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 > 第126章 造字

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 第126章 造字

作者:执手墨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50:42 来源:小说旗

三日后。

第一期的学员全部入学,天门学院也正式开学。

而按照刘烎的安排,学院每周有六日讲学,第七日师生皆可休息。

并且,在学院的规章制度中,对每名学员的听学并不强制,百分之八十的学科合格,以及至少一门学科为优秀,便可成功通过学院的考核,否则将被逐出学院之列。

至于学院的考核,则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每年期末的笔考,二是学院的课程作业。

除此之外,只要能得到学院的考核要求,便是学员整日旷课不听讲学,也不会有任何的惩罚。

开学第一天,负责授课的正是刘烎,这也令众学员甚是惊奇。

毕竟,刘烎的年纪跟大家相当,不少人心中不但惊奇,而且还有些不服气。

因此,当刘烎步入学堂后,才发现堂内各桌椅,竟然都已经坐满了。

对于这些高桌高椅,众学员也感到新奇,跟羌胡的板凳很像,而坐上去也才发觉,还是挺让人舒服的,就是有些不合跪坐的礼仪,有点坐没坐相的感觉。

不过,在座的都是年轻人,虽然也注重礼仪之道,却不是顽固的老儒,所以略微犹豫后,便也选择好好坐下。

而有人安然坐下后,便会引起从众的效果,其他人也纷纷坐下,并无人因此顽固不休。

此时,随着刘烎步入学堂内,众学员也纷纷抬头,目光紧紧跟随着刘烎,各种讨论声也骤然停滞,整个学堂内化作安静。

刘烎扫了一眼众人,直接取出一根粉笔(石灰磨粉而制),在讲台上的黑板上书写。

这黑板上的黑漆,乃是闽越地的漆器匠工所制,其外表极为光滑细腻透亮,因此众学员还以为那黑板,乃是学堂内的装饰之物,却想不到竟是写字的大木犊。

而随着刘烎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众学员才发现一个事情,那就是黑板上的白字,因为黑白分明的对比度,竟然无比的清晰。

便隔着二十米,也可以看得见。

而且用一个毫毛刷子一抹,便可以把字迹清楚干净。

这东西可比木犊或沙犊好用多了!

只见刘烎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十个数字,却正是0~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

如今这个时代,阿拉伯数字才刚刚在印度起源,其模样还十分的复杂和抽象,并不像是刘烎所写的模样。

正宗有模有样的阿拉伯数字,在唐朝时期才逐渐像个样子,并在宋朝进入华夏的境内,而官方正式使用则是清光绪时期。

因此,当刘烎写出阿拉伯数字,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初创。

“诸位,可有人识得黑板上的字?”刘烎向着众学员直接问道。

学堂内的众人,闻言不禁愣住,愕然地看着黑板。

“这是字?”

“有这种字么?”

“难道是先秦时的字?”

顿时,饶是在场众学员皆为少年英才,却都是一脸懵逼、两眼圆瞪。

“将军,在下觉得……”王粲率先出口言道。

然而,刘烎却提醒道:“且慢!不必如此称呼,要么称师、要么称院首。”

王粲:“……”

“院首……”最后,王粲还是无法张口称师,而是唤了一声“院首”后,才继续言道,“在下觉得,此些文字不规不整,却如道门符箓之咒,应是道家秘文。”

刘烎摇了摇头,又问道:“其他人可认得这些字?”

“院首,上古之时,有先人铭刻金文于铜器,其中便有简极之字,黑板上的文字莫非是金鼎文?”孙权大胆地出声猜测道。

刘烎再次摇了摇头,“此也非金鼎文。”

这下子,堂内学员更是疑惑,有认为非字是画的,也有认为乃占星祀字……

“此乃数字!”

终于,刘烎见大家的猜测,竟然没一个靠谱的,而且扯的越来越远,便直接公布了答案。

“数字?!”

“不会吧!不会吧!这会是数字?”

“数字不应该是壹、贰、叁……”

“无论是先秦时的篆字、楚字、齐字,都没有这样的文字,怎么可能会是数字?”

一瞬间,学堂内的学员们议论纷纷,皆不认可黑板上的数字。

“你等不必惊讶,这的确是数字!”刘烎高声言道,让喧嚣的学堂,也逐渐安静下来。

此时,王粲仍旧率先问道,“院首,却不知这些……这些数字,又是出自何处典籍?”

“非出自典籍,乃我亲手自创。”刘烎直接回道。

王粲:“???”

学堂众人:“???”

随着刘烎的回答,整个学堂化作安静,每个人都无言以对,眼神异样地看着刘烎。

有种深深的荒唐感。

如此小儿涂鸦般的东西,竟然也敢声称为文字!

当真是误人子弟!当真是有侮文字!仓颉的棺材板都摁不住了!

“先勿要着急!且听我细细介绍!”

眼见堂内的气氛阴沉,刘烎也立刻笑着解释,言道:“此为空(0),表示什么也没有;此为壹(1),此为贰(2),此为叁(3)……”

只是,听着刘烎的解释,堂内的众多学员们,却仍旧不太买账。

甚至有人已经起身,欲愤然离去的样子。

不过,刘烎却并不阻拦,依旧是慢慢而言,直到将十个数字,全部都介绍完毕。

随即,刘烎握住粉笔,在黑板上再次书写,并边写边言道,“此为十(10),此为十一(11),此为十二(12),十三(13)……”

短短数息间,刘烎便写到一百(100),而躁动气氛的堂内,却忽然变得安静了些。

不少学员微微凛目,紧紧盯着黑板上的数字,露出若有思悟的表情,“这样的数字,在日常使用中,似乎更便捷了?!”

“而且,这些笔画看着奇怪,但却能彼此组合,又能被快速分辨,却比正常的数字……看着更加舒适。”

就在此时,刘烎也趁势说道,“数学是一门极为复杂的学科,因此它需要最为简洁的字符,才能完成化繁为简、以简论繁。”

随后,刘烎按照系统奖励的《小学算术》,慢慢讲解着“数”的概念内容,并且将“ ”“-”两种符号,以及加减运算法则,也一一书写讲授给学堂众人。

对于堂内的众学员而言,如此简单的加减运算,在《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七略》等书中,也有差不多的记载。

但此三本算经只给结论,不阐述数的概念、没有推导和证明过程,而且文字抽象、带有说教之论,都不如刘烎所言这般清晰!直接!

似乎,这才是数学应有的样子。

没那么多务虚的道理,全是实实在在的推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