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谍血丹心 > 第56章 毁灭性灾难(两章二合一)

谍血丹心 第56章 毁灭性灾难(两章二合一)

作者:沉默似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周后。

主任办公室。

笃笃!

屋外传来敲门声。

吴敬中推门而入,来到办公桌近期,把一份文件袋放到桌上,恭声说道:“局座,这是天雷行动的具体方案,请您过目……”

戴老板打开文件袋绳扣,抽出薄薄数页信笺看了一会,说道:“汪镜卫其人,生性狡诈多疑。上一次在河内,陈恭恕带着人冲进了卧室,却中了对方的金蝉脱壳之计。只打死了秘书曾仲鸣,汪镜卫本人毫发无损。这一次,若是再失手,恐怕就很难再找到机会了。”

吴敬中说道:“河内锄奸行动,陈恭恕计划的很周全,除了最后一击,所有环节堪称完美,让汪逆侥幸逃脱,确实非常可惜。”

戴老板站起身,背着手迈步来到窗前,漫无目的的看了一会,说道:“刚刚得到消息,汪镜卫正在着手筹建伪政府,估计年底之前就会宣布……此种分裂国家的行为,也正是委座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吴敬中说道:“局座,黄忆光对党国忠心耿耿,他此去南京,成功的把握性很大。只要除掉汪逆,委座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戴老板沉思了半晌,缓缓说道:“不管怎么说,汪镜卫也算对黄忆光有恩,华容道的故事,我不想发生在黄忆光身上……”

“您是担心,黄忆光到时候手软?”

“没错。”

“按说,他能如实向上级汇报……”

“人终归是感情动物,很多时候,事情都是败于细节。”

“局座,您放心,我这就去找黄忆光谈话,务必坚定他的锄奸决心!”

“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让他起了逆反心理。”

“明白。”

吴敬中转身退了出去。

此时,夜幕已然降临。

从办公楼出来,吴敬中迈步朝学员宿舍走去。

14号宿舍在走廊的尽头。

赶上照明灯坏了,走廊内漆黑一片。

一个黑衣人站在暗影里,目送着吴敬中进了14号宿舍。

周之煜不在宿舍。

14号宿舍内,只有黄忆光和其他两名学员。

周之煜的情况特殊,他只有一个半月的探亲假,现在也只剩下四十天不到。

在戴老板的安排下,晚上也要接受两个小时的秘密培训。

吴敬中推门而入,对另外两名学员说道:“你们先出去一下。”

老师找学员谈话,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落座之后,吴敬中看了看黄忆光,说道:“天雷行动,事关重大。我想再问你一次,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黄忆光双脚一并:“有!”

“此次行动,极其凶险,甚至可能会因此丢掉性命,你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学生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为国锄奸,绝不后悔!”

“你的决心和勇气,我和戴主任都是相信的。可是,汪逆毕竟有恩于你……”

“对不起,吴老师,打断您一下。汪逆的小恩小惠,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值一提!从他投靠倭寇之日起,我与此贼誓不两立!”

“说的好!”

……

一小时之后,吴敬中离开了14号宿舍。

暗影里,那个鬼魅一般的黑衣人也悄然离开。

回到办公室,吴敬中打电话给总务处,让他们尽快修好学员宿舍的照明灯。

总务处不敢怠慢,连夜派人去修理照明灯。

维修工赶到时,周之煜也回到了宿舍。

见维修工在检查电闸开关,周之煜迈步走了过来,问道:“什么时候能修好?”

“快了。”

维修工回了一句,然后自言自语的说道:“奇怪了……”

周之煜凑过来看了一眼,原来是电闸开关的保险丝烧断了,于是问道:“保险丝烧断了,有什么奇怪?”

维修工说道:“不应该啊,这么粗的保险丝,怎么可能烧断呢?”

对这类专业知识,周之煜并不是很了解。

他本就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从不放过任何获得知识的机会。

周之煜继续问道:“老兄,在什么情况下,保险丝会被烧断?”

“短路或者功率超负荷。”

维修工一边更换保险丝,一边说道:“电路短路、用电功率超负荷,都有可能烧断保险丝。”

宿舍内外都是照明灯,没有任何大功率电气设备。

所以,用电功率超负荷是不可能的。

那就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电路短路。

维修工仔细检查了一遍,却并没有找到短路的原因。

只要照明灯恢复正常,维修工就算完成工作,也就不在纠结保险丝为啥会烧断。

电闸开关在一个凹角里,也就是那个黑衣人藏身的地方。

即便是在白天,凹角内也是光线昏暗。

因为有一堵墙,恰好挡住了窗外的阳光。

从来没人注意这个地方。

合上电闸,走廊里的灯光亮起。

维修工拎着工具箱离开了学员宿舍。

周之煜也正准备要走,却发现墙上有一个不是很明显的黑点。

晚上去上课时,发现走廊照明灯不亮,他也过来查看了一下电闸开关。

发现保险丝烧断了,当即打电话通知了总务处。

只不过,一个普通学员的报修电话,很难让总务处重视起来。

都已经下班了,明天维修也是一样。

吴敬中打电话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即便是半夜,总务处也会派人来修理。

查看电闸开关时,周之煜带了手电筒。

他记得很清楚,当时黑点位置是一面干干净净的白墙,绝没有任何污迹。

怎么会多了一个黑点呢?

周之煜按亮手电筒,仔细观察那个黑点。

手电筒光柱下,黑点犹如处在放大镜下,纤毫毕现。

如果仔细查看,就会发现,黑点其实是阿拉伯数字“4”的最后一笔,前面隐约能看到钢笔留下的痕迹。

这种情形,周之煜很熟悉。

写字的时候,如果太过用力,钢笔尖就会在下一页留下墨迹。

问题是,走廊内漆黑一片,怎么会有人躲在凹角里写字呢?

而且,能在墙上留下黑点,说明这个人写字的纸很薄。

最多不会超过两张,甚至很可能只有一张纸。

他把纸平铺在墙上,用钢笔写了一个阿拉伯数字“4”,钢笔尖透过纸,在白墙上留下了一个黑点。

很显然,这个人写字有一个习惯,最后一笔很用力。

每个人都有一些与生俱来的习惯。

在很多时候,在不影响工作生活的前提下,往往自己反而会自动忽略。

躲在不易被人察觉的凹角里,在黑暗中写字。

这种事,怎么看都让人觉得不对劲。

从间谍思维来考量,躲在暗处写字的这个人,很有图谋不轨的嫌疑。

联想刘振山和山本茂多次提到过“临澧”这个词,周之煜脑中灵光一现,难道说,那个和山本茂接头的日谍竟然藏在临训班?完全有这个可能!

要不然,这件事根本无从解释。

对于自己的猜测,周之煜不禁暗暗吃惊。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整个临训班还有秘密吗?

潜伏人员基本都使用了化名,只要没被偷拍照片,暂时还算安全。

包括黄忆光、高英慧在内,所有的新人学员可都是真名。

这样是让日谍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把名单送出去,在敌占区特务部门传阅,对于军统来说,面临的将是毁灭性灾难。

周之煜现在也想明白了,这个人为什么不用笔记本、而是用一张纸写字。

其实,那种手掌大小的笔记本,随身携带非常方便。

用一张薄薄的普通信纸写字,在遇到突发状况时,随时可以把信纸吞进肚子里。

没了物证,即便有所怀疑,也不能断定此人就一定是日谍。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周之煜的猜测。

无凭无据,就去找戴老板说,临训班藏有日本间谍,未免也太沉不住气。

万一自己猜错了呢?

万一那个人只是心血来潮,突然想起了什么,然后担心自己忘记了,掏出钢笔和纸,赶紧记录下来也属正常。

……

第二天一大早。

餐厅内。

周之煜一边慢慢吃着饭,一边观察着每一个视线范围内的学员。

理论上来说,那个人只可能是学员。

如果是其他人,大晚上的,无缘无故进学员宿舍,肯定会被注意到。

高英慧端着餐盘,远远的看了周之煜一眼,默默的转头他向。

那天在赏月亭,周之煜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借口,委婉的拒绝了高英慧的示爱。

一年前,老同学朱则民来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高英慧。

当初,高英慧嫁给了财主家少爷,并非完全是迫于无奈。

家里就这么一个掌上明珠,高英慧父母也不可能强加干涉女儿的婚姻。

财主家少爷一表人才,家里是江山最有钱的人家,叔父是江山警察局副局长,真正称得上是有钱有势。

相比较而言,周之煜家境一般,跟财主少爷家差距明显。

唯一的优势,就是周之煜和高英慧相恋多年,有感情做基础。

年少多轻狂,在读书的时候,两人就已经偷吃了禁果,属于既成事实的夫妻关系。

当然,在民风淳朴的民国时期,这种事任谁也不好意思承认。

一开始,高英慧已死相争,当着全家人的面,声明非周之煜不嫁。

财主家少爷毫不气馁,每天都来家里陪着高英慧,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接触的次数多了,高英慧也不那么排斥对方,加上父母从中循循善诱,心里也渐渐认可了财主家少爷。

说起来,这件事也不能责怪高英慧父母。

可怜天下父母心。

哪个父母能不想女儿嫁得好呢?

放着条件好的不要,偏偏认准了一个周之煜,家里肯定是要劝说阻拦。

在婚姻大事上,高英慧毕竟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姑娘,她也不想让家里闹得鸡飞狗跳。

最后默许了亲事,最终嫁给了财主家的少爷。

当年,高英慧的大婚之日。

周之煜面无表情,独自走在瓢泼大雨中,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给人的感觉,他在那一刻整个人已经垮掉了。

读书的时候,朱则民和周之煜关系最为要好。

不忍心看着同窗好友就此消沉下去,朱则民这才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把事情来龙去脉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

写这封信的用意,就是为了劝説周之煜彻底忘了高英慧。

信的末尾,朱则民引用了三国名将赵云的一句话: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何患无妻?

以此来激励周之煜振作,不要在男女情爱上纠缠不清。

而事实上,周之煜早就走出了伤痛。

每次拿出那张和高英慧的照片,只是出于对青春岁月的怀念。

况且,惦记别人太太本身就不道德。

……

所谓的天雷行动,就是暗指刺杀汪镜卫的锄奸行动。

为防泄密,刺杀计划都会设一个行动代号。

黄忆光是广东赤溪人,墨西哥华侨。

据传闻,他和朋友徒步环游世界时,曾在印尼丛林中遭遇老虎。

黄忆光毫无惧色,三拳两脚将老虎打跑,堪比武二郎在景阳冈时的勇猛。

此事在当地轰动一时,黄忆光也因此被称为“打虎英雄”。

1935年,徒步旅行到达巴黎,在华侨组织的欢迎会上,黄忆光认识了当时在法国参观考察的汪镜卫。

南京沦陷时,黄忆光正在北非摩洛哥旅行。

听到南京惨遭日寇屠城的消息后,黄忆光在朋友面前痛哭失声,当即决定中断环球旅行,乘船返回中国,准备参加抗战。

到达汉口后,与时任国党副总裁的汪镜卫再度见面。

故人重逢,汪镜卫表现的热情周到,不仅盛情款待,而且还写信介绍黄忆光前往昆明中秧航校受训。

临别时,汪镜卫赠送了黄忆光一大笔钱,以壮行色。

前不久,汪镜卫给黄忆光写了一封信,让他在中秧航校做内应,宣传所谓的曲线救国理论,伺机策反航校的高级军官。

收到信后,黄忆光立即向上级做了汇报。

在国府内部,军统的势力无处不在,昆明中秧航校也有军统的人。

得知这一情况后,戴老板认为机会难得。

通过一系列运作,将黄忆光招入军统,让他前来参加临澧特训班培训。

以汪镜卫今日的地位,靠近他的机会少之又少。

戴老板的初衷,就是要利用汪镜卫和黄忆光的关系,派黄忆光赶赴上海执行锄奸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