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逆袭1990 > 第1117章:大雨滂沱!

逆袭1990 第1117章:大雨滂沱!

作者:妞妞骑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5:14: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1,000亿港币这笔钱就相当于股市上的不倒翁的底座,无论将来国际炒家如何制造动荡,只要底盘不丢,股指就能起来。

杨富贵听了这话,与杜行知相视,这便算达成了默契。

马上到4月中旬了,大雨淅淅沥沥的,好像天空有下不完的雨水。

临出门前,安妮和周惠敏正在等佣人把她们常用的雨伞拿来。

“怎么又下雨了?”周惠敏忍不住抱怨,“这个月天天下雨,没有一天是全天晴朗的。”

安妮看着细密的雨幕,开玩笑说:“这是天漏了吧?”

“天漏?”周惠敏摇摇头,“亏你说得出这句话,分明是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大暴雨。”

安妮听了这话,冷笑了一声,“是,惠敏姐真有文化。”

自从安妮参加完慈善晚宴回来之后,周惠敏对她的态度就十分地不友好,好像安妮欠了她什么一样。

几天以来,安妮在周惠敏身边总是被诸如此类的阴阳怪气所笼罩。

不过安妮倒是也能理解,毕竟陈东在慈善晚宴上,可是直接送了她三件上千万的珠宝首饰。

安妮扪心自问,如果这个人换成是她自己,她必定也会和周惠敏今天一样,吃飞醋。

“之前可是你先要跟陈东闹别扭的。”安妮保持着最完美的笑容对周惠敏说道:“是你先拒绝了陈东,他才过来找我。”

“惠敏姐,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敏感,在陈东的心中,你永远是排在第1位的。”

周惠敏听了这话,心中不仅没有感觉到安慰,反而觉得安妮这是在向自己挑衅。

“你还好意思说,我们约定好了一起不搭理他,逼他结婚,结果陈东还没有怎么样,人家就给你打了一个电话,你就投降了!”

周惠敏倒也不是在意那几件珠宝,毕竟珠宝首饰她多得是,她只是觉得可惜,要是她们两个联手,说不定还真的能逼陈东答应结婚。

之前陈东大姐来的时候说得好好的,年底结婚,可是后来他直接就无视了,很显然没有把她们两个女人记在心上。

“你不要得到几件珠宝就如此得意洋洋,”周惠敏瞥了安妮一眼,继续说道:“这些本来就没有什么,陈东为我买过的东西多了。”

“我......”安妮正想辩驳,这时候佣人拿着两把雨伞出来。

周惠敏接过雨伞,立刻开了伞,朝着院子当中的汽车走去。

“周惠敏小姐,这又是怎么了?”佣人好奇地问。

安妮抿嘴笑道,“没事,她这几天心情不好。”

说完安妮也打开伞,跟周惠敏上了同一辆车。

安妮收了陈东的珠宝,周惠敏却什么都没有,安妮是觉得对她不太公平,所以才千劝万劝,说服她到龙腾去看望陈东。

之前陈东几次打电话给向化强,打听周惠敏的情况,这就已经算是陈东放下姿态了,这件事安妮和周惠敏两人也都知道,只是周惠敏性格倔强,不肯放下面子。

港股陆续传来波动的消息,在农林渔牧四大板块经纪行花了不少时间,将资金拆解到不同的账户,不同的仓位。

成交量增大,换手率增加,这是庄家行动的标志。

而农林渔牧、公共事业、电力纺织业等等,这几个基本上是香江最常见的权重股,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几个常见权重股的交易市场上,基本没有出现空头卖单。

这说明国际炒家正在吸纳筹码,就连零散的卖单都被他们给消化了。

与此同时,由于成交量的短暂上升,恒生指数也经历了两天的回升,从8900点,回升到了8961.74点。

然而这种回升伴随着香江港币的贬值,也就是说香江股市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正在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与此同时,内地电视新闻报纸报道,各地的洪水危机越来越频繁。

最近最大的一次台风过境,让福建沿海地区深受其害,台风过后两天,密集的降雨还引发了城市内涝,供电设备被风力破坏,同时又有雨水加持,城市里已经出现了两起触电身亡的事故。

电视台不断发出提醒,台风天气尽量不要出门。

气象局几次发出了红色预警,而在水利局,则相继贡献了新的水位数据。

更糟糕的消息是,根据气象局和水利局最新收集到的数据,他们做出了新的预测模型,专家们很快得出判断,特大暴雨的降临,很可能会让洪峰峰值比原先预测的数值更高。

也就是说,他们先前做出来的洪水预测模型已经趋向于保守,由于更新的数据被送到气象局和水利局,专家组表示先前他们低估了特大洪水的威力。

林老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紧急调动所有专家,商讨解决之策。水利局的周光杰,气象专家李明飞教授,时隔一个月之后,再次见面。

这时候的周光杰,在看到李明飞的时候就谦逊多了,毕竟现实已经证明,李明飞和他的学生做出来的数据是对的,并且他们的数据模型还一度被引用于救灾防洪,防泥石流危害中。

本次的特大洪水极有可能比他们预测的洪水规模和受灾范围更大。

即便他们提早转移了,危险区群众,专家组还是不太放心。

有好几个专家组的成员甚至亲自到现场去测量河流水位。

由于各大电视台和媒体都在渲染本次特大洪水的暴发,不少原本还抱着乐观态度的居民,都开始纷纷寻求躲避之策。

此时洪水大多数发生在南方水域,北方虽然有洪峰,但是少见洪涝,有的人从长江流域附近搬到了嫩江亲戚的家里。

一些没有在迁移之列的市民,匆忙地收拾了东西之后,离开了家乡,跑到更北方的地方去躲避洪灾,而先前由政府出面迁移的部分居民,则是开始庆幸他们尽早做出了决定,不至于在洪灾来临的时候没有安身之地。

长江整个流域一带,持续传来某天某地发生泥石流,死亡重伤人数的新闻。

刚刚开始远离长江干流的人们还在幸灾乐祸,他们把房子建立在危险的地带,后来洪水逐渐漫过水库,从长江支流开始流向防汛区。

逐渐地,防汛区的水位也开始暴涨,洪水漫灌进了小镇城市等等地势高耸的地区。

学校不得不宣布放假,商店也由于连续半个月没有什么生意,早早地关了门,乡下地区洪水都已经淹到了道路两旁的树干,田里种的庄稼更是直接被水没过了顶。

城市里也不好过,不少居民区,被连续的暴雨雨水漫灌进一楼,很多家具和电器都被淹了,路上积了小腿那么深的积水没有办法排出去,汽车更是寸步难行。

在路上时不时地还能看见一两个人,一边在路上淌着水一边拉着自行车往前走。

鉴于专家组预测特大洪水规模比之前他们做出的预判更大,上面决定扩大危险区居民的转移。

洪水在长江流域暴发,更有向外蔓延的趋势。由此,又陆陆续续从鄱阳湖、江西等地区迁移出了大批的居民。

与第1批迁移的居民不同的是,这一批居民格外地配合。

毕竟在经历了连续两个多月的连续降雨之后,不少人心里也清楚,这次大暴雨,即便不会淹到他们的房子,万一引发了山洪和泥石流,也极有可能会瞬间让他们没命。

再说经过几个月以来电视新闻和各种报纸的渲染,人们心中对于洪水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官方先是撤离了乡下低洼地带的居民,后来乡镇政府为了保险起见,把长江支流上居住在流域附近,或者是防汛湖、防汛区附近的居民都迁移了出来。

不久,长江的鄱阳湖水库负责人对外宣称,水库的大坝已经无力支撑,只能选择泄洪。

否则一旦大坝迫于洪水的压力倒塌,那将是一次极大的灾难。

泄洪,意味着水库将要用更小的风险,来抵御更大的风险。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