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人间问道 > 第80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

人间问道 第80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

作者:惆怅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14:58:07 来源:小说旗

这些日子玉陵城实在是有些不平静,连带着玉陵城的百姓都开始见怪不怪起来,就如同今日翰林院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最平静的反倒是这些玉陵百姓了。

其实也不是他们不想凑这份热闹,只不顾这翰林院原本就不是寻常百姓可以随便靠近的地方,不像是国子监,相对于翰林院国子监虽然位于内城之中却相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要亲近不少。

虽然国子监也不是可以随便出入但是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先生在外城讲学,而且会定期组织一些学子儒生入国子监进行学识交流,而且这些学子书生不分贫富贵贱,如此一来这些普通百姓对于国子监的了解倒是要比翰林院多过许多。

况且今日,早在杨文锋入翰林院之时就有巡防营在翰林院周围美名其曰“抓捕江湖罪犯”而清场,如此一来翰林院那么大的动静竟真的没人注意到。

当然,所说的没人注意指的仅仅是普通百姓而已,对于江湖人士和有心人来说那边的动静绝对不小,甚至称得上是惊涛骇浪了。

徐太师用那一枚印章汲取无数儒家气运汇聚于翰林矩阵之中,此刻的翰林院内莫说是一名成势,就是再来几位想要破开这矩阵也绝非易事。

如今的翰林院就像是被一条大江淹没,偏偏置于其中的人反倒是可以随波逐流,但是若要截断整条大江,将整条江水汲取殆尽却难如登天。

就像是此刻的杨文锋,他只是稍稍尝试着往前探了一步整个人就被抛飞出去,落地之后体内原本早已枯竭的气机算是彻底溃散,他本想试着站起来却最终力所不及,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怎么小子,这就不行了?”耳边传来朗声一笑。

“书声入耳如晨钟暮鼓,克己复礼;行乎礼而行,这里每日书声不断,当得起天下行礼!”利于空中的太师骤然举起双臂,四方气运除了一半流入那方在空中摇曳的印章之外其余皆萦绕于他周围,如春风相随。

随着他轻声开口,整个翰林院顿时响起阵阵读书声,这读书声传遍翰林院每一处又传出周围,与此同时,随着这些朗朗书声响起,陆续有几位如山岳一般的身影浮现在了翰林院周围。

开始不过一位手捧书卷,紧接着便又有一位捏子而立,不过须臾功夫便出现了整整五道身影立于翰林院周围,他们或青衫长袍,或仰头长叹;或对酒当歌;或负手而立,只有一点相同,他们都是这世上最为意气的读书人。

“大手笔啊,五位儒家圣人,如此一来就算是没有道理也变得有道理了,你说是不是?”有人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在和杨文锋说话,反正他杨文锋是听得一字不落。

“难怪你小子不行,你看看,这口口声声的圣贤之语,就算是我呀,都不知道该讲什么道理了啊!”

“狗屁道理,不过是欺人太甚,人多了不起啊!不过是欺我年幼实力不济罢了。”似乎是终于受不了耳边老人的碎碎念,杨文锋有些生气的骂了一句,其实或许更多的是不甘。

“其实啊,还是有些道理的,只不过这些道理却不是你的道理罢了,既然今日是你来此地,那么不妨说说你的道理?”老人笑了一声,像是在问杨文锋但口气却更像是肯定。

说这话的时候杨文锋还依旧跪在地上无法起身,他勉强抬起头看着那模糊如影魅的五道身影,虽心向往之但却并不想只能膜拜。而另外那位奇怪的老人眼中虽然欣赏,但眼中更多的则是清平,如同屹立山巅俯瞰群山。

“我当年曾豪言,入我门者无不可言,后来有后辈又说谨言慎行,你觉得呢?”老人语气还是古井无波,这个时候的他倒是多了几番高人气象,和之前的形象大相径庭。

“若要我说,心中有良知,口中有道理,说与不说都无甚意义,那些天大的道理,懂不懂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

胸中沟壑千万深,行时却背道而驰,这样的读书人,委实不如目不识丁的老实人。”杨文锋不再和这位能力通天的老人打哈哈,此时的他与彼时的他有些不同,一如此时的老人不同于先前他所遇到的那个老人。

“其实,世上最可敬的是读书人,可是,最可恨的也是读书人啊!”杨文锋浪费了很久的力气最终还是没能站起来,最终他只能两手一摊有些怨气地开口道。

在这十几年之中,他杨文锋做过很多没道理的事,也做过很多荒唐的事,可是他从来未曾觉得在这些事上他是有道理的,而这些翰林院的读书人这些日子的行事,莫不是将自己当做了道理,何其狂妄,又何其可憎。

“知行合一……可敬又可恨的读书人,哈哈哈,说的不错,读书人呐,确实可敬也确实可恨!不过,不论是可恨还是可敬,都和老头子我脱不了关系啊!”老人大笑了几声而后又长叹了口气,他看着杨文锋满脸的欣赏而杨文锋却看不到他,只是一脸的坚毅。

老人就这样静静地看着阳光下略微有些阴柔但却有一双坚韧眸子的少年,他就这样坐在树荫之下一动不动却带着掩盖不住的光芒,此时的少年就像很多年以前他坐在树荫下高声诵读一般的光景,而他看着他一如当年他的先生看着他一般。

“今日,我定然不是一个让你可恨的读书人呐!”这句话老人只是自言自语并未让杨文锋听到,而且这句话更像是迟暮老人的轻声呢喃,但是老人下一句话却让杨文锋目瞪口呆,或者是让所有玉陵城内的人都目瞪口呆。

“今日,我在这里,哪个读书人有道理要讲,有道理敢讲?”老人这一句话整个玉陵上到武皇太师下到平民百姓皆听到了,甚至所有人一度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就在这一刻,翰林院内太师徐博温借来的汇入矩阵之中的儒家气运瞬间消散殆尽,另外,玉陵城中所有的文庙,无论是供奉着哪位至圣先师或儒家圣人此刻他们庙中燃着的香火都蓦地从中间齐齐折断,像是被人掐去了一般。

老人一步一步慢慢踏空而起,身形也逐渐开始显露出来,他走的很慢,如同拾阶而上。于此同时,六里亭方向有个和老人相貌之十之七八模样的中年人一闪而逝来到老人身侧,而杨文锋身旁也出现一个老人走了过去。

三个人相伴而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人走着走着便又变为一人,最终老人站在了杨文锋的头顶,不知是不是巧合,这个方位正好可以是面临整个玉陵城的方位,老人站在这里,面对着整个玉陵城,也面临着整个人间,他要在人间讲道理,谁能不听,谁敢不听。

“敢问先生,可是对我玉陵有何不满?”面对此时显露身形的老人徐博温缓缓作揖行礼,非他不愿强势面对,而是如今他已不能强势。

对方站在这里他所凝聚而来的气运便消散殆尽,而且如今就算对方站在他的面前他依然无法感觉出丝毫气息流转,如此显然对方非他所能抗衡。

“再等等,今日既然来了玉陵,就让我看看,这玉陵头顶仙人意欲何为?”老人转头看了一眼玉陵皇宫方位而后又看了看和玉陵遥遥相对交相呼应的武德宗方向随后抖了抖衣袖。

“你徐博温算是出类拔萃的读书人,以经纬之才安邦定国本无过错,只不过安邦定国所为的究竟为何,可曾想过?”老人看了一眼立于虚空之上的当朝太师微微摇了摇头。

当年的天渊洞开,他作为最为主要的镇守之人自然也留意过眼前这位冠绝春秋的读书人,不过在他看来,如此读书人是不多但却也绝不是唯一,如今看来他的眼光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听到老人质问徐博温默不作声,倒是谈不上什么对错与否,只不过是不想去辩解什么而已。有些道理,他也懂,也想去做,但却不能去做,如此倒不如什么都不说来的简单。

“建国天渊之前的武昊天是何等意气,最后的那个选择,虽然有今日成就,但可曾后悔?”这一次老人是面对玉陵内城皇城而问,而问的正是当今武皇。

“还有你们,当年又是何等潇洒于人间,如今自束高阁,可曾感觉过高处不胜寒?”老人先是望了望武德宗的方向,转而仰天质问,看似想要一个答案,但其实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刚读书有成的时候他觉得道理存在于天地之间,何物无理,何处无道?后来在他被冠以天下读书人魁首的时候他觉得有些事并不一定就有道理可讲,于是他做了一件翻天覆地的事,为的并不是所谓的道理。

今日他面对这位被誉为春秋大才得读书人,面对这可谓是一国即是中原的天渊国的人间帝王,面对那些高高在上的九天仙人,他高声质问,虽然不是和他们讲道理,但是却也觉得自己很有道理。

“我姓孔,字仲丘,我已坐镇人间千年,只要我还在此,你们高高在上也罢,掌控酆都魂灵也罢,都只能用些苟且手段而已,这座人间,你们来过,你们不要,就别妄图再谈什么掌控了!”

一直到如今老人终于算是自报了名号,他这一开口除了玉陵之上的天空蓦地千层云霄滚动之外,算的上是中原边角的武唐王朝上空也雷声齐鸣,风起云涌。除此之外,春秋五国另外的黎国,赤壁之内的大明,千岛环绕的大阳都有惊天异像而现。

或山岳齐震,或龙卷袭天,或巨浪如龙扶摇撞向海天一线,当真是天地皆同力,皆因一人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