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 第一百五十八章 重新郡县安南!

明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改临安路为临安府,府治迁至建水州,并设临安卫指挥使司,拓地改建砖城,故又称建水城。

自宣宗皇帝听取杨士奇的建议,废交阯布政司,册封黎太祖黎利为安南国王,承认安南为明朝藩属国后,建水州就是明朝和安南之间边镇。

但安南自从独立之后,一直都不太安分,从成化二年开始,就屡次在边境与大明的军民发生冲突。

此后,在成化五年,成化六年,成化八年,成化十四年,成化十七年,成化十九年,都有过安南侵占滇州和桂州百姓土地的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化十六年,汪直曾经建议先帝发兵攻打安南,并且请愿为先锋大将,亲自率兵征讨安南。

但被当时的兵部尚书余子俊,浙江右参政陆容和兵部郎中刘大夏,给合力阻止了。

而此刻,安南再次以明朝军队和民众劫掠安南百姓为由,调动万余安南大军越境,攻击骚扰大明边寨。

首当其冲的,便是建水州。

滇州。

临安府。

建水州。

火光把夜空照亮,数千名皮肤黝黑,拿着兵器的安南人,大肆攻打建水州的城寨。

建水州的大明百姓惊恐异常,纷纷拖家带口地抛弃自己的土地,向建水城跑去。

“救命啊!救命啊!”

“杀人了!安南人杀人了!”

“救救我!安南人打过来了!救救我!”

“……”

安南与大明的边境,不像北方那样有高耸绵长的长城,可以保护大明的子民。

安南人只要越过边境线,就可以畅通无阻地残杀大明的百姓,大明百姓根本就没有还手的能力,只能远远逃避。

就在大明百姓绝望之时,临安卫指挥使率领临安卫所的官兵,赶了过来,与这些安南人展开厮杀。

不过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临安卫所的这群官兵里,竟然有不少鞑靼人。

“所有人,快撤回建水城,这些安南人,由我们来挡住!”

有了临安卫所官兵的支援,建水州百姓的伤亡大大降低,他们终于有了逃命的时间。

与此同时,临安知府在知道这一情况后,不敢犹豫,连忙上书给了滇州布政使。

除此之外,临安知府还修了一封书,但不是给朝廷的,而是送往了沐王府。

沐王府不应该叫沐王府,正式名称为大明黔国公府。

黔国公一脉,先祖是朱元璋养子沐英。

洪武十六年,沐英受朱元璋之命,镇守滇州十年,死后被朱祐樘追封为黔宁王。

而沐英的子孙后代,世代袭黔国公之爵,虽为国公,但位比亲王,故当地人习惯称黔国公府为沐王府。

而黔国公一脉,世代镇守滇州,世保赤社,为明屏藩,也是明朝唯一持续掌握实际领土权力的勋臣。

也就是说,黔国公手里,是有兵权的。

而且当代黔国公沐琮,还是云南总兵官,于成化十九年时,率兵平定荞甸叛乱。

之后又依次平定马龙、丽江、剑川、顺宁、罗雄诸地部族起事,擒获桥甸,南窝的叛乱者,因功被先帝加太子太傅衔。

沐琮收到临安知府的书信后,当即起兵三千人,迅速赶往建水州,与安南人作战。

但这次被安南人偷袭的,不只有滇州一处。

桂州。

凭祥州。

凭祥州同样在大明和安南的边境处,是一处直隶于桂州布政使的土州,素有大明南大明之称。

大量手执兵器的安南人,侵入凭祥州,大肆屠杀凭祥州的土人少民。

凭祥州绝大部分都是壮族土人,由当地土司管辖,他们也是实实在在,毫无争议的大明百姓!

“啊啊啊!杀人了!杀人了!”

“土司大人!快救救我们!好多安南人!”

“求援!快向大明朝廷求援啊!”

“……”

凭祥州被安南侵犯,壮族土人死伤无数!

壮族土司目眦欲裂,当即派人前往桂林府,向大明的桂州布政使求援。

桂林布政使得知后,不敢耽误,立刻联系了桂州都指挥使司,让他们迅速出兵,前去与安南人作战。

随后又立马给大明朝廷上书,禀报安南侵犯大明一事。

两匹快马,分别从云南府和桂林府疾驰而出,沿着驿道,急奔京城而去。

他们身上,都带着同样的一封题本,禀报安南进犯大明的战报!

安南,主动侵犯大明了!

……

京城。

淑嫔怀上龙嗣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京城。

京城各级官员,纷纷为朱祐樘献上贺表,恭祝陛下喜得龙嗣。

朱祐樘也没小气,赏了京城所有官员十贯宝钞。

就连京城三大营,五城兵马司的将士们,都得到了一贯钞的赏赐。

一时间,京城上下都充斥着一种喜庆的气氛。直到那两封从滇州和桂州出发的题本,被送到了京城。

安南大肆侵犯大明边境,杀死无数大明边境子民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京城。

朱祐樘大怒,随即召见内阁众臣,于弘德殿议事。

紫禁城。

弘德殿。

朱祐樘阴沉着脸,坐在龙椅上,手中是两位布政使上书的题本。

内阁的三位成员,刘健,李东阳,谢迁都站在朱祐樘的面前,面色忧愁。

“岂有此理!”

“区区一个安南,当年还是我大明的一个交趾省,现在竟敢进犯我大明的土地,屠杀我大明的百姓!”

“简直无法无天,自取死路!”

朱祐樘语气里满含怒气,心中杀意已起。

“陛下息怒,此事不宜冲动,应从长计议。”

内阁次辅刘健出声劝道:“安南侵扰边境,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不足为患。”

“不足为患?”朱祐樘冷冷地看向刘健:“那你说说,应该如何处理此事?”

“以臣之见,只需派滇州和桂州两州的都卫官兵,前去阻挡即可。”

“同时,再派使节入安南,向安南国王黎灏陈情利弊,威胁黎灏若再不退兵,就会惹怒朝廷,朝廷一怒,就会出兵攻打安南。”

“黎灏听后,就会退兵,而滇州,桂州无事矣。”

朱祐樘冷笑:“哦?大明威胁一下,安南就会退兵?”

“你是在糊弄朕吗?!”

刘健连忙解释道:“陛下,此举确实行之有效啊!”

“成化十九年时,安南便多有骚扰边疆之举,并且还把占城的首都给攻陷了。”

“前兵部尚书马文升就曾派人出使安南,使臣进言:朝廷一旦赫然震怒,天兵压境,如永乐故事,得无悔乎?”

“安南国王黎灏听后,大感惶恐,立刻便退兵了。”

朱祐樘讥讽道:“既然如此,那这才过去几年,安南又为何还敢再犯我大明?!”

“就算这次安南继续退兵了,你就能保证安南再也不犯朕的大明了吗?!”

“啊?这……这……”

刘健顿时哑口无言,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话。

他就是大明的一个官员,他只求在他的任期内,不再出现大规模战事,那后世对他的评价,就一定是贤臣,能臣。

至于以后安南还打不打大明,关他屁事!

他那个时候早就死了,安南再打大明,那也是以后的大臣该操心的事,他管那么多干嘛?

这大明的天下是朱家的,又不是他刘家的。

反正能拖一天就是一天,拖到他致仕回家就算成功。

刘健支支吾吾地,说了一句很不负责任的话:“安南乃蛮夷之地,不堪教化,是这样子的……”

朱祐樘愤怒地拍了龙案:“那难道朕就这么看着安南,一次又一次地屠杀朕的百姓吗?!”

“朕的大明,是他想打就打,想退就退的吗?!”

“既然先帝已经派人警告过一次了,那朕今日就要效永乐故事,发兵安南,重新郡县安南!”

朱祐樘此话一出,三位内阁大臣皆是一惊。

谢迁直接就跪到了地上,磕头不止,口中高呼圣明。

“陛下圣明!安南小贼,屡次犯我大明,必需发兵安南,以耀大明国威,震慑四夷!”

“你!”

刘健不敢置信地看着谢迁,万万想不到在这关键时刻,在内阁里一向乖巧听话的谢迁,会公然背刺他,和他唱反调。

刘健感觉自己受到了深深的背叛,不过他动作也不慢,立刻也跟着跪了下来。

“陛下!不可啊陛下!”

“如今大明远征军刚灭了察合台汗国,尚在西北未归,而陛下欲再次郡县安南,则需要大量的兵力。”

“各地卫所如今正是春种之时,大明已经抽不出足够的兵力征讨安南了啊!”

“何况安南兵衅一开,西南立糜烂矣!”

最后一位李东阳,左右看了看自己的两位同僚,也跟着跪了下去,不过一声都没吭,没参与他俩的争论。

朱祐樘脸色铁青,突然看向旁边的汪直。

“汪直,你意下如何?”

汪直早在成化十七年就曾请求先帝,发兵征讨安南,此时当然是主战派。

汪直拱手以对:“陛下,微臣在成化十七年就曾谏言过先帝。”

“这安南,非打不可!”

“好!那就打!”

刘健失声大叫:“陛下!三思啊!”

“朕意已决,勿要再言!”

朱祐樘最后拍板:“安南寻衅已久,怀有不臣之心,朕今日便发兵安南,重新郡县安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