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白蛇问天 > 第32章 化解寒毒,离别赠诗

白蛇问天 第32章 化解寒毒,离别赠诗

作者:月华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14:37:51 来源:小说旗

白素贞走进室内,看了看里面的摆设,确实很简朴,就是普通人家的一些家具,而且都是竹子编的。

“韦兄喜欢竹子?”

韦世善不好意思点了点头道:“梅兰竹菊四君子,我一个大老爷们,就喜欢竹子了。”

白素贞沉吟片刻,道:“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不如改个名字,就叫竹里馆,如何?”

韦世善一拍掌心,喜道:“好名字。我这就让金鸣去重新做个匾额,今天就给挂上。”

白素贞缓步走到窗前,看着碧绿的竹叶,神情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

她想小青了。

十多息后,白素贞回过神来,收起那份思念,淡然道:“我听金鸣说,你卧床不起,精神憔悴。但今日见你,并无大碍。你若是不放心,我给你把把脉。”

韦世善厚着脸皮道:“那小子可能有点夸大其词,不过确实是想请白兄诊断一二。”

白素贞径直走到桌前,坐了下来,轻声道:“坐下。”

韦世善立刻坐了下来,将左手伸了过去。白素贞伸出右手,搭在他的手腕上开始号脉。

脉搏缓慢,乃迟脉,主病寒证。

实践之中,又分实寒和虚寒,即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

韦世善的脉象乃虚寒。但平日里却未曾有过虚寒之状。

有点奇怪!

“你受过内伤?”

韦世善平静道:“那是三年前的事了。当时为了救人,被对方打了一掌。不想,那人修炼的内功带有寒毒,虽然拔出了大部分的大部分,不过还是有那么一点寒毒入了心脉。每隔一段时候,寒毒就会发作,让人生不如死。不过,我早就习惯了。”

白素贞蹙眉道:“寒毒若不彻底清除,你的心脉会一年不如一年。倘若你在危急关头强行运功,心脉可能会断。到时,不需要别人动手,你自己就死了。”

“即便是薛神医,也束手无策。反正,活一年是一年。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这不过是小事,没有必要为此自暴自弃!”

“小事?白兄,你不会是哄我开心吧?”

“我没那么无聊!”白素贞冷声道。

韦世善知道她的为人,这种事情断然不会随便乱说,激动道:“怎么治?”

“转过去!”

韦世善楞了一下,不知道她意欲何为。不过,还是按照她的意思转了过去。

“等一下我替你运功,你只需要放松即可。”

韦世善一惊,没想到她还会武功,简直是文武双全呀。

“凝神静气!”

白素贞运转体内真元,将其引导至两掌手心,然后掌心贴在他的后背。

一道精纯真元在他体内游走,顺着经脉直奔心脏的位置。

约摸小半个时辰,白素贞将他体内残余的寒毒全部化解清除。

“可以了。”白素贞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这次运功疗伤消耗她不少真元。

韦世善大喜,急忙运功,发现气血运行极为通畅,真气周转不再阻塞。

“白兄,你真是在世华佗!”

白素贞浅浅一笑道:“虽然祛除了寒毒,但还需要调养些时日才能全部恢复。我给你带了一颗培元丹,可助你滋养身体,也能提高你的内力。”

韦世善盯着她掌心的那颗培元丹,震惊道:“白兄,这颗培元丹品秩不低啊,比我见过的要高出一大筹。”

“眼光不错。这是六转培元丹,算是上品丹药。”

“给我的?”韦世善有点不敢相信。这礼物送的也太贵重了吧,这让他倍感受宠若惊。

“不过是丹药而已。”

这口气,霸道啊。

随手就是六转培元丹,这在市面上有价无市,寻常富贵人家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丹药品秩高,服下后会一点一点释放药力。不然,身体承受不住,会暴毙而死。”

“白兄大恩大德,世善没齿难忘。”韦世善起身,抱拳躬身道。

“你我两不相欠,不需要说这些。”白素贞神色淡淡道。

韦世善何等聪慧,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虽然不好受,但两个人关系毕竟与之前大不相同。

来而不往非礼也。以后日子还长,有的是机会。

韦世善也不扭扭捏捏,拿起丹药就吞咽下去。丹药入腹,顿时有暖流散开,遍及全身,特别的舒适。

“你好生歇息。我回了。”白素贞起身就走。

韦世善想要挽留,但话到了嘴边还是没有说出来。

“等过几日,我请白兄喝酒。”

白素贞回头,嫣然一笑道:“喝酒伤身,少喝为妙。”

那一瞬间,韦世善看的痴了。

直到这一刻,他才真正体会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两句诗的真正韵味。

那回眸一笑,当真如明珠生晕,美玉莹光,眉目间隐然有一股花木兰的英气。

等他醒过来,金鸣已经带她离开了陋室居。

出了韦府大门,金鸣要用马车送她回御康堂,却被她婉言谢绝。

金鸣无奈之下只得作罢。

离开韦府,白素质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她穿过小巷来到河边,租了一座画舫,顺流而下。

她想小青了,而且是特别的想念。

小青也在这个世间。但茫茫人海又去哪里追寻?

她立于船头,凝视两岸风景,神色有些许的凝忧伤,没来由的一阵伤感。

转世重生后,她对男女之间的感情十分看淡。或许是因为前世经历太过刻骨铭心,以至于今世不愿意在踏进那道洪流。

她不知道是否还会遇到官人?如果再度重逢,自己又该如何?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那么千年修得又是什么?

思绪万千,那一抹忧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当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船行驶至万里桥,距离清欢阁不远。

“船家靠岸。”

船靠岸,白素贞下了船。

她没有直接从正门进去,而是待船离开后,直接飞到后面的亭台上。

房间里,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承蒙小娘子赏脸,让某离蜀之前能够见上一面。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谋不才,赠诗一首,以表心意。”元真言辞恳切道。

李薛渔知晓元真乃当今文坛大家,才华横溢不必说,而且也是长安城内最耀眼的星星。

这样优秀的男子,有多少女子为其痴迷而误终身。

她之所以多次婉拒相见,无非是让他明白,得不到的永远是好的。

唯有如此,才能刻骨铭心,才能矢志不渝,才能让他真正跪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

元真起身,推开门,走到亭台上,目视万里桥,沉声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闻言,李薛渔眼中一亮,忍不住赞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妙极。前一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一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郎君信手拈来,便是入心之言,奴家甚是喜欢。”

元真也是颇为惊讶,李薛渔竟然一语道出这两句的典故出处,这份见识与才华不比男子差多少呀。

“只是奴家不知,郎君口中的曾经沧海,除却巫山又是谁?”李薛渔神情渐渐黯淡下来。

元真神色微变,心中蓦然一痛,不由想起当年年少青衫薄的贫家女子。

李薛渔不想触到他的伤心往事,便想着把他拉回来,却听他悲痛道:“某在家乡曾娶一女子,后为功名去了长安,之后再未回顾。前年托人打听,才知已故,至死未改嫁。”

李薛渔微微动容,劝慰道:“故人已乘黄鹤去,莫要为此多情伤。好男儿志在四方,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男女私情又怎能置于为国为民之上。”

元真蓦然一怔,心里突然多出一丝感动,久存于心的症结竟有松动破碎的迹象。

“李姑娘之言,如春雷炸响,惊醒梦中人。今后,某在其位必为百姓着想,不负朝廷所托。”

白素贞心中叹了两声,忖道:“两个聪明人在一起,连说话都这么累。何苦来哉?”

就在她准备悄然离去时,河水中有一道阴影疾速朝南游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