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 > 第234章 进位吴王

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 第234章 进位吴王

作者:执手墨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50:42 来源:小说旗

父子关系如此和谐,刘繇心中自然也高兴,如今他刘繇像个甩手掌柜,整个扬州及广陵的军政大权,全部都托付给刘烎主持。

这自然让刘繇感到轻松,却也让他感到沉重和担忧,毕竟权力最能考验人心,即便是亲如父子也可能反目成仇。

大汉皇室出现过不少宫闱政变,刘繇作为汉室宗亲焉能不知?

不过,从刘烎现在的反应来看,他们父子还是相互信任,这却是极为令人欣慰的事情。

当即,刘繇也做出了决定,向着刘烎放心笑道:“敬义,这世子之位还是立你,吴王府百官也借由你任命统领。”

“啊?父亲这是要彻底当甩手掌柜?!”刘烎却是吓了一跳,他虽然相信父亲刘繇会信任自己,但却没想到父亲会信任到这种地步。

这种事情……古往今来都不可能有,连号称父子共打天下的朱元璋和朱标,也没有如此信任相托的。

而且,如果他刘烎总领吴王府,也就必须留在江东坐镇,却是很难亲自领军于前。

对于政事建设,刘烎只想提供纲领和方向,却不愿在细节和执行上亲力亲为。

毕竟,如今天下分崩未定,而目前江东无大帅之才,刘烎还必须亲自总领诸将。

于是,刘烎向着刘繇回道:“父亲,儿可应下世子之位,然总领吴王府诸事,却是不可!一来恐领文武非议,二来父子虽亲、仍有尊卑,三来我还要领兵在外。”

“这……”刘繇露出无奈之色,问道:“那敬义你以为该如何?”

刘烎言道:“还是按之前事宜来办,孩儿可为父亲举荐文武,但总领及任命文武之事,还是父亲来主持!”

刘繇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点头,应道:“如此也好。”

“不过,为父还要交予你吴王节钺,你可节制吴王府诸文武!”刘繇补充道。

刘烎点了点头,并没有再拒绝。

“你我父子齐心!定然能中兴汉室!”

父子俩敲定一切后,刘繇也高兴地笑道。

……

……

半月后。

刘繇麾下文臣,海内名士许劭,上表曰:“昔唐尧至圣而四凶而朝,周成仁贤而四国作难,高后称制而诸吕窃命。明公得陛下伏惟亲信,委以东南重任,受朝廷吴王爵秩,念在输力以徇国难。”

“而今帝诏已下、九锡加身,当于钟山龙腾之地,以禅天地上圣,昭告天下臣民,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后成功事立,中兴汉室……”

“……”

总之,许劭一连篇辞藻豪文,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天子都封你刘繇为吴王了,你还在矜持个什么?我看钟山风水地理不错,赶紧就在这儿祭天,告示扬州上下臣民,别整的大家都替你着急。”

随着许劭上表之后,扬州一众文武及家族,全都跟着上书而言。

于是,刘繇也不再矜持,准备进位吴王事宜。

数日后,在虞翻算的良辰吉日下,刘繇、刘烎父子召集文武,以及江东各大世家豪族,齐聚于秣陵钟山筑坛,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群臣皆依次序排列,祭皇天、告后土。

许劭、王朗请刘繇登坛,进冠冕玺绶讫,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进位为吴王。

随即,刘繇当众宣示,立刘烎为王世子,总督军马一应事务,其余文武亦各有封赏。

自此之后,扬州上下群情振奋,各郡县亦是喜悦不已,因为刘繇父子进位后,不但众文武升官进爵,百姓赋税也被免半成,怎么可能不开心呢?

然而,就在这大喜之际,却有坏事突然传来。

吴郡、会稽二郡相邻处,也就是钱塘湾之地,发生了暴乱和造反。

原来,此前刘繇按照刘烎之策,封绝山越所避的山岭丘陵,逼迫山越归降迁徙至平原。

而有数万的的山越民众,便被迁徙至钱塘湾等地,如今钱塘湾周围良田不多,多是荒泽泥沼之地。

迁徙这数万山越民众,也是为让他们垦荒开田,为江东制造熟田粮产区。

然而,最近钱塘湾却发生大潮,海水倒灌入钱塘诸地,迁徙而来的山越所开荒田,全部都因此而淹没损毁。

如此情况下,钱塘湾的山越遭了灾,而当地官吏来不及救济,山越民众因此抱怨不止,以为官府逼他们出山迁徙,却又让他们来这里辛苦开荒,如今所有的辛苦毁于一旦,认为官府如此折腾他们,就是为了逼死他们。

因此,在费栈、黄乱二人的带领下,钱塘湾的数万山越民众暴乱,已经攻下了钱塘、富春二城。

所幸会稽郡尉阚泽及时反应,领兵扼守余暨以据山越乱兵,才未使暴乱的山越扩散四地。

“这帮叛逆!本王刚才进位,他们便要作乱,实属不知好歹!”

已是吴王的刘繇,闻听山越暴乱后,当即是愤怒无比,便要刘烎带兵去征讨。

而刘烎自然不愿意,如今徐州吕布即将来袭,他需要先对付吕布才是,费栈、黄乱的山越叛军,却不能因之分身乏术。

【叮!检测到‘钱塘海水倒灌’;

获得任务:治理钱塘海患;

任务奖励:钱塘各项产出 30%、五年内不受灾害;

任务时限:两年。】

就在此时,刘烎突然触发了系统任务,却是要求将治理钱塘海潮。

“父王!钱塘叛乱乃天灾而起,只是镇压叛军的话,也不过治标不治本。”

当即,刘烎向着刘繇分析道:“若是今后海水再次倒灌,则钱塘湾百姓依旧受难,百姓贫危而暴乱之事,却也是很难避免。”

刘繇点了点头,也言道:“敬义言之有理,却当该如何治本?”

刘烎立刻回道:“可派薛礼、张英二将,领兵五千镇压叛军,只诛杀叛军首领费栈、黄乱,其余者尽皆免罪编入农户。”

“待山越叛乱平定之后,可命虞翻兼领撩潮军校尉,于钱塘江沿岸修筑扞海石塘,形成坚固的海堤,保护江边农田不受潮水侵蚀,还可于石塘蓄水灌溉农田。”

“撩潮军?扞海石塘?”刘繇微微一愣。

刘烎解释道:“撩潮军非军战之卒,只为开浚钱塘湖,外加土塘,内筑石堤,其粮秣同正兵相等。”

“而撩潮军的兵源,则可挑选平定的山越降兵,一来可使他们用心修筑塘堤,二来可安定其不宁之心。”

“至于扞海石塘,我将画几幅墨图示意,虞翻只需按图而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