在这两个月内,他尝试着写过改革方面的文章,可那终究是短篇,他也尝试着写一些伤痕文学片段,可写了一个多小时,他就写不下去了。

前段时间,他甚至还准备写一部类似于《活着》的小说,但在最后,他还是选择放弃了。

究其原因,很简单,就四个字:“过于沉重”了。

对于当下的伤痕文学、乡土文学以及某些为了拿奖而拿奖的文学,他真的有某种“偏见”。

他觉得,有些文学过于揭露咱们国人的劣根性,有些文学更是偏爱于以所谓的民间故事来以小博大,以此传递某种不知所谓的价值观,可偏偏,国外的西方国家就喜欢这个“调调”。

这让贺云心里很不服气。

凭什么西方所认为的,能拿奖的就是好文学!

传统现实文学就一定要展现出某种劣根性嘛?就一定要类似于悲惨世界这类小说嘛?

作为一名年轻的作家,一名富有朝气的作家,写这种“意志消沉”,给予大多数人迷茫失望的价值观,真的好吗?

贺云对此,完全是不赞同这个观点的。

而他在和龙校长谈过后,他就更加坚信了这一点,自己是绝不会去写这类题材的。

他觉得自己既然要写,就要写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之中,普通老百姓是如何齐心协力发家致富,最终奔向小康社会的现实主义主旋律小说,而不是去写那些爱恨情仇,各种冲突的文学作品。

“或许,我可以结合大江大河与后世一些改革开放之中脱贫致富的真实事例,来写一部主旋律现实主义小说。”

想到这,贺云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可行,于是,他在和王若昫聊了两句后,就迫不及待的离开了西岭坝小学。

这次回去,他准备以西岭坝小学所在的梅山县与三水乡为原型,结合自己后世所知的一些改革真实事例来写这部小说。

甚至对于小说名字,他都已经有了些许想法,不过他并未完全想好,所以便暂时将其搁置了。

…………

下午六点半左右,司机师傅开车送贺云几人回到了银城城区,而贺云与其他人分别后,就直接返回了宿舍。

他跟邓成军二人聊了两句,便去了食堂打了饭菜,而后再次回到了宿舍内。

他一边吃着饭,一边拿出了那本黑色笔记本与几张稿纸,开始一点点想初步大纲。

一旁,邓成军与陈老师看着贺云如此“反常”举动,却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他们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后,也都各自拿着书,躺在床上看了起来。

如今已经进入九月份了,天气也渐渐凉爽了起来。

贺云吃完饭后,他把碗筷放到了桌上,也来不及收拾,就继续拿着钢笔在稿纸上写着。

时间一点点过去,贺云一直保持着那个动作,不停的在稿纸上书写着大纲。

此刻的他,灵感爆发,手中的笔都快跟不上他脑海当中的思维了。

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邓成军二人见贺云还在认真写着,便悄悄起身拿着搪瓷盆去接水了。

而这会,贺云还伏在桌上笔走龙蛇。

直到邓成军二人回到宿舍,他这才放下了手中的刚笔。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明天接着写。”贺云暗暗嘀咕了一句,却是舒展了一下筋骨,揉了揉僵硬脖颈。

这一天坐车颠簸下来,他早已疲惫不堪了,现在又写了这么久的稿子,他现在浑身都痛。

“咳咳……贺老师,写完啦?”邓成军突然来到了贺云背后,笑着对他问道。

“嗯……邓老师,有事?”贺云回过头看着邓成军,见他似乎话中有话,随即问道。

“今天,你女朋友来找你了,可你不在,我就让她先回去了。”邓成军笑了笑,对贺云说道。

而此刻,贺云听到邓成军这话,立马追问道:“云燕找我?什么时候?上午还是下午?她有说找我有什么事吗?”

“上午找的,大概十点半吧,至于具体找你什么事?这个她没说。”

邓成军回了一句,却是又看向贺云,盯着他看了好一会道:“我说贺老师,你不会和你女朋友闹矛盾了吧?”

“闹矛盾?没有呀,邓老师,你为何这么说?”贺云一听邓成军的话,不由一愣,即刻道。

“呃……没事,没事!我就随便说说而已。”邓成军听到贺云这般回答,也同样一愣,他赶紧改口说道。

可贺云见他欲言欲止,心中却是越发忐忑不安起来。

“云燕究竟找我有什么事呢?邓老师怎会这副表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