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 第二百零八章 急召崇王朱见泽,入京监国!

下一刻,周氏目光顿时锐利了起来。

她身上那种淡然的神色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从前那种雍容华贵,睥睨众生的神情。

“既然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如今正值社稷倾覆之际,那哀家也就不推辞了。”

“走,立刻随哀家前往奉天殿,召集诸位大臣议事。”

“是,太皇太后娘娘!”

就这样,一堆人簇拥着周氏离开清宁宫。

周氏坐上凤辇,众人用最快的速度,抬着周氏赶往奉天殿。

在路上的时候,朝廷上的诸位官员和符大海,就开始将最近几个月宫中,和朝廷上发生的大事,一一说与周氏听。

周氏了解完朝廷和宫中的情况后,紧锁着眉头,立即开始发号司令了。

“符大海!”

“奴才在。”

“立刻去司礼监拟旨,立刻派人送去汝宁府,请崇王朱见泽速速入京监国!”

“啊?!”

周氏的这个命令,让符大海直接傻眼了。

“太皇太后娘娘,各地藩王非诏不得入京啊!”

“擅自入京,形同谋反……这……这不合规矩,不合礼数啊!”

周氏神色一凝,看向符大海的目光里,已经隐隐带有怒意:“哀家的懿旨,难道就不是懿旨了吗?”

“不召崇王进京监国,难道要让南方的那群官员,另立新帝吗?!”

刘健也跟着附和:“娘娘说的没错,只要我们坚定地支持娘娘,这些都不是问题。”

“都到这个时候了,还讲什么规矩,讲什么礼数?!”

礼部尚书刘健都公开这么说,这就说明他们讲毫无保留地支持周氏。

大明的官员实际上是最懂变通,最与时俱进,最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了。

但前提是,这些创新必须附和他们的利益才行。

但大部分的情况下,大明体质的任何一次创新,都是在伤害大明官员的利益。

所以才会显得他们那么迂腐,那么守旧。

毕竟现在大明运行的体制,是这上百年来,无数位大明官员,前仆后继地用生命改造出的,最符合大明官员利益的体制了。

动一下,就是在动他们的命根子!

而此刻,周氏这番操作,实际上就是跟着孙太后学的。

当年英宗皇帝遭逢土木堡之变后,孙太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当时年仅一岁的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同时,让皇太子监国。

而皇太子又年幼,所以由她这位皇太后,垂帘听政。

孙太后通过这番操作,短暂地获得了大明的最高执政权力。

正因如此,孙太后才会凭一己之力,压下了南方官员集体要求南迁的提议。

而且朱见深是孙太后的孙子,万一朱祁镇真在外面驾崩了,朱见深继位之后,孙太后就是太皇太后。

照样可以把持朝政,掌握大权。

当时周氏是朱见深的生母,亲眼目睹了京城政斗的全过程,并且将其记得清清楚楚。

此次周氏效仿孙太后,也是打着通过崇王朱见济,控制朝政的目的。

孙太后立只有一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那是因为她没有办法。

孙太后只有朱祁镇这一个儿子,她只能立朱见深为皇太子。

而周氏,可是生了两个儿子。

除了先帝朱见深之外,就是这个崇王朱见泽。

万一朱祐樘真驾崩了,大不了就让大明发生一次世系转移,由朱见泽继位。

那周氏就是皇太后,依然把持朝政,照样啥也不耽误。

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

上次朱祁镇遭逢土木堡之变时,朱祁镇的内阁里,全是南方官员。

他们的利益一致,内阁彻底地站在了孙太后的对立面去了。

而这一次,朱祐樘虽然同样遭逢了土木堡之变。

但朱祐樘的内阁里,还有两位北方官员,六部中也还有一位北方尚书。

内阁成员的利益有了分歧,从而导致内阁分裂,周氏在内阁中,也有了支持者。

有了周氏和刘健的保证,符大海心中一凛,连忙领命而去:“是,娘娘!”

接下命令后,符大海立刻便脱离了部队,向着司礼监而去。

而剩下的人,则是继续抬着周氏,快步前往奉天殿。

与此同时,以谢迁彭韶等人为首的南方官员,已经召集完了人手,正在赶往兴王府。

他们这些南方官员人多,集结起来也更时间。

当他们来到兴王府的时候,兴王府里只有宸太妃在。

宸太妃看到这么多朝中大员,心中一惊,被吓了一大跳。

“太妃娘娘,现在京城局势紧张,唯有兴王殿下,可以主持大局。”“还请兴王殿下出来,接受我等朝拜!”

“微臣当尽力辅佐兴王殿下,兴复大明!”

谢迁虽然说的是朝拜朱祐杬,也说的是辅佐朱祐杬,但神情语气包括措辞,都没有半点尊敬。

宸太妃现在还不懂大明文官之间的弯弯绕绕,惊讶地说道:“杬儿之前就被于侍郎给接走了,你们不知道吗?”

“算算时间,现在应该都已经进宫了吧?”

“什么?!”

谢迁听后,大惊失色,突然抚掌高呼:“不好!我们来完了,于慎要夺权!”

谢迁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于慎这是要效仿于谦,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快!快进宫,别让于慎得逞!”

谢迁当即便带着一众南方官员,快速地向皇宫内跑去。

谢迁如今懊悔得直拍大腿,百密一疏,百密一疏啊!

6=9

他光顾着高兴可以南迁了,把于慎这个人都给忘了。

毕竟在这之前,于慎一个小小的兵部左侍郎,还入不得这些阁老尚书的眼。

于慎在朝堂上,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

以至于谢迁他们,都忽略了于慎这个人。

虽然同为南方官员,但于慎和谢迁他们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于慎从根本上,还是偏向于北边的杨通。

现在于慎提前带走朱祐杬,谢迁等南方官员,顿时感觉受到了威胁。

南方官员们动身去追于慎和兴王朱祐杬,而此时这两个人,已经快要到达奉天殿了。

“兴王殿下,等下进入奉天殿后,你立即召见司礼监掌印太监,宣布代管京城一切事物。”

“然后立刻擢升我为兵部尚书,同时接管东西两厂和锦衣卫,宣布京城戒严!”

“让厂卫把京城的文武百官控制起来,不允许他们集会,之后我会上书请你继位。”

“到时候,你就是名正言顺的大明皇帝了。”

“听明白了吗,兴王!”

因为朱祐杬年纪小,于慎怕他听不懂,所以讲的很直白。

朱祐杬被于慎拉得手忙脚乱,大脑一片空白,只顾着点头,根本就没听,明白于慎在说什么。

而于慎还在絮絮叨叨地叮嘱接下来的行动,于慎一边说,一边拉着朱祐杬进入奉天殿。

下一刻,于慎那絮叨的嘴巴就停了下来,面色苍白地看向前方。

奉天殿里,刘建和李东阳等大员分立左右,司礼监掌印太监符大海侧立在台阶下。

而在台阶上的龙椅旁,太皇太后周氏,正安坐在凤椅上,俯视着他们两人。

“奶奶!”

朱祐杬震惊地看着周氏,下意识地开口喊道。

于慎惨白着一张脸,嘴唇哆哆嗦嗦了几下,最后低下头行礼:“见过太皇太后娘娘!”

“于侍郎,你连请示都不请示一下,就这么匆匆忙忙地带兴王进宫,所谓何事?”

周氏面色严肃,看向朱祐杬的目光里,毫不掩饰地充满了厌恶。

在成化年间,朱见深和万贵妃就想靠着她这个孙子,削弱她手里的权力。

和她从小养大的朱祐樘,展开夺嫡之争。

那一次,周氏和内阁联手,赢了朱见深和万贵妃。

可没想到,这才过去了几年,就又有官员企图通过朱祐杬,再次来夺她的权!

这让她简直不能忍受,对朱祐杬的态度自然好不起来。

朱祐杬看到周氏看向他的神色,害怕地一连退后了好几步,心中悲戚不已。

他的亲奶奶从小就不喜欢自己,这让朱祐杬感到无比的委屈与哀伤,却又无可奈何。

于慎低着头,咬着牙齿回道:“回娘娘,陛下亲征前,曾令兴王居守京城。”

“现在陛下出事,理应由兴王监国,所以我才这么匆忙地带着兴王入宫……”

“兴王太小,还不懂政务,虽是陛下令他居守,但朝中大事,岂可儿戏?”

周氏当即打断于慎,态度非常坚决。

“哀家身为太皇太后,在社稷为难之际,自是需尽一份力的。”

“在陛下回来之前,都由哀家垂帘听政。”

“这……”于慎心中万分着急,懊悔不已。

在看到周氏出现在奉天殿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已经棋差一步了。

搞不好,就会落得一个满盘皆输的下场。

周氏扫视殿内群臣:“诸位大臣,对这个决定,你们有意见吗?”

“启禀娘娘,我等没有任何意见,当由娘娘垂帘听政,代理朝政。”

刘健和李东阳等人,适时说道。

于慎有心想说些什么,但此刻殿内都是支持周氏的北方官员,他形单影只,实在起不到什么作用。

就在这时,谢迁领着大量的南方官员,也急匆匆地跑进了奉天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