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既然你们这么维护祖制,那朕就送你们去见太祖皇帝!

原本已经被吓得不敢多话的章宁,此时却也附和着这两人的话。

“陛下,黄允和徐崃所言非虚,下西洋根本就不赚钱,而且风险还高,倭寇又肆掠严重,沿海百姓水深火热。”

“陛下,开海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请陛下三思,应对私自走私之人给予严惩,但万万不可开海啊!”

“一旦开海,后患无穷,有损国本啊!”

章宁说完,一大群江南官员们,全都跪了下来,磕头如捣蒜,跪求朱祐樘三思。

现在,这群江南文官们的目的很明确,走私一案,朱祐樘可以随便查。

查到哪家,哪家自认倒霉,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但开海,绝对不行!

他们给出的理由一共两条,一条是下海风险大,不赚钱。

一条则是倭寇肆掠,开海之后,会给沿海的大明百姓带来严重的灾难。

而这两条理由,每一条都离谱得让朱祐樘感到无比的荒唐。

“开海倭寇就会肆掠,闭关就无倭寇侵略,这是什么狗屁道理?!”

“倭寇一事,不能防,只能杀,因为倭寇而闭关海禁,真是好一个因噎废食!”

“以后朕会大力清剿倭寇,朕的大明水师,在哪里见到倭寇,就会在哪里杀死倭寇,杀到这些倭寇们不敢上岸为止!”

“至于下海不赚钱……”

朱祐樘冷冷一笑,不愿再与这些官员多费口舌,而是一拍龙案,当即下令。

“召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将于允忠押上朝来!”

“是,陛下!”

听见于允忠的名字,南方官员心中一凛,有种不祥的预感。

朱祐樘一声令下,不出片刻,牟斌便押着伤痕累累的于允忠,来到了朝堂。

此时的于允忠,浑身上下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口,带着干涸的血渍。

于允忠神情呆滞,眼神无光,表情木讷,也不知道他在锦衣卫诏狱里,经受了怎样非人的折磨。

“微臣……微臣拜见陛下……”

于允忠来到朱祐樘面前,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对他下跪叩拜。

这样诡异的场景,看得满朝的江南官员毛骨悚然,心中颇有种戚戚然的感觉。

朱祐樘看着于允忠,平静地问道:“于允忠,你自己说,你屡次私自下海走私,利润到底有几何?”

于允忠目光呆滞,眼神毫无变化,像背书一样,一字一句,一板一眼地回道。

“回陛下,于家一艘海船可装两千三百个货箱,每艘货箱平均价值十一两白银。”

“出海一次,平均每箱可卖六十九两白银,两万五千三百两白银,八个月便可变成十五万八千七百两。”

“其中利润,大致在六倍左右……”

于允忠给出的数据,触目惊心。

每年六倍以上的利润,这都能叫不赚钱?

如此高额的利润,值得每一个资本家为其疯狂,为其铤而走险,为其流尽家中最后一滴鲜血!

于允忠此话一出,简直比当场宣判这些江南文官死刑,还要让他们感到难受。

于允忠这是把江南走私集团的底裤,都给曝光了。

大明皇帝若是知道,下西洋能有如此庞大的利润,怎么可能还无动于衷呢?

江南官员们一个个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尖叫着怒斥于允忠。

“于允忠,你少要在这里造谣生事!下海走私就是九死一生,哪来这么多的利润?!”

“一派胡言!陛下切莫轻信,这一定是于允忠被捕入狱后,对陛下怀恨在心,故意谎报数据,引诱陛下开海,伺机给我大明带来重创!”

“陛下若真信了于允忠的话,就是中了他的圈套,请陛下明鉴啊!”

“……”

章宁,黄允,徐崃和一众江南文官们,纷纷开口辩解,并继续恶意指责于允忠。

于允忠听到耳边的喧哗声,耳朵微微一动,似乎才刚刚回过神来。

他转头看向章宁等人,眼中充满了怨毒的目光。

刚才他在奉天门广场外,可是将章宁等人对他的处决提议,都听在了耳里。

这些江南文官们,之前还都是亲密无间的利益盟友。

现在却一个二个的,巴不得他于允忠早点死,于氏一族早点完蛋。

同样都是江南走私集团的既得利益者,为什么我们于氏一族,要在锦衣卫诏狱里遭受非人的折磨。

而你们还可以穿着朝服,在朝堂上随意决定我的生死,于氏一族的生死?!

现在于氏已经完蛋了,被朱祐樘灭族也就是眼前的事了,他于允忠已经无所顾忌了。

你们江南文官们不仁,那也休怪我于允忠不义!

既然他于允忠要死,于氏要被灭族,那他也不会让这些江南人好过!

“章宁!走私利润到底有多高,你比我更清楚!”

“你们章家也有两条海船,每年下海走私,比我于家都积极,都勤快!”

“你们章家这些年赚的钱,不会比我于家少!”

“还有你们,黄允,徐崃,这下海走私的银子,你们也没少赚,现在假惺惺地说下海风险大,你们可真是让人恶心,无耻至极!”

于允忠当场反咬一口,矛头直指章宁等江南官员。

即便章宁等人早有心理准备,但真当于允忠当着朱祐樘的面,揭发他们家族走私的事情时,他们心中仍然感到惊恐。

“陛下!这是诽谤啊,他诽谤微臣啊!”

章宁惊慌失措地说道:“陛下,这肯定是于允忠记恨微臣,所以血口喷人,诬陷我等,求陛下明察啊!”

章宁的话,立刻得到了朝廷上江南文官们的附和。

“是啊陛下,这就是于允忠的诬陷,陛下切莫轻信啊!”

“陛下冤枉啊!于允忠血口喷人,诽谤微臣,请陛下为微臣做主啊!”

“陛下圣明,这于允忠死到临头,还想陷害朝中忠良,其心可诛,请陛下速速将其处死,以免他蛊惑人心,造谣生事!”

“……”

江南文官七嘴八舌地推说是于允忠在造谣,在诽谤,在胡说八道,在血口喷人。

于允忠气得全身发抖,胸口快速地起伏,就连身上的伤口,都在渗出细密的血珠。

江南文官们对于允忠的态度,也是恨不得将其除之而后快。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清楚你到底有多冤枉。

章宁知道于允忠说的都是实话,所以他才更加迫切地希望早点将其除掉。

朱祐樘猛地一拍龙案,沉声怒喝:“够了!”

“于允忠的话,朕自有定夺。”

“他在下海问题上有没有撒谎,朕自有定夺。”

“他有没有冤枉你们,朕也会调查清楚。”

朱祐樘说到这里的时候,目光看向章宁等江南文官,眼中闪过一道厉色。“但是开海一事,朕势在必行。”

“李鐩!”

“臣在!”

随着朱祐樘的点名,工部右侍郎李鐩,站出了队列,手中笏板,对着朱祐樘深深一礼。

“朕命你为为八府总提调官,重开江南造船厂和福清造船厂,在闽州督造两百艘下西洋的海船!”

“待到造好宝船之后,即刻下海,八下西洋!”

李鐩,成化八年的进士,天资颖敏,气宇端凝,智虑邃密。

他在工部,刑部,太仆寺和光禄寺都任过职,为官清廉,刚直不阿。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是豫州安阳府汤阴县人,是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

督造下西洋海船一事,朱祐樘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交给一个南方人,特别是江南人来做的。

当年英宗皇帝选中焦宏去闽州督造海船,也是看中了他是豫州汝宁府叶县人。

“是,陛下!”

李鐩跪地领旨,脸上无悲无喜,看不出情绪。

可这道命令,却是差点将朝堂上的江南官员们,给急疯了。

他们拼尽全力,多次出言阻拦,怎么兜兜转转,又回到开海的问题上了?

他们各种方法使尽,都无法阻止朱祐樘开海,这些江南文官们,只能使出最后的杀手锏。

“陛下,万万不可啊!这禁海乃是我大明祖制啊!”

“是啊陛下,海禁政策是太祖皇帝在洪武年间,就定下来的祖制,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陛下万万不可违背祖制啊!”

“请陛下遵守祖制,严守海禁,以慰太祖皇帝,在天之灵啊!”

“……”

章宁,黄允,徐崃这些江南官员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着朱祐樘的底线。

这一次,他们甚至不惜搬出了太祖皇帝朱元璋,试图以朱元璋的名头,吓退朱祐樘。

但这个举动,深深地触怒了朱祐樘。

本来朱祐樘看着朝堂上稀疏的官员,心中不想再开杀戒。

但这些江南文官们真是蹬鼻子上脸,不知好歹,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朱祐樘的底线。

朱祐樘尝试着和这些官员好好沟通,但现在看来,他失败了。

他跟这群官员根本就讲不通,只有暴力,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

朱祐樘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众人,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既然各位爱卿如此遵从祖训,那朕就成全你们,即刻就让你们前去追随太祖皇帝!”

“等到了太祖皇帝那边,你们再好好遵循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想必太祖皇帝知道后,应该会特别高兴。”

啊?!

章宁,黄允,徐崃等江南文官们,茫然地看着朱祐樘,脸上闪过一道惊骇。

下一刻,朱祐樘已经厉声喝道:“牟斌!”

“卑职在!”

站在一旁的牟斌,连忙上前两步,跪地听令。

“将之前阻止朕开海的官员,统统拖出去,斩首示众!”

“是,陛下!”

牟斌得令,立刻便招呼几个站在奉天殿广场旁侯命的锦衣卫,前来押送这些江南官员去往刑场。

面对死亡的压力,章宁等人依旧心系江南走私集团,发出最后一声哀鸣。

“陛下!臣死不足惜,但真的不能开海啊!开海之后,整个东南沿海就要乱了啊!”

“陛下!为了整个东南沿海的百姓,决不能开海啊!”

“陛下!禁海是祖制!是历代先帝实施的最有效,最稳定的治理方法,绝不能废啊!”

“陛下!臣请严惩走私官员,维护海禁政策啊!”

“……”

在死亡面前,这些江南文官依旧选择规劝朱祐樘禁海,不明所以的百姓,可能还真会以为他们当真是心系天下,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忠臣,直臣!

但只有了解完整内情的人,知道所有利益关系,利益链条的人,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可恶。

而朱祐樘不仅要他们身死,还要他们心死!

朱祐樘站起身来,语气凌厉:“好!既然你们一个二个的都死谏禁海,那朕就随你们的意,从此之后,大明继续执行海禁政策!”

听到这里,章宁,黄允,徐崃等江南官员,面色大喜。

若朱祐樘真的继续执行海禁政策的话,那他们纵死,也无憾了啊!

可朱祐樘的下一句话,却让这群文官,集体傻眼了。

“从此之后,除了大明朝廷的海船,可以下海之外,其余民间船舶,片帆不可入海!”

“禁止大明境内有任何私家海船,一经发现,满门抄斩!”

朱祐樘这道命令,让这些江南官员们面无人色,几近崩溃。

这样一来,那大明不就又回到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了吗?

禁止民间下海,只许大明朝廷下海,这样一来,还不如直接开海呢!

至少开海后,他们这些江南走私集团,还能混口汤喝。

而朱祐樘此举,是要彻底断了他们的财路啊!

朱祐樘冷眼看着一众江南文官,缓缓说道。

“这西洋,朕要下。”

“江南走私案,朕也要查!”

“一经查实,抄家灭族,绝不手软!”

朱祐樘的这句话,无疑就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冒死进谏这么久,什么借口也说尽了,什么理由也都找遍了。

但依然竹篮打水一场空,除了陪上了自己的性命之外,他们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也阻止不了!

“陛下三思啊!”

“陛下千万不要下西洋啊!下西洋百害而无一利啊!”

“陛下请遵祖训,请遵祖训啊!”

“……”

“带走!”

朱祐樘挥了挥手,牟斌便立马带着锦衣卫们,将这群聒噪的江南文官们,拖出奉天门广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