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人间问道 > 第111章 杨家有子露峥嵘

人间问道 第111章 杨家有子露峥嵘

作者:惆怅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14:58:07 来源:小说旗

一份卷子,一张画像在此刻像是一只巨锤般狠狠砸在了众人心上,加上柳青林的话,一时间又是寂静无声,让人不知所措。

“如果是他,那这算不算是弄虚作假,毕竟他在玉陵!”最终翰林院的那位考官犹豫了片刻还是忐忑开口。

他叫王研梅,是当日阻挡杨文锋入翰林院的九人之一,对于那位年轻人他的映像一直都很不好。

在他看来,对方嚣张跋扈,凭借着兵戈与武力硬生生践踏了翰林院的尊严,也将他们读书人的脸面贬低的一文不值。

其实他是想说对方文章是否作假的,但是想来想去这话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原因很简单,他也不是普通寻常之人,自然也能分辨出真假。

“王老夫子这话说的有些欠佳,虽说那杨家二公子身在玉陵,但是我看他的府试乡试皆在兴元府之内,如此说来也算不上是什么弄虚作假了!”国子监的那位年纪较轻的祭酒摇了摇头表示不赞同。

“我也觉得这位杨家世子虽然之前籍籍无名,有些藏拙的嫌疑,但是牛老可别忘了,那会试可是有徐太师的矩阵在其中,而且徐太师还亲自坐镇,若是弄虚作假徐太师能无动于衷?”另外一位比较年长的国子监祭酒也开口为杨文锋辩解,他们二人虽不认识杨家之人却在此刻也愿意为杨文锋说几句公道话。

其实这也和各自所处机构有关。翰林院身处太子阵营,虽说徐博温和杨王乃是旧相识但是后来却愈来愈生分,加之很多次翰林院上书朝廷叙述杨家的种种僭越之举徐博温也都未曾阻拦过,长此以往下来他们就都觉得这是得到太师的默认。

而国子监不同,程珏虽然身为文华阁老但是参合国家军政大事的次数少的可怜,倒不是武皇冷落于他,只不过是他自己不想参合而已。

不管如何,老人从未在公开场合称赞过那些朝堂之上各种告杨家之人的话,而且他对于国子监的人要求很严格。“先分善恶道理再发表言论!”这样的要求不免让翰林院有些谨言慎行。

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原因,这些年翰林院一直都很受到武皇朝廷的重视,而翰林院入朝堂为官之人也越来越多,反之国子监却要逊色太多太多。

如此一来那些久经官场的有心人自然看出了许多的端倪,于是朝堂之上倒杨声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壮大,演变为最后只要是杨家的对立面就都有所谓的仕途,反之则终身无望。

如今这位姓王的老夫子却并非为了这些“前途资源”去反对如今眼前的这篇文章,他所反对的仅仅是杨文锋这个人而已。

“无论如何,一位异性王的世子殿下却悄悄来进行一次科举,这显然有些不对劲,况且他为什么不在玉陵,不在离玉陵更为近的幽州参加当年的府试乡试,不是刻意掩盖又是什么?”王老夫子对于国子监两位后辈的话显然嗤之以鼻,他今日就是想压一压杨家的二子,即便是不能压下去也绝不能让他太过得意。

这无关其它势力也无关什么功利,他就是看不惯那个少年,尤其是他想到当日翰林院的刀光,想起少年当时就差一步便斩人头颅的蛮不讲理,他其实也不过是随心而已。

他忘了,当时的刘彦,当时的翰林院所有的人都忘了,自始至终都是翰林院挑衅在先而杨文锋反抗于后。他们都忘了这个先后关系,所以变得蛮不讲理面目全非。

这也是最让当时的儒家圣人气愤之所在。好嘛,就算是他们后来的几位圣人有发扬光大儒教的功劳与本事,但是教出这些人实在是让他有些恼火和丢脸。

不管他杨文锋是不是真的有才,不管对方是不是被逼的韬光养晦,被逼的装作纨绔,只要他是杨王的儿子,只要他是他们映像中的杨文锋,他们无论做何评价都是正确的。

什么时候这个世道变得如此不讲道理?人多便能混淆黑白是非,嘴多就可以将对错颠来倒去,这样胡闹的人间,他还能看到什么希望。

当时的老头子孔丘其实是真的想杀掉那个刘彦的,即便是杨文锋动手他也很乐意。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杨文锋最终没有选择动手,可能是失望,可能是愤然,但更多的应该是不屑和不齿。

如此一来连带着孔丘也很愤然和无语。这是他创立出的儒教,这是他的文脉所教之人所流露出的“人才”,这让他面对自己的弟子之时又如何好意思?

事实上杨文锋所遭遇到的境地不正是杨家所面临的境地吗?也正是因为如此,孔丘,芈平,王羲颐他们皆对天渊有不同的看法。在他们看来,这天渊强盛是强盛,富饶归富饶,盛况更是多少年都没有过。

但是天渊却一直缺少一种东西,一种在他们这些看起来最重要,比之什么盛世,强国皆重要,只有两个字。

道理,若无道理,不讲道理,便无对错是非,这样得未来才是最为让人没有希望的未来。

当然,这些道理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我们所生活的日子本来就是一个道理套一个道理,小道理之中有大道理,但是即便是这些道理我们都知晓,但能不能做到却是另外一回事。

即便是已经饱读诗书自诩看清许多浮浮沉沉的王研梅也做不到,如今依旧对杨文锋耿耿于怀,又何况是其他人呢?

“弄虚作假?怎么个弄虚作假,当初划州府而府试乡试只不过是为了方便士子考试罢了,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即便是后来养成了惯例又如何?玉陵是天渊的,兴元府难不成就不是玉陵的府州不成?”柳青林显然对于王研梅所说的“道理”有些不满,他摇头开口,语气有些不好听。

“好了,好文章就是好文章,这有学问就是有学问,不必多说什么!”孙东阳最终盖棺而论,他其实心里很清楚王研梅反对的原因,他只是没有明说而已。

“可是,可是你们都想过没有,他毕竟是杨家二子啊!”最终王研梅还是忍不住开口,他这么一说柳青林和孙东阳相视了一眼然后面露苦笑。

是啊,对方毕竟还是杨家的二子,这样一来事情确实有些棘手。如今的天渊朝堂对杨家如何他们几人都不言而喻,别人还好说,万一关乎武皇,那事情可就大了去了。

“杨家二子又如何,难不成诸位阅文章看学问还要看出身不成?我且问大家,当初的我们,若是都有人看我们的出身而定成绩,我们能不能站在这里讲话!”看到孙东阳和柳青林都沉默下来国子监的那位年轻祭酒有些着急,他站了出来忍不住开口。

这个年轻祭酒名字叫孙亚雷,他即便是再不谙世故也知道王研梅的意思。

因为他是杨家二公子他就应该是纨绔不堪;因为他姓杨就应该被他们都否定;因为他可能被那个天渊地位最高的那个人猜忌他的才学和文章就是臭狗屎?

这他娘天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所以他孙亚雷才要站出来大声否定他们的想法。

他倒是和杨文锋并不认识,也并未过多的和杨家打过交代,但是这没什么,不能影响他的正直之声。

“唉,小孙说的不错,我们确实不应该他是杨文锋就差别对待的!是我错了!”孙东阳叹了口气脸色由犹豫开始变得坚定起来。

“心安啊,这杨文锋的文章我们定了,暂时为如今的魁首文章,你看你有没有什么意见?”最终孙东阳拍板决定下来,他看着刚刚放下那篇卷子的礼部侍郎晋心安开口道。

“我刚才看了这文章,确实是好文章,没得说的,我的意见和孙老一致,”晋心安看了一眼之前一直有些意见的王研梅开口道,而对方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那好,那就暂时这样定下来了,诸位请回吧,早日休息,明天赶早!”定了下来之后孙东阳长出了一口气瞬间感觉神清气爽,果然,好的文章确实是可以令人心情愉悦的。

最终孙东阳的提议在他和柳青林两位资历最高的考官同意之后其余人等也都无更大的问题,于是熄灭烛火之后便作鸟兽散。

今夜注定无眠,无眠之人除了孙东阳他们几人之外还多了位晋心安。其实他又何尝想过那位杨家二子竟然如此了的,他也很难理解,那样一个还算是少年的家伙又如何能做出这样的文章。

在阅卷室内他晋心安虽然没有多说但是却不代表他没有多想,要知道他毕竟还是礼部的人,在朝廷之上就不得不考虑“大势所趋”,所以即便是他晋心安不考虑杨文锋身份的影响也有人会考虑。

晋心安很清楚,他的那位顶头上司是太子阵营的,而太子对杨家的态度这些年可见一斑,如今贸然将对方定为当前魁首他也确实有些忐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