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白蛇问天 > 第15章 薛佳校书,薛槐问诊

白蛇问天 第15章 薛佳校书,薛槐问诊

作者:月华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14:37:51 来源:小说旗

闺房中,香炉里的凝神香烟气缥缈。微风透过轩窗,拂过轻纱扬起。

李薛渔仰躺在木榻上,微闭双眸,凝神静气。

不速之客薛校书,她是知道此人的来历。

薛校书,芳名薛佳,长安人氏。其父薛钟在京城长安当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

据闻,薛佳八岁那年,薛钟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歇凉,他忽有所悟,吟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薛佳头都没抬,随口续上了其父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佳才华已是崭露头角。

不过,薛钟为人正直,敢于说话,结果得罪了当朝权贵而被贬谪到蜀中,从繁华的京城长安搬到了遥远的蜀郡。

六年后,薛钟奉旨出使南诏而沾染了瘴疠而命丧黄泉。

那时薛佳年仅十四岁。母女俩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薛佳迫不得已,凭借“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在其十六时加入乐籍,成了一名歌妓。

后韦应章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一次酒宴中,韦应章让薛佳即席赋诗。

薛佳神态从容地拿过纸笔,提笔写道:“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韦应章看罢,拍案叫绝,只道此诗完全不像出自一个小女子之手。薛佳顿时声名鹊起,成为帅府宴会上的红人。

因她时刻在韦应章身边,韦应章就让她参与一些案牍工作。这些事对于薛佳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她写起公文来不但富于文采,而且细致认真,很少出错,这主要得益于其父的栽培。

韦应章对她处理事务的能力大为赞赏,只可惜是个女儿身,不然必堪大用。

后身边人提议,脱了乐籍,拟奏请朝廷授薛佳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担任幕府“校书郎”之职。

在唐朝文官体制中,“校书郎”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虽然官阶仅为从九品,但这项工作的门槛却很高。

按规定,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曾经许多位居高位的人大多是从这个职位做起。所以,历史上还未有过女子担任过“校书郎”。

因此,因格于旧例,肃宗未能批准,但在蜀中权贵世家中对薛佳都是以“薛校书”为尊称。

在他们眼中,薛佳不仅可以吹枕边风,而且还能公事公办。这样的人,怎能不好好奉承巴结,打点好关系。

李薛渔之所以在蜀郡弄这么大动静,其实就是想引起薛佳的注意。

大家都是女人,且论姿容和才华自认都不输于她。出于女人特有的心理,她深信薛佳必定会前来一探究竟。

只要能与她搭上线,那就有机会接触到韦应章。

所以,今日开门迎客的最终目的,就是想把这个薛校书引入闺房。

不过,她没想到期间出现如此多变数。薛佳没来,倒来了韦世嵩这头猪,把她整盘计划都打乱了。

哪怕现在薛佳主动登门邀请,但考虑再三后,她还是把见面时间再往后延,这样腾出时间好把之前计划再重新梳理一遍,查缺补漏,确保万无一失。

小心驶得万年船。

不然,死的会很惨。

就在她凝思之际,忽然听到轻纱外有脚步声传来。

“娘子,薛神医来了。”绿珠小声喊道。

李薛渔“嗯”了一声,柔弱无力道:“有劳薛神医了。”

薛槐见轻纱帐内的那道曼妙倩影,心中顿时有点小激动,想来账内的女子必定是美人无疑。

“冒犯了!”

薛槐坐在凳子上,凝视眼前这条白皙如雪、吹弹可破的玉臂,内心忍不住骚动一番,简直是太美了,竟有巧夺天工之意。

“薛神医?”绿珠见他发愣,赶忙催了一声。

薛槐顿时老脸羞愧,赶忙收起那些龌龊的思绪,将右手搭在她的脉搏上,凝神静气,感受其脉象细微变化。

不过来之前,绿珠已有交待,只能问话和搭脉,不能见真人。至于何故,薛槐也不方便追问。

也就是说,望闻问切这四诊,只能用其二,也就是问和切。

若只用这二诊,恐怕还无法弄清病根。

这些年,薛槐越发珍惜“神医”这片羽毛,看诊开药越发的谨慎小心。

不求一药去病魔,但求无过耗时多。

遥想当年,意气风发,自认“华佗在世”,信心爆棚。

一药在手,万病根除。

时光境迁。

好在,薛槐拿捏不准的疑难杂症,通常会请教白素贞。如果碰到她心情好,还可以请她以药童身份陪他同诊,并由她开具药方。

经此她手,行云流水,药到病除。

如此,“神医”桂冠戴的越发稳固。

但薛槐深知,为名声而活,真心累人。但他实在无法割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半炷香后,薛槐收手,沉声道:“某观娘子脉象,阴虚火旺,应是虚证。不知这种状况持续了多长时日?”

绿珠回道:“我家娘子小时害过一场大病。病好后却留下了这个隐疾。之前看过许多大夫,都说是虚证,但至今未能根治,反而严重了起来。”

听绿珠这么一说,薛槐心里有点发憷了。若是普通虚证,吃些下火的方子也就差不多的事情。

这么多年下来,非但没有好转,反而严重起来,必定有缘故。

薛槐心中惦记着白素贞的培元丹,已然没了刨根问底的心情。正好,请白素贞前来替她看诊,着实也方便的很。

“原来如此。所谓水浅不养龙,龙火离位上奔。此类虚症,因果复杂,且又不能望闻,某自认无把握根治,但调理尚可。”

李薛渔早已习以为常,但心里还是有一丝失落。

“薛神医,如果您都没有办法根治,这世上还有人能帮我家娘子祛除病痛吗?”绿珠赶忙追问道。

薛槐犹豫道:“有是有。就是不知道她愿不愿意来?”

李薛渔略有激动道:“还请薛神医明示?”

“我御康堂还有一位妙医圣手,被人尊称“药仙”,其医术在某之上,尤其对疑难杂症,最为擅长。不过,她出诊只凭心情。心情好,自然乐意出诊;若心情不好,任谁都无法请动。”

“那今日心情如何?”李薛渔急忙追问道。

薛槐苦笑道:“这某就不得而知了。”

“神医在上,还请您大发慈悲,救救我家娘子。”绿珠突然跪了下来哀求道。

李薛渔对绿珠的举动所感动,暗道这小丫头做事越发的机灵了,心中倍感欣慰。

“快起来,使不得。”薛槐赶忙搀扶她起来。

“这样吧。你跟我回去一趟看看。至于她愿不愿意来,就看心情了吧。”

白素贞心情不错,三颗培元丹的品质有点出乎意料,竟达到三转的品质。

虽然前世拿来当豆子吃的培元丹多为四转、五转,但能在这样简陋条件炼制出三转培元丹已实属不易,运气成分居多。

白素贞用一个白色瓷瓶将两颗培元丹装了进去,余下一颗正好留给薛槐服用。

“五郎,五郎。”薛槐急匆匆跑到丹方门口小声喊道。

白素贞随手拿起那颗培元丹,打开门,递过去道:“你的。”

薛槐神情激动地双手接过,置于鼻前,丹药散发出来的香味就已经让他醇醉。

“沐浴更衣,心平气和后再服用。”白素贞叮嘱道。

薛槐开心道:“谢五郎。”他知道,白素贞今日心情非常不错,不然也不会多说这句话。

“五郎,方才去出了一趟诊。不过,对方是个未出阁的小娘子,所以不是很方便。”

“想让我去?”白素贞打断他道。

“五郎聪慧,正有此意。”

白素贞不想回白家,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积累福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