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逆袭1990 > 第748章:一定要掌握粮食的话语权!

逆袭1990 第748章:一定要掌握粮食的话语权!

作者:妞妞骑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5:14: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东轻咳一声,明白了,自己这还是要好好讲的。林老不愧是带过兵,打过仗的,忽悠起人来一套一套。

好吧,既然要讲,那就好好讲,把自己前世所经历的,了解过的都讲一下。

这样,可以让林老对于华夏农业方面未来可能踩的坑好好讲一下。

如果林老能推动一下,让华夏在发展中少踩几个坑,早点作出对某些方面的改变,那就再好不过了。

说句实在话,在华夏这么大的国家,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影响的可能都是几千万甚至几亿人。

自己的这些建议,如果能对一部分人产生好的影响,那就不得了。

想到这里,陈东更加打起精神来。

“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篇文章说得有一定道理。”

“咱们华夏老话说,农为国之本,‘民以食为天’。时至今日,科学技术虽然已经很发达,但人仍然要吃饭。而漂亮国的国务卿也说,谁控制了种子和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人类。”

“而要解决吃饭问题,就必须提粮食问题和农业问题。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林老听到陈东说的这三句话,顿觉眼前一亮,说得太精辟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小陈,你这话总结得好啊!”

王秘书也是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陈东。

面对林老和王秘书的赞叹,陈东却不居功,而是说道:“这是江南省民间流传出来的一种说法……怎么,你们没有听过吗?”

在前世,这个说法由民间直达庙堂,数次被万副总理引用。甚至《纽约时报》也发表社论,评论这三句话,认为它体现了一种前瞻性。

当然,林老和王秘书不知道陈东所说的这三句话,是前世江南省的人精总结出来的,而只以为它是陈东的高见。

所以,听到陈东说出这句话的出处,他们也有些惊讶,没想到陈东居然是这么一个人,实在,而不是把所有的好处都占了,把这种殊荣也抢到自己手里。

“所以,粮食问题是国家稳定的根本问题。历朝历代,除了外族入侵,最终导致民变不断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天灾人祸导致的粮食不足。当然,外族入侵也和王朝末期的土地兼并脱不了干系。”

“我们华夏,虽然很多书上说是地大物博,但我们只有不到全球9%的耕地面积和6%的淡水资源,要解决的,却是占全球19%的人口的吃饭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把华夏人的饭碗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林老赞许地说道:“你的想法,可比我们许多同志的认识都要深刻。虽说现在是和平年代,真刀真枪的拼杀几乎没有了,但并不代表各种阴谋诡计就没了,危险就消失了。”

“有很多地方做不好,是要出人命的,甚至造成巨大的损失,让我们的事业受到严重挫折。”

对于林老的说法,陈东深表赞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问题。

这个世界如此复杂,兵不血刃的事例也有很多。

“我们华夏是个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担当,怎么能授人以柄,自曝其短?就像委员说的,原子.弹,别人有,我们也要有。”

陈东说着这些,心里想的,却是自己有了这么大的一个企业,很多东西还是浮在表面上的,没有真正的根基。

“就像刚才说过的,种子、水、土地、肥料、科技、人口,这些都会影响粮食生产。”

“再大的,就是咱们的粮食购销体系、农业税。其实我觉得,还得加上更多,从全局的角度去看,比如农村、农业、农民,这可以概括为‘三农’。”

“而造成‘三农’问题的,包括咱们施行的城乡二元分割政策,建国以来所执行的工农业剪刀差、以农促工、以工补农,甚至咱们的扶贫政策,等等。”

听着陈东所说的这些领域,林老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他原本以为,陈东会把话题集中在粮食生产、良种培育等环节,但没想到,他竟然一下子就提到了这么多的方面。

而且,每一个方面都和很多问题有着巨大而深刻的牵扯,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刚开始,陈东说的时候,林老还不时地夹一口小菜,放在嘴里慢慢咀嚼。

后来,随着陈东话题的深入,林老也不夹菜了,甚至连放进嘴里的菜也咀嚼得慢了。

当然,放在眼前的酒杯,林老也不去动它了。

酒还是好酒,但是林老却没有了端起酒杯去喝的心思。

王秘书刚开始还需要提醒林老,不要喝酒,后来,却不再劝了,因为他发现没有必要。

林老面前的大半杯酒已经好久没有被动过了。

而王秘书心里犹如惊涛骇浪般翻滚,但他仍尽力收束心神,心无旁骛,用速记的方式记下陈东说的话。

陈东越说越多,话题早已超出了单纯的粮食安全领域。

当然,他说的这些话题,对于政策层面,国家大政方针方面的东西,林老和王秘书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偏偏是陈东立足于底层人的视角,以及跳脱出去,用外部视角,以及从历史和未来观察现在的方法,让他们觉得耳目一新。

比如,说到“三农”问题,陈东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三句来概括,让林老都有些不可思议。

林老他们当然知道华夏农村的很多不容易,但他们同样因为被隔绝在高墙里,成了真正的“高官”,被迫与基层分离,从而无法得到有关基层的真实信息,因而对“三农”问题的严重程度的认知是有偏差的。

但偏偏,没有人有勇气去捅破这层谎言,让高层看到“三农”问题的真实情况。

现在,陈东把它提出来了。

“我希望,您能促成对‘三农’问题全面、深入地调研,就能认识到我所言非虚。如果这些基础的体制性问题不解决,那么,就算种子再好,化肥效力再强,也无济于事。”陈东神情关切地对林老说道,眼里闪着希冀的光。

林老深深地点头,“这件事,我会把它当成真正的大事来抓。”

而这一次,陈东向林老提出“三农”问题,足足早了7年。

7年啊,人一生才有几个7年?

“还有吗?你这提醒得可太及时了,振聋发聩啊!”林老赞许地拍着陈东的手背,“还有没有什么?”

“停止征收农业税!”陈东一语惊呆林老和王秘书。

“嗯,小陈,这可不能乱说啊!”好半天后,林老这才说了一句。

王秘书也忍不住开口反驳陈东:“是啊,皇粮国税,缴了几千年了,不能说不缴就不缴吧?”

“林老,王秘书,我这可不是乱说的,而是有着严密的推理、论证。”

接着,陈东便建议林老找人核算现在粮站收粮需要的成本,包括人员、机器、房屋等各个方面的费用。要算一算,收上来的农业税是不是几乎和成本持平,甚至可能亏本。

像这种国家和农民都得不到好处的事,就不用再干了。

更不用说和国外对比了,西方国家对于农业是有补贴的,而我们不但没有补贴,还要收税,这明显不是与世界接轨。

种粮食几乎不赚钱,生活困苦,所以农民种粮没有积极性,是在所难免的。

同时,还有农村的医疗、养老问题,城市市民有退休金、养老保险,农村却只能养儿防老。这些,无疑都会让城乡经济差距越来越大。

陈东所说的种种,让林老和王秘书都陷入沉默之中。

虽然他有千百条理由来反驳陈东,但光是反驳有什么用呢?就算反驳成功,又能怎么样?

一切都只因为,“三农”问题是真实存在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