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扶明录 > 第2341章 夜半惊梦起

扶明录 第2341章 夜半惊梦起

作者:浪得虚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29:33 来源:小说旗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再说说锦州城内的多尔衮。

作为清廷政斗中最重要的一份子,他偏安锦州看似最清净,实则最郁闷最压抑也最倒霉,豪格在沈阳城里虽然无兵无权但也风生水起,再不济他就是放弃了皇位也会全力辅助他的小老弟福临一起对付他这个好大叔。

更何况济尔哈朗那老登如今还封了个皇叔父摄政王,当初并立就是为了牵制他一家独大,哪怕他镶蓝旗中立,也是对自个大大的不利,两白旗对豪格的俩黄旗和正蓝旗,加上看似左右摇摆,实则偏向豪格的代善两红旗,在加上小福临他妈那个大玉儿,多尔衮想翻云覆雨真没那么容易。

当然了,假若他当初入关成功了,军功加威势,济尔哈朗蔫了,代善豪情不在,他理所当然的当上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若不突然暴毙取代福临也不无可能,事实上他当上皇父摄政王的时候已然和皇帝没啥区别了,甚至比福临那个傀儡的权利还大多了!

但问题他入关失败了,两次惨败已然伤筋动骨,没了军功更没了威势,虽说挟持各旗主及兵马在锦州,看似军权在握,那是因为他有个非常得当的理由:应对明军的步步紧逼,防备明军收复锦州。

假若没有这些外部因素,那些旗主早翻脸了!

两场惨败之后,军功和威势尽失之后,屋漏又偏逢连阴雨,小老弟多铎去朝鲜打野翻了车被人家俘了!

这个时候里外都焦了的多尔衮不能忍了,他必须步步紧逼的明军干一架!

只要干赢了,眼前所有的坎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军功和威势重新恢复,朝鲜那边也得老实的放多铎回来重新认爹,沈阳那边也得老实夹着!

于是乎,便拉开架势和明军开战!

但是有了前车之鉴他又不敢冒然动手,原因只有一个,明廷的大太监坐镇前线,其人多奸猾阴险擅使诡计,多尔衮在他手底下每每吃亏。

吃一堑长一智,多尔衮自是要慎之又慎!

按理说己方有着天时地利人和,无论是兵力还是后方补给都占优势,对方仅仅一个小兵堡而已,任谁都知道大军推进,瞬间瓦解。

这个时候大太监理应退居后方才是,或撤走,或者赶紧从宁远增援。

可对方偏偏稳坐钓鱼台,不光不走反而构造工事,不急不缓的增援拉开架势要和自己干一场,这让多尔衮不得不怀疑这货又在使什么坏心眼。

所以他并没有立刻下令大军推进,他要一波接一波的试探,到底塔山堡那边做了什么准备,有多少实力!

为此先袭营再撤退,再袭营,东西夹击,又遣出特种兵索伦人……

果真明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诱饵,援兵,伏兵样样俱全,且从容应对,从排兵布阵到驰援互助,兵力调遣和运动都配合无间。

但是!

也暴露了明军的短板!

兵力的不足!

若兵力充足的话就不会让诱饵被夹击的那么惨,若兵力充足打援诱饵的时候就不会只来那么点人,若兵力充足他们那支伏兵和索伦人血战那么惨几乎要被打烂掉的时候都没有再发援兵。

多尔衮相信塔山堡里还有余兵,但不会太多,毕竟兵堡也就那么大点,他也相信宁远还会继续增援,但冰天雪地大雪封路,遥遥百余里地,来的不会太多走的也不会太快!

既然如此,那就干!

号令全军,明日推进将塔山堡夷为平地!

可是……

天还没亮时,广宁卫的快马来报,遭遇敌袭!

诸将皆惊!

千余铁骑出现在身后!

从哪冒出来的,谁的兵马?

炸了锅!

黑着脸的多尔衮用了盏茶功夫才勉强平静下来,然后重重一拍桌子,查!

后方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冒出一支千余骑的汉人兵马,如果是明军他们从哪迂回过去的,如果是反叛的汉军,他们是谁的部下,又或是朝鲜二鬼子冒充的?

多尔衮一众人思虑再三,逐一分析,沈阳城内的汉兵不多,清廷手里的汉人兵马几乎都在三顺王手下,而三顺王此时就在他旁边,朝鲜二鬼子乔装打扮,但他们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战马,也不可能有那么精良的装备。

难不成是从朝鲜那边过来的明军?

从多铎在朝鲜被俘后,多尔衮这边便知晓朝鲜那边有一支明军。

但如果是从朝鲜迂回过来的,时间掐的这么准,还有辽阳那边的都是瞎子么就让他们大模大样的过来了一点发现都没有?

再者以朝鲜那边的局势,那支明军不可能轻易离开的朝鲜本土的。

所以综合评估之后,多尔衮等人认定了,这支明军是从他眼皮底下迂回过去的!

他们从哪过去的,西边山里还是东边海边?

查,一定要查个清楚,然后追责!

而让多尔衮等人不解的是,这支明军迂回难道不该潜伏不动等自己攻打塔山堡时从后突袭,又或趁机袭击锦州,又或去打开州粮仓么,怎么跑广宁卫溜达去了。

还有他们伏击广宁卫的时候谎称盘山驿兵变是不是真的?

太多的未解之谜

那就只要遣人去查,去确定。

但手头的活……只能暂停!

任谁屁股着火的时候也不可能不管不顾还忙着去别人家放火。

伏击广宁卫的是千余骑兵,但不代表迂回后方的就只有千余兵马……诸将的低声嘀咕让多尔衮心里有咯噔一下。

可不是,若是仅有千余人迂回后方还这么深入,那就是有来无回送人头!

难不成……

多尔衮突然想到了宁远的祖大寿,这老登最近一直不露面,而且驰援塔山堡也没那么积极……难不成……卧槽!

多尔衮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一开始探子侦察宁远不过遣兵两拨来塔山堡,当时只是觉得塔山堡就那么大点屁地方,来的多了也放不下。

想在看来……那边另有安排啊,必是以大太监在前线当幌子,祖大寿那老登率部迂回后方,占了两个驿城和广宁卫,切断他和沈阳的联系,然后前后包抄锦州……

当真是越想越怕,越想越感觉是真的,毕竟这事明廷那太监干的出来啊,那货最擅长搞这种阴事。

所谓人吓人吓死人,多尔衮当时就差点把自己吓死了!

这个时候他哪还有心思去打塔山堡,他甚至还在祈祷大太监别主动出兵打他才是,于是传令全军待命,同时撒出数十支探马,探,探,探!

然后这边开始查查查,他要知道这支兵马到底是从哪里迂回到屁股后边的。屁股后边的事情一时半会探不明白,但眼皮底下的事情很快就能摸查个清楚。

然而……西边说不是从俺们这边过去的,这个多尔衮相信,锦州西以及西北都是山且有几个兵堡,道路不畅,明军骑兵从这边根本很难过去,而且过来就等于进入了包围圈,跑都没地方跑,更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得经过西边两个兵堡和锦州以及大小凌河,从而跑到广宁卫那边去!

除非他们会飞。

但他们不是天兵天将不可能会飞。

所以,极大可能是从东边海边过去的。

但负责东边的大小凌河也拍着胸口说,绝对不是从这边过去的,一点痕迹都没有,而且东海堡没发现任何动静!

东海堡和小凌河城在一个平行线,是海边的一个兵堡,不过早些年也毁掉了,后来多尔衮经营锦州,又重新修葺为一个哨所,监视过往。

只是一个十余人不到的小了望所孤独矗立在海边,风雪夜纵然有大军过路也是丝毫不知,最重要的是,他们想不到会有人冒风雪迂回后方。

多尔衮不信,他心里有八九成把握明军是从海边那条路过去的,至于大小凌河城的否认其实只不过是不想担责罢了,毕竟事后他们自查确实是从这边过去的也不敢承认,一口否定,除非你有证据,否则我干嘛要承认,承认那就要担责,那就是杀头大罪!

至于证据,明军过境时候刻意做了掩饰,加上风雪覆盖,痕迹咋就不可循,即便有那么点痕迹,查验的人也会刻意抹去。

没有证据多尔衮也没深究,毕竟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已经不是对方咋过去的了,而是对方过去多少人,如何将这些人围歼!

其次,他以及领导层也有责任,首先就没太提防明军会迂回身后,或者说没提防他们迂回大后方,只防备他们迂回锦州周边,所以大小凌河那边的注意力都在去往开州的那条路,谁他们能想到那么冷的天,对方会迂回那么深入,你就是不被冻死,一旦被堵住后路那不是找死么!

虽没深究,多尔衮还是砍了十多人泄愤,此时的他已焦躁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不知道大明廷那个大太监在下的什么阴险招,他害怕身后真的是祖大寿的大部队,他害怕真的被前后夹击!

他更害怕这时候塔山堡的明军突然发动进攻……

他害怕极了!

而同时间,常宇和马科等人郁闷极了。

对面老相好在干嘛啊,我都拉好架势要和你血干一场了,你磨磨唧唧的干啥呢,总是让人神经绷紧可吃不消啊,你在和我玩心理战么……

这边郁闷茫然,那边焦躁恐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