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 第一百四十九章 这些边将,全都得死!

但这个要求,却让徐昌感到非常的棘手。

朝贡贸易既是大明朝廷和其他国家,互利互惠的贸易。

又是大明朝廷,拿捏周边各个国家的手段。

特别是对于北元的各个部族来说,这个朝贡贸易就相当于他们的咽喉。

大明要是掐死一点,他们就无法呼吸,难受至极。

大明要是放松一些,他们生活得就如鱼得水,非常舒服。

正统年间,英宗皇帝就是通过这个朝贡贸易,让也先年年入京朝贡,资助也先在草原上做大做强。

也先原名是绰罗斯·也先,并非黄金家族之人,他连称大汗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统一北元了。

而经过正统六年到正统十四年的朝贡,也先才在朱祁镇的资助下,羽翼渐丰。

但这时,瓦剌名义上的大汗还是孛儿只斤·脱脱不,也先并没有真正完全控制住瓦剌部。

至于瓦剌也先统一北元,那更是无稽之谈。

可以这么说,北元哪个部族能够获准年年对大明朝贡。

那么这个部族不说能强大到统一北元,但至少是能成为草原中,不能忽视的一股势力。

徐昌面色为难,沉吟几秒:“这件事至关重大,本督也做不了主。”

“只能先待我上书给皇帝陛下,由陛下亲自定夺。”

孛罗罕听到徐昌要给朱祐樘上书后,神色变得急切起来,他连忙恳求道。

“徐总督,我也想向大明的皇帝陛下上书一封,可否由徐总督一同送到陛下手里?”

徐昌想了想,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孛罗罕喜不自胜,连忙道谢:“多谢徐总督!”

“只是徐总督,可否借用帐中笔墨……”

徐昌点头:“请随意。”

“谢总督。”

孛罗罕使用笔墨,写的竟然是非常工整的汉字。

孛罗罕写好信后,将其交由徐昌。

徐昌收下信,自己再修书一封,将今天的战报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写好后,和孛罗罕的密信一起,经由西厂的情报网络,送入京城之中。

……

紫禁城。

弘德殿。

西厂厂督汪直,神色匆匆地走进弘德殿,对朱祐樘行礼。

“微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

“陛下,西北远征军来信了!”

“恭喜陛下,西北已平,世上再无察合台汗国。”

汪直说着,恭敬地对朱祐樘献上一封奏书,一封密信。

奏本汪直已经看过了,是徐昌送来的军事情报。

而另外的一封信,则是孛罗罕的密信,汪直没有动。

朱祐樘听到这个消息,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接过两封信,同样先看了徐昌写的奏书。

奏书的前半部分,记录的是西北军事的战报。

东察合台汗国已灭,马哈木汗和阿黑麻汗已经人头落地。

由成吉思汗次子,孛儿只斤·察合台建立的察合台汗国,在传国264年之后,终于彻底化为了历史的尘埃。

徐昌最后询问朱祐樘,该如何处理东察合台汗国。

朱祐樘拿着奏书,思索了一番后,对汪直下令。

“汪直,你记着。”

汪直恭敬地弯了弯腰,俯身倾耳:“是,请陛下吩咐。”

“改察合台汗国为疆州,下辖东察合台汗国和吐鲁番汗国,设阿克苏府,高昌府,喀什府,阿速府……等八府。”

“再设亦力把里卫,叶尔羌卫,于阗卫……等七个卫所。”

“设疆州巡抚一人,左右承宣布政使两人,提刑按察司一人,都指挥使司一人。”

“右布政使为当地少民,各级官员中,少民官员不应低于两成。”

“疆州十四岁以下的少民,不分男女,全部迁移入哈密卫。”

“之后说汉语,写汉字,习汉礼,穿汉服,大力汉化所有少民!”

“三十岁以下男女,牵一半入哈密卫,重建哈密卫城。”

“迁两万充军戍边的罪臣之后,流放疆州,鼓励与少民通婚,新生儿必须取汉名,说汉语,习汉礼,违者斩!”

“边疆少民居于大明内,许与汉人通婚,不许与本族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官为奴!”

“在疆州各府开办官学,强制要求所有九岁以下儿童,必须入学至少三年,接受汉化教育!”

“学杂费全免,每人每天赐一顿免费早饭。”

“不入学者,税加三倍!”

少民的汉化,是管理边疆事务与统治少民的关键。

朱祐樘从弘治二年起,便开始在边疆搞汉化,再过六十年,历经三代之后。

汉族文化,早就侵入他们的骨髓,侵入他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同时,朱祐樘以后处理罪臣之后,还有一个新的选择,那就是流放疆州。

汪直听后,连忙拱手领命:“是,陛下。”

朱祐樘下完旨后,继续往下看去。

徐昌奏本的下半部分,就记录了他遇到瓦剌部的首领,孛罗罕的事情。

并且提到了,是孛罗罕突然出现,阻击了阿黑麻汗和马哈木汗,并且献上了这两位大汗的头颅。

并且这位孛罗罕,声称瓦剌部世代忠诚于大明,请求年年入京,朝贡大明!

朱祐樘看到这里的时候,心中极度震惊,久久不语。

瓦剌现任首领,竟然自称瓦剌部世代忠诚于大明?

难道当年朱祁镇真是被也先,请去草原上留学的吗?

这……这真是太荒谬,太荒唐了!

如果孛罗罕说的是真的,那土木堡之变算是什么?

他穿越之前看的那些电视剧,看的那些营销号,看的那些历史书,算是什么?

朱祐樘心中下意识觉得很扯,但他忽然又想起之前夺嫡的事情来。

既然史书上,可以把万贵妃塑造成一个妖妃,还把周氏摘得干干净净。

那么土木堡之变,是不是真有隐情呢?

朱祐樘想了想,最后还是打开了孛罗罕的密信,看了起来。

孛罗罕的密信中,其实讲的东西很简单。

无非是先说一番,从他爷爷的爷爷那辈开始,就世代忠诚于大明。

他爷爷的爷爷,绰罗斯·马哈木,就曾被太宗皇帝封为大明顺宁王。

他爷爷的爸爸,绰罗斯·脱欢,曾向大明献蒙元的传国玉玺,被宣宗皇帝嘉奖,又把蒙元朝传国玉玺重新赐回给了脱欢。

他的爷爷,绰罗斯·也先,被英宗皇帝敕封为大明淮王,中书右丞相,获准年年朝贡大明,得到大明皇帝的大力支持。。

之后也先救驾大明英宗皇帝有功,英宗皇帝还下令为也先修庙。

只是自朱祁钰登基之后,大明朝廷和瓦剌部族的关系,就一落千丈了。

失去了大明的支持,他的爷爷很快就死在了部族之争中。

他爷爷死后,北元各个黄金家族的部落,对瓦剌群起而攻之。

他的爸爸阿失帖木儿,不得不带着部落一直西迁,最终彻底失去与大明王朝的联系。

现在皇恩保佑,让他们瓦剌部再次联系上了大明朝廷。

孛罗罕请求大明皇帝陛下,允许他们瓦剌部能继续年年朝贡大明,为大明效忠。

看完孛罗罕的信,朱祐樘心跳加快。

根据信上的描述,这绰罗斯家族对大明皇帝,可谓是世代忠良,忠心耿耿啊!

而且孛罗罕还在信中明确指出,也先是救驾有功。

率兵劫走大明皇帝的人,竟然是救驾有功?

难道土木堡之变,真有问题?

朱祐樘紧皱着眉,越想越觉得哪里不对劲。

最终,朱祐樘决定亲自见见这个孛罗罕。

朱祐樘拿起笔,写了封中旨,准了孛罗罕年年朝贡大明的请求。

就在这个时候,锦衣卫都指挥使牟斌,一脸严肃地走进弘德殿,对着朱祐樘行礼。

“卑职牟斌,参见陛下。”

朱祐樘看着牟斌,放下了手中的信纸。

“起来吧,蒲州出什么事了吗?”

牟斌不敢迟疑,连忙拱手作答。

“回陛下,蒲州之事,进展得非常顺利。”

“张氏和王氏的族人都已经被抓,侯威,吴镛,龚昂三人,也正在押往京城的路上。”

“蒲州民变已经平息,王俨杨继宗等人已经重新开始清丈蒲州的田亩了。”

朱祐樘点了点头:“不错,此事锦衣卫办得很好。”

“既然如此,那你脸色为什么还这么严肃?”

牟斌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是边镇出事了。”

“嗯?!”

朱祐樘眼神顿时变得凌厉起来,目光如箭一般看向牟斌。

牟斌心中一惊,连忙将此事,细细道来。

“陛下,白虎在调查蒲州王氏时得知,蒲州王氏每年都会借着给宣府开中送粮的机会,偷偷走私货物给关外的蒙元余孽。”

“而这些走私的货物中,除了茶叶,铁,帛,粮食等物之外,还走私兵器,甲胄,火器等军火!”

啪!

朱祐樘一手狠狠地拍在桌子上,阴沉着脸盯着龙案,没有说话。

但那一掌,已经表示了朱祐樘心中的愤怒。

兵器也就罢了,火器和甲胄这两样东西,只有大明朝廷才有。

宣府能走私军火,那就说明宣府的将领也参与了其中。

大明朝廷的门户,已经彻底烂完了!

边镇是守护大明疆土的存在,而宣府离京师更是不足四百里。

宣府一旦出什么问题,朱祐樘连个安稳觉都没法睡!

这些在边镇胡作非为的边将们,全都得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