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 > 第178章 家有娇妻秦宜禄

听得刘烎将自己视作自己人,秦宜禄的心中更是惊喜不已,向着刘烎再次郑重一礼,呼道:“将军竟知在下姓名,又视在下为自己人,在下实在感激不尽!”

“无需如此见外!”

刘烎将秦宜禄扶起,笑着问道:“温侯可是让你来求援的?”

“正是!”

秦宜禄点了点头,向着刘烎解释道:“温侯兵败于彭城,如今退守至下邳,而曹军也包围下邳城,并在沂、泗筑堤蓄水,欲效当初寿春之策,行水淹下邳之事。”

“如今下邳城危在旦夕,温侯才急迫求援于江东。”秦宜禄补充道。

刘烎听着秦宜禄的言语,并没有立刻回应救援之事,反而向着秦宜禄问道:“宜禄,你认为本将是否应该救援下邳?”

“啊?!”

听着刘烎如此一问,秦宜禄也是极为震惊。

这是什么意思?

是真心问自己的想法?

还是再套路试探自己?

秦宜禄不知该如何回答,他担忧自己答错之后,可能会激怒面前的刘烎。

毕竟,如今江东少将军的威名传遍江淮,秦宜禄心头自是忌惮惶恐不已。

见秦宜禄措手不及的样子,刘烎却也没有继续说话,只是紧紧注视着秦宜禄。

良久之后,秦宜禄深吸了一口气,才对着刘烎谨慎地回道:“将军同温侯有姻亲之谊,如今温侯深陷生死之围,将军从情份道义上都不应漠视。”

“除此之外……”秦宜禄忽然话音一停,一副语出犹豫的表情。

“但讲无妨!”

刘烎笑着言道。

终于,秦宜禄鼓起勇气,向着刘烎小心言道:“不瞒将军,在下妻子家眷皆在下邳城内,若是下邳城被曹军攻破,在下的家眷也恐有危险。”

“故而,将军问在下是否应该救援下邳,那么在下心中也只有一个回答,却是一定要救援下邳城!”秦宜禄坚定而希冀地言道。

听着秦宜禄坦诚的回答,刘烎也是不断地点着头。

不过,刘烎的脸上却是一板,故作冷然地说道:“宜禄,如果本将说江东军,不会出兵救援下邳,你又当如何?”

秦宜禄:“……”

顿时,秦宜禄也沉默了,他只是一个信使,只想着把信送到,却没想过江东军,会不会出兵的问题。

然而,秦宜禄真的没想过么?这一路上冲忙赶路许多天,秦宜禄自然想过这个问题。

毕竟他的娇妻爱子,也都被困于下邳城。

江东军如果不出兵……

他秦宜禄能如何?

又能如何?!

终于,秦宜禄看着刘烎,眼神里带着祈求,却又变得黯淡,无奈地言道:“在下只是区区信使,若将军不肯出兵相救,在下也只能孤身回去,同下邳城共存亡而已。”

“哈哈哈!你是个顾家的好男人!不错!”

刘烎忽然大笑。

看着刘烎突然发笑,秦宜禄却是笑不出来,眼泪仿佛在肚子里流。

此时,刘烎拍了拍秦宜禄的肩膀,语气安抚地笑着言道:“宜禄,本将刚才跟你说过,你是江东军的自己人。”

“既是自己人,本将不能坐视不管,至少宜禄的家眷,必须保证安然无恙!”刘烎甚是坚定地保证道。

听着刘烎的话语,秦宜禄黯然的表情,却是突然变得激动。

这时候,刘烎继续说道:“宜禄,江东军虽不能直接救援徐州,但本将却已派兵去攻袁术,并将袁术向汝南、许都附近取出,如此不出两个月的时间,曹军必须收兵回援,到时下邳之围自解。”

“好一招围魏救赵!”秦宜禄不禁高声赞道。

“宜禄竟知围魏救赵?莫非也读过兵书?”刘烎微微一愣,然后笑着问道。

秦宜禄颇为得意地回道:“在下自幼读过一些书!”

对于读过几篇书的事情,秦宜禄可谓极度的骄傲,毕竟天下能读书的不多,在贫瘠混乱的并州之地,更是难见一个读过书的。

也正是因为多读了几篇书,他秦宜禄即便武力寻常,却也能在吕布麾下为将,而且还娶到了漂亮的娇妻。

若他没读过书,娇妻怎看得上他?

得知下邳城无忧后,秦宜禄心中的巨石,也可算是落地了。

是夜。

刘烎竟然亲自设宴,招待奔波送信的秦宜禄,并奉上数锭蹄金为谢,希望秦宜禄在吕布麾下,继续为江东传递情报。

次日。

秦宜禄准备返回下邳报信,刘烎更是亲自送其至辕门。

这番礼遇,实在令秦宜禄感动无比,当场就向刘烎效忠道:“将军如此看重在下,在下唯以死相报!”

……

……

一个多月后。

在太史慈、徐盛等军的攻击下,庐江郡的袁术迫于压力,只能领残部逃往汝南。

而驱逐袁术的目的达成后,江东军也立即停止了追击,按照刘烎的命令返回郡内,清扫庐江郡的贼寇乱军。

可以说如今的庐江郡,乃是天下最混乱的地方之一,无数乱军、山贼、水寇、刀客、绿林,尽皆盘踞在这片土地上,完全就是个罪恶汇聚之地。

毕竟,庐江西边是大别山,北边是淮水,东边是巢湖,南边是长江,如此山多水密的地方,又因袁术的贪婪暴政,不想变成罪恶之地都难。

因此。

当江东军驱逐袁术之后,刘烎下达的第一条命令,就是在庐江郡搞大扫除,将那些占山为王、盘泽称尊、据城自立的乱徒,全部镇压扫荡个干干净净。

否则,庐江郡终日皆不得安宁,即便占据着也很棘手,反而会拖累江东的兵力。

不过,庐江的各种贼寇众多,而且在郡内盘踞多年,可谓是根深蒂固至极。

至少需要个一两年,才能使庐江安宁些。

为此,刘烎传信给江东的州牧府,任命鲁肃为庐江太守,甘宁为庐江郡尉。

此二人,鲁肃在绿林中极有威望,而甘宁更是干过无本买卖,对于庐江郡内的贼寇,自然有着应对的策略和手段。

刘烎心中相信,凭鲁肃和甘宁,最多一年的时间,就可扫尽郡内贼寇,使庐江恢复昔日安宁。

自此,随着庐江郡被江东军占据,扬州六郡都被刘烎父子掌控,刘繇的扬州牧之名彻底坐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