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 第二百七十六章 杀成白地,朕要地不要人!

南京户部右侍郎的话,绝不算是危言耸听。

经过这一年多以来的肃清行动,全天下的士绅都知道,朱祐樘手段的残忍。

朱祐樘杀的官,杀的勋贵,杀的地主士绅,达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

提起朱祐樘的大名,他们这些地主乡绅们,身体就开始不自觉的发抖。

其中一半是因为吓得,一半则是因为恨得。

想到有可能到来的,朱祐樘对他们的清算,这四大家族的族长,就吓得全身发抖,眼神发直。

右侍郎见到四大家族的族长,都被震住之后,这才慢条斯理地继续说道。

“你们大可把心放进肚子里去,届时,不单单只有你们四大家族要起义,整个江南的士绅,一呼百应,都会起来反抗暴政。”

“到时候,整个江南都乱起来了,陛下还会在意你们这一个小小的徐州府吗?”

“再说,法不责众的道理,你们难道不明白吗?”

右侍郎的这几句话,说到了这四大家族族长的心坎里去了。

一听到参与人数众多,整个江南的士绅都会起义闹事时,他们原本紧张的心,顿时放松了一半。

只要站在他们这边的人够多,似乎什么样的事情,他们都有胆子干了。

一边是坐以待毙,等待着被朱祐樘清算,不仅几代人的祖业要毁于一旦,甚至还有可能家破人亡。

而另一边,则是一呼百应,共同反对朱祐樘的暴政。

若是成功,自不必多说,倘若失败,法不责众之下,他们说不定,也能逃过一劫……

想到此处,四大家族的族长,终于是松了口。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全凭大人吩咐了。”

四人对着右侍郎鞠躬行礼,右侍郎受之坦然。

“你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此甚好,至于如何起义闹事,就不用我来教你们了吧?”

“不用!不用!”

四大家族的族长纷纷摆手:“这个我们熟,我们一定会安排好的。”

“到时候,不只是丰县,整个徐州都会乱成一团的!”

有了四大家族的保证,右侍郎这才算是彻底放下心来。

右侍郎丝毫不怀疑这些乡绅们,在乡间的影响力,只要这四大地主一放话,这事就错不了!

自古皇权不下乡,这也导致乡绅在乡村的地位极高,影响力极大。

而乡绅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的土地分配情况,和家族主义。

在乡村中,大致有三种阶级,首先是大地主阶级,随后是小地主阶级和富农,最后则是贫农。

贫农人数最多土地最小,是被压迫的对象。

富农拥有的土地不多,但他和小地主阶级关系密切,从根本上来说,他是偏向于地主阶级的,站到了广大贫农的对立面去了。

这些中间阶级,依托于家族主义,和土地资本,威胁恐吓贫农们,掌控底层百姓的话语权。

而中间阶级,则对大地主阶级,唯命是从。

就这样一级压着一级,让孙,王,周,李这几个大地主,在徐州境内犹如土皇帝一般,尽可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

要打破乡村这种阶级壁垒,除了彻底消灭大,中地主阶级,没收中间阶级的所有财产,将其打回贫农阶级外,别无他法。

……

像这样对话,还发生在江南各个府县。

各个地方中,有头有脸的地主乡绅们,和这徐州府的四大家族们一样,几乎都答应了张鹏他们的要求。

保证到时候,将一呼百应,配合张鹏等人的行动。

与此同时,江南地界的另外一股势力,也主动向张鹏等人求援。

这股势力,就是深度参与走私的江南走私集团。

这个集团,成分复杂,不能用单一的成分去划分他们。

这些人包括了地方官员,世家大族,富商大贾,地主乡绅。

这群人,才是现在最害怕的一伙人,因为锦衣卫指挥同知朱雀这个煞神,正在满江南地逮捕那些,被于允忠供出来的走私大户。

而谁也不知道于允忠这个叛徒,到底供出了哪些人,一个个害怕地只想赶紧开船,逃出大明。

但又恐打草惊蛇,落得和于允忠一样的下场,被锦衣卫当船抓获。

于是,他们主动向张鹏求援。

而张鹏也没忘记拉拢这些人,邀请他们共谋大事。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这群人手中,握着难以想象的财富。

若事情真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那可少不了招兵买马,重赏大军。

这些,可都是需要天量的白银的。

现在张鹏他们,有兵,有人,有粮。

再加上这些走私集团们,堵上最后一块银子的短板,张鹏他们,就已经聚齐了办大事的一切因素。

当张鹏对这些走私集团的人,抛出橄榄枝后,这些人答应得比那些地主乡绅们,痛快多了。

一来是因为,他们这些搞走私的,本身胆子就大,干的就是掉脑袋的勾当。

二来,则是因为他们确实,已经被朱祐樘逼到了绝路上。

非法兼并土地,私自藏匿土地,这些罪名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违反海禁,走私货物,这项罪名,轻则斩首示众,重则抄家灭族!

没有任何犹豫,这些走私集团里的各种商贾,士族,勋贵们,加入了张鹏的计划。

这段时间以来,张鹏等人一口气联合了地方官员,地方军事机构,地主乡绅,勋贵士族等几乎所有地方力量。

得到了空前的响应,各方势力对张鹏表达了鼎力支持。

这倒不是因为张鹏有多得民心,有多大的号召力。

这完全是因为,朱祐樘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将江南所有的上层阶级,全部得罪完了!

朱祐樘和江南地方势力的矛盾,已经到达了不可调和,无法转圜的地步。

除了热战,已经没有第二种方式,可以解决这场矛盾了。

张鹏如此大范围的密谋,那些潜伏在全国各地的厂卫们,当然也探查出了一些风声。

厂卫们不敢怠慢,很快便将江南地区这段时间的异况,汇报了上去。

事关重大,西厂厂督汪直,东厂厂督刘瑾,还有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赶往了养心殿。

他们要将这件事情,原原本本地禀报给了朱祐樘。

……

紫禁城。

养心殿。

朱祐樘的龙案上,摆满了公文。

此刻朱祐樘翻看的,是两封关于安南战事的题本。

一封,是黔国公兼滇州总兵官沐琮,发来请战的文书。

沐琮主动请缨,请求参与这场郡县安南的战争。

另外一封,则是王越发来的战报,上面详细记录了,大明军队在安南境内经历的战斗。

当然,包括沐琮私自进入安南,与王越汇合的消息,也都记录在其中。

如今,王越在安南的攻势,大体上还是比较顺利,后勤补给也没有问题。

虽然安南底层百姓,反明情绪严重,但安南的朝廷官员,勋贵士绅,富商地主们,很识时务,多有投降之意。

最重要的是,安南军队的将士们,作战能力极其低下,完全不是明军的一击之敌。

按照王越的说法,收复安南,不过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放肆!堂堂一州总兵,怎可擅离职守,私自带兵入境呢?!”

黔国公一族,世代镇守滇州,他们的忠心,朱祐樘毫不怀疑。

但这种不听命令,擅自行动的行为,却是兵家大忌,朱祐樘很是不满。

就在这时,萧敬突然来报:“启禀皇爷,西厂厂督汪直,东厂厂督刘瑾,还有锦衣卫指挥使牟斌,都在殿外,求见陛下。”

三大厂卫的首领,同时求见的情况,当真不多。

朱祐樘放下了手中的题本,喝了口参茶:“让他们进来吧。”

“是,皇爷。”

萧敬退出养心殿,向外通报之后,不一会,三大厂卫首领,同时走进了养心殿。

“微臣,卑职,老奴参见陛下!”

三人依次向朱祐樘行礼之后,汪直首先说道:“启禀陛下,江南地区有异常活动,大量南京官员,私下与各地豪绅地主私相接触。”

“陛下您看,是否需要厂卫出手制止?”

在封建王朝,朝廷是非常忌讳民间的大规模私下集会的。

因为保不准这些人中出个点子王,那就又是一场祸端。

光是民间的大规模私下集会,就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了,更别说官员和地主这两个利益阶级,勾结在一起。

在满清时期,因为爱新觉罗氏得位不正,德不配位,对于民间的私下集会,更是管控到了最顶峰的时候。

康熙因为害怕汉人联合起来,推翻满清的统治,禁止民间二十位以上的汉人,私自集会。

一经发现,组会之人斩首示众,其余参会之人,或是流放,或是劳役,不一而足。

汪直此时出声建议朱祐樘插手管控,也是情理之中,绝不是小题大做。

朱祐樘微微皱眉,低声念叨:“南京的官员,私下勾结各大地主……”

朱祐樘露出一丝冷笑:“看来,是王俨和杨继宗的行为,深深刺激了江南的这些地主,他们是要狗急跳墙了。”

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拱手说道:“陛下,不止是王俨和杨继宗清查的徐州府,我们锦衣卫在南直隶的扬州府,浙州的杭州府,还有赣州的九江府,都发现了类似的情况。”

“恐怕整个江南的地主士绅,都被南京的官员,秘密私谈了。”

“这些地主在乡间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若被人恶意挑动,江南恐有大乱,不得不防啊!”

朱祐樘心中一沉,微微点头:“朕知道了。”

江南一事,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心腹大患。

按理来说,江南之患,应该徐徐图之,慢慢蚕食。

但现在,江南地方势力,反而还抢先一步行动,汪直说得没错,朱祐樘不得不防。

朱祐樘思索片刻,随即下令:“传令九边重镇,即刻进行战争动员,各镇挑选一万精兵,随时准备南下!”

“抽调北方各州三十万石粮草,全部运来京城,漕运兵随时待命,承运粮草!”

“鲁州,豫州,鄂州,三地的都指挥使,即刻率领卫所兵,陈兵边界,切断进入江南的陆路运输!”

“各地市舶司,也禁止再从海路进入江南地界!”

朱祐樘的命令,无疑是在进行战争动员了。

但他所做的部署,还是以偏向防御警戒为主,并不是要大张旗鼓地主动出击。

江南之乱,能不动干戈,最好是不动。

若是要动,所造成的影响,最好也尽可能地减低到最小。

朱祐樘话音刚落,汪直三人,便立马拱手领命。

“是,陛下!”

想到可能会发生的大战,他们心中,也隐隐地感到有些激动,心绪难以平静。

但这还没有结束,朱祐樘紧接着下令:“贾俊呢?把贾俊给朕叫来!”

候在门外的萧敬听到养心殿内的命令后,连忙领命:“皇爷,老奴这就去召见贾大人。”

萧敬立刻吩咐了一位司礼监的小太监,前去工部请工部尚书贾俊。

贾俊收到朱祐樘召见的命令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了养心殿。

在养心殿里,贾俊见完礼之后,朱祐樘便开口问道:“贾俊,现在工部已经制造了多少把燧发枪了?”

贾俊拱手以对:“回陛下,工部已经制造出了五千把燧发枪,两千把短枪,十万发火药子弹。”

朱祐樘对工部的效率,还是比较满意的:“不错,你们工部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贾俊谦虚地说道:“这还是多亏了陛下的工厂构想,当工部成功搭建好工厂的那个什么……流……流水线之后,生产的速度提高了一大截,这大大加快了我们工部制造火器的效率。”

朱祐樘点了点头,继续下令:“你们工部立刻将这些火器,发给神机营和陷阵营,不得延误!”

贾俊拱手领命:“是,陛下!”

“最后。”朱祐樘看向自己桌案前的两封来自安南的题本,随后下达了命令。

“任沐琮为征夷左副将军,协助王越郡县安南。”

“让王越速战速决,诚心降明的可放其一条生路,负隅顽抗的,格杀无论!”

“若实在冥顽不灵,尽管将安南杀成白地,朕要地不要人!”

朱祐樘充满杀意的话,让在场众人,一阵胆寒。

萧敬不敢多言,只管低头领命:“是,陛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